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2013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为18个月以来的新高.表明我国制造业经济稳中向好。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3%,比上月上升O.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5个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上.小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相似文献   

2.
数字     
10月国内半挂牵引车销售24094辆2014年10月份,国内半挂牵引车销售24094辆,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共计销售23983辆,占据整个半挂牵引车市场总销量99.54%的份额。排名如 下:11月制造业PMI为50.3%创8个月新低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l)为50.3%,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保持扩张态势。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9,(3):26-26
在欧美经济数据依旧低迷的今天,中国PMI数据已显现复苏迹象。中国政府“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措施的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机床市场对高档数控机床和功能部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趋势     
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将变得更加宽松 汇丰银行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由5月的49.4上升至50.8,重回荣枯线上方。这一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也高于此前国际投行巴克莱预测的49.9,创下自2013年11月以来新高。此外,新订单指数也增至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53.3。巴克莱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将变得更加宽松,并预计基准利率将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下调25个基准点。  相似文献   

5.
8月19日,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企业分会、清华大学中国制造业物流业高峰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壳牌劲霸高端论坛暨中国车辆管理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携手,共赢”为主题,以分享交流为主旨,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物流行业企业等150多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围绕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货运车辆制造、车联网信息化、职业车队管理等整体的产业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9,(3):29-29
日前,主题为“信息化,鼓舞中国制造业雄心”的“第三届中国制造业C10年会暨2008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国家科技部高新司杨咸武副司长、华中科技大校长李培根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杨海成总工程师等众多业内专家、以及制造企业信息化负责人共500多名嘉宾出席了本次年会。  相似文献   

7.
9月1日,中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展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世界领先的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捷尔杰携四款明星产品隆重亮相本次盛会.在室外展场B06展位与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家企业汇聚于此.共同探索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装备制造业崛起 正在向制造强国挺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得到释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凭借着成本优势,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伴随着工业体系与相关产业链的完备,中国正在从制造业的低端向高端延伸.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在中国也正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张祖新 《家用汽车》2012,(12):156-156
目前,有很多人会把汽车业这个概念等同于汽车制造业,这是个概念混淆,也让很多人仅仅因为2012年车市的寒冬就大喊中国汽车业如履薄冰。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先不说汽车产业链条上有很多重要的环节,单说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在此次2012广州车展上的表现就很让人提气,短暂的低迷没有让企业丧失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信心,他们集体期待着有一个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8月19日,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企业分会、清华大学中国制造业物流业高峰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壳牌劲霸高端论坛暨中国车辆管理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携手,共赢"为主题,以分享交流为主旨,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物流行业企业等150多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围绕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货运车辆制造、车联网信息化、职业车队管理等整体的产业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交通标准化》2009,(16):108-108
7月8日,2009亚洲国际航空(沈阳)高峰论坛盛大开幕。沈阳市凭借其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大力吸引高级航空人才,建设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同时,与8个国家15家国际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以全力打造中国重点航空制造城市。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大都市圈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实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海大都市圈各成员城市的制造业竞争力做了实证研究。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对制造业的29个具体行业做了详细分析,指出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制造业竞争力呈现出与都市圈圈层结构大体一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中心向边缘递减;而中心城市上海虽然总量领先,但竞争力已有下滑趋势,中心城市的功能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接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教训之后,中国企业开始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过渡,这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个重要战略。中国南车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巨头,在历经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战略洗礼之后,已成长为“中国创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14,(7):23-23
2014年8月12日,中国上海-今日,全球顶级移动建筑专家劳斯伯格推出一系列针对制造业、电子商务与零售业、物流园区等行业的移动建筑解决方案,展示了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劳斯伯格领先的移动建筑系统有效助力企业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灵活性与可靠性,降低日益复杂化的物流引发的投资、成本、时间与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校今年申报的两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制造业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综合运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已分别于2007年10月17日和10月25日顺利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近期即将进入立项建设阶段。其中,制造业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由我校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院(CAD工程中心)申建,  相似文献   

16.
国际快讯     
《轨道交通》2014,(4):18-18
土耳其中国制造高铁即将通车中国首条海外高铁“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工程”目前已进入工程收尾和测试阶段,即将全线通车。这条中国在海外第一个“走出去”高铁,彰显了中国高铁制造业纯熟和专业的实力。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高铁项目是土耳其目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全长533公里。一期工程至埃斯基谢希尔,已于2009年通车。二期工程项目里的158公里由中国铁建牵头承包建设,合同金额12.7亿美元,设计时速250公里。高铁通车后,两地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数字Data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4%
  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4%,比7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月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93%。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8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43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5%。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9,(9):72-72
2009年9月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制博会以“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为题。共设展位2802个,参展企业达598家。展出内容包括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工业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以及工程机械等。  相似文献   

19.
以大连市装备制造业中的七个行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协同能力是影响大连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大连装备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没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进而提出提升大连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产业内外部对创新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过去百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变化,技术中心和制造中心不断转移和分离.进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沿海港口运量规模的增长.近年来,受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开始出现转移趋势. 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制造业企业从国外转移到本土,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制造业的这种转出无疑将导致制造业产出量的变化,进而引起我国未来进出口贸易量和港口吞吐量的变化.首先,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历次转移情况及其引发的各转移阶段国际货物运输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港口吞吐量与制造业规模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制造业离岸和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重点研究了离岸和回流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美双边贸易额,我国出口总额等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受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及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驱动,制造业离岸动力增强,制造业回流趋势可能继续保持;考虑到制造业离岸和回流的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乏力,货运品类结构将由干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倾斜.未来我国港口应调整资源和集疏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