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改变我国造船完工量不断攀升,而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下降的现实状况,国防科工委提出了造船、配套协调发展战略规划。船舶辅机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船舶配套设备。本文在分析船舶辅机共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甲板机械、船舶电站、船舶调距桨装置、船用阀门遥控系统、船舶减摇系统等辅机设备的市场情况、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以及为缩小差距所需开展的技术工作,并提出了加速我国船舶辅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船舶配套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分裂性技术等理论,阐述了在建造新的造船基地的同时,大力兴建和发展船舶配套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日、韩等造船强国的配套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省国防科工办、扬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江苏(扬中)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研讨会,10月24日在扬中召开,来自国内30余家造船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船舶制造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就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世界造船产值超过600亿美元,通常船舶配套产值约占造船产值的45%~55%,而辅机配套又占整个船舶配套的40%~45%,因此船舶辅机设备的产值应在120亿~135亿美元。我国2005年造船产值约占世界的六分之一,但船舶配套产值只占世界的十三分之一,船舶辅机所占比例大约也如  相似文献   

5.
《广东造船》2010,29(3):14-15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组织的“广东省船舶配套产业技术路线图研讨会”2010年4月17日在广州召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以及广东省政府主管部门、船舶与配套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就《广东船舶配套产业分析报告》、《广东省船舶配套柴油机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广东省船舶配套电子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组织与实施》等三项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对三份研究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际先进造船国家的实践表明,发展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而有竞争力的船舶配套工业的支持。本文根据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它的强处和薄弱环节,进面坚船舶配套产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
樊育中 《中国水运》2006,(11):38-39
我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0年跻身世界第三位,但我国船舶设备配套率平均仅为40%,因此,有人戏称中国造船为”船壳工业”。9月24日,在南通举行的2006年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建设全球化服务网络,促进中国船舶配套产业良性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在2003年大约销售230亿美元,同各持有250亿美元市场份额的造船、修船和游艇工业势均力敌。可以说,没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就很难成为一个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11.
据悉,到2015年,中国造船能力将达到1800万载重吨,配套率达80%以上。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已是势不可挡。而船舶配套的提升将是决定中国造船腾飞最为关键的因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套”。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设计了新型的以供应商为主导的造船供应链,然后提出了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以解决我国配套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最后,文章指出政府的统筹规划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是建设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修船》2006,19(3):47-47
中国国际船舶及配套设备与维修技术展览会于2006年8月30日~9月1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届时还将召开船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学术会议。这次展览会由中国船东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委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和上海立傲展览有限公司主办,重点展出修造船技术、配套设备、维修领域新技术与新成果,是一次国际性的船舶及配套设备与维修技术展览会,对发展船舶贸易、交流科技信息、促进船舶领域国际问的交流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惠芬 《船艇》2007,(5B):11-18
2006年,国际船市继续向巅峰挺进,我国造船业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内外造船对船用配套设备的巨大需求拉动下,我国船舶配套业相应出现了快速发展和一些重大变化,船舶配套业严重滞后于造船业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对船舶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5,(8):27-28
锦州航星船舶配套工业园最近举行开工仪式。该园为锦州航星集团投资兴建。该集团目前是国内生产船舶、舰艇专业仪器仪表和电器设备的主要配套厂家,也是目前国内长江以北地区同类产品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船用电器配套企业,在国内造船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船舶配套工业园占地300亩,投产后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亿元。目前已有7家企业落户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此不协调的是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为此,应当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船舶配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实现我国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大力发展船用配套产品,目前,已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而随着韩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造船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5%左右.中国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却由70%的峰值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国内动态     
中国造船今年开局总体良好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船舶行业60家重点监测企业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重点造船企业生产稳定发展,造船完工同比大幅增长,船用配套产值快速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这60家重点监测企业包括40家造船企业、9家修船企业、11家配套企业。1月,60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9亿元,同比增长9.9%。  相似文献   

19.
朱汝敬 《船艇》2001,(11):12-17
近十年来,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造船能力和规模不断增长,在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与造船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船舶配套行业并没有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而是从90年代  相似文献   

20.
《广东造船》2006,(1):36-36
2005年12月24-25日,由我会与中山市小榄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05年广东省造船行业交流会暨船用配套产品介绍会”在菊城中山市小榄镇举行。广东省主管船舶修造的省经贸委军工处黄丽君处长,以及来自广西桂平、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江门市、肇庆市、云浮市、佛山市、清远市、韶关市和珠海市80多个船舶设计、修造船厂、船舶管理、用船部门180多名管理、设计、检验和设备采购人员与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中山市小榄船舶配套有限公司代理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发达齿轮箱有限公司的船用配套设备;听取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洪和平秘书长致辞、省经贸委军工处黄丽君处长的重要讲话;听取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钟耕会总经理、杭州发达齿轮箱有限公司贾国忠总经理和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邹映明总经理所作的各自企业和产品介绍;听取了中山市小榄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许景铨总经理的讲话。代表们就广东的修造船前景、如何选用船用配套设备、如何发展广东的船舶配套设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