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轮转向汽车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多轮转向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原理作简单介绍,详细阐述电液控制式多轮转向汽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并对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4.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4,(29):33-33
德尔福集团研制出的Quadrasteer~(TM)四轮转向系统是德尔福集成安全系统(ISS)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大型车辆(尤其是带挂车运输)方面的一项技术突破。 Quadrasteer~(TM)四轮转向系统通过电子控制改变皮卡、大型客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等大型车辆的后轮方向,缩小转弯直径。在高速行驶时可改善车辆稳定性和可控制性。在低速行驶时可使其更易操控。  相似文献   

6.
新款锐志乘用车装备的是目前较新型的电动转向装置。现代汽车的动力转向,有液压式和电动式两种类型,绝大多数汽车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在现代汽车上使用日益增多。电动助力转向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电液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锐志乘用车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由电机提供动力。该电动转向的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本文对该系统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及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8.
4轮转向具有转向灵活稳定等优点,可使汽车具有更好的转向控制能力,概述了电控4轮转向系统的转向特点及结构原理。  相似文献   

9.
汽车四轮转向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礼  胡斌 《汽车工程》2003,25(3):236-238,252
考虑了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引入Magic Formula建立汽车非线性力学模型,利用前向BP神经网络来辨识该非线性模型,并利用另一个神经网络进行PID参数的整定,进行离散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四轮转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现生产车辆,在前轮最大转角过小、不符合设计及出厂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对整车转向系统的参数测量、观察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对转向杆件系统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试验认证,使其符合设计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工程机械转向系统,分析了丹麦Sauer Danfoss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OSPBXLS型全液压转向器和OSQA型流量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的全液压转向系统,解决了大型工程机械操作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动转向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铂  陈善华 《汽车工程》2006,28(9):829-833
基于侧偏柔度的随动转向研究,从四轮转向力反馈控制的角度对随动转向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随动转向非线性弹性特性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控电动式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电控电动式四轮转向汽车的研究现状,介绍电控电动式四轮转向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比较其性能特点,并展望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4WS汽车操纵稳定性建模和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轮胎载荷、转向系等对四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建立4WS(4 Wheel Steering System)整车操纵稳定模型。并用Matalab/simulink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比较性地研究汽车在低速和高速时控制方式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本模型为4WS汽车设计改进优化提供一种手段和方法,同时,为4WS汽车理论研究和试验校核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摆振补偿的功能,通过对影响方向盘摆振因素的分解,当整车基本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进行摆振补偿.通过摆振补偿功能开发到某车型实车测试验证,有效解决高速制动等工况下方向盘摆振问题.该研究为车辆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采用EPS补偿万式提供方法及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汽车电液主动转向路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控制策略,通过估算车辆状态信息,分别在执行或不执行主动转向干预时,进行路感控制,保证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钢结构转向体系设计中锚栓受力不明确的问题,采用Abaqus/CAE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对块式和横隔板式2种钢结构类型的体外预应力束转向体系建立了2种转向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并为了精确模拟锚栓的粘结-滑移特性,对锚栓节点采用了非线性弹簧本构,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2种转向器受力及变形特性。结果表明:1)块式转向体系结构刚度一般,在转向力作用下锚栓受力较大,结构安全系数较低;2)横隔板式转向体系结构刚度较大,在转向力作用下,结构破坏形态是钢结构屈曲,锚栓受力较小,整个结构安全系数极高。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双机容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将余度容错技术应用于EPS控制器的设计中。以两台8086CPU作为主机和备份机,组成非表决式的双机冗余系统。介绍了EPS双CPU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容错控制方法克服了控制性能随使用时间的影响,并且在关键部件出现故障时可采用相应的替代措施,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转向系统固有频率和整车怠速激励频率吻合而产生的共振是造成整车舒适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合适地设计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载货汽车转向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载货汽午转向系统运动学特忭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研究了载货汽车原地转向阻力的主要组成及动力转向器的效率特性,给出了原地转向性能的计算分析方法。通过对4种动力转向系统匹配方案的分析表明,转向机构的传动比和动力转向器的效率对车辆原地转向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