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公路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土地的可用率很高。美国的交通运输系统目前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向全国26600万人口和600万家公司提供交通便利和优质服务。这个大规模的运输系统不仅包括硬件——公路、铁路、公共交通设施、飞机场、航道码头及输油管线;而且也包括与此相配套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公司、制造和维修保养交通设施的工业企业、政府各级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2.
尽管美国汽车工业历史问题较多,但是,通过劳资谈判、破产重组、新能源法案这三道由浅入深的外科手术,对摆脱其老态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美国是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此话真的不假。2005年,我在美国访学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在伊利诺州、路易斯州、印地安娜州、密西西比州、芝加哥、纽约、华盛顿市、费城、大西洋城以及美国几所著名的大学等,第一感受也是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无论在商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街道、教堂、体育和游乐场等,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会修建和划留大片的柏油路面停车位。你只要走出家门,就会感到外面的车比人多,街上跑的,路边停的都是一片一片,一排一排,一溜一溜的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公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步行。有的城市,比如,美国的乔治亚州,注册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人口数量。2005年7月29日,遭受“卡特尼娜”飓风袭击的新奥尔良,除了人们逃生带走的汽车外,光停在新奥尔良灾区被洪水浸坏的汽车就有35万多辆。汽车成为美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美国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汽车,离开汽车就寸步难行还真不夸张。  相似文献   

4.
文中较全面地分析和介绍了美国收费公路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资金筹措、收费费率和收入、优势及其90年代的新发展,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这是一种新传进我国的对路树危害性很大的害虫。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入欧洲和日本,1958年由日本传到朝鲜,现已传入我国辽宁省。据1979年8月调查,已经发现丹东、宽甸、东沟、岫岩、庄河、新金、风城、本溪等地程度不同的有美国白蛾。开  相似文献   

6.
<正> 1987年9月28日至10月12日,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城市防洪”考察团一行五人,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部、美国CH2MHILL公司、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邀请,对美国萨克拉门托市、洛杉矶县和市、西雅图市、贝利沃市、肯特市以及诺克斯维尔市的城市防洪建设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有关人员的介绍和收集了有关防洪技术资料。现将有关美国城市防洪建设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一、自然概况美国位于北美州的南部,它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和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和  相似文献   

7.
<正> 强尼德普、本尼西奥·德·托罗、卡梅隆·迪亚兹、科里斯蒂娜·里奇、托比·马蒂尔……这些现今千万身价的票房旗帜,曾不约而同地在特里·吉列姆的一部公路片里扎过堆。一位德国导演眼中的美国寻梦,让我们从一堆大腕和拉斯韦加斯风光开始,展开这次旅行。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其大部分土地被私人所占有、支配和垄断。在美国所有的土地中,私有土地占了58%,联邦政府土地占了31%,州政府土地占10%,城市政府土地约占1%。而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土地中,绝大部分是森林、草地、沼泽以及属于国家的农地等。在美国,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只要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几乎不受什么限制,从而形成了发达的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9.
董平如 《公路》1993,(4):38-41
美国的收费公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截止到1986年全美共计19个州建设了收费公路,共计7680km,其中3520km并入州际公路系统之内。全美收费路年收入总额达26.2亿美元。宾夕法尼亚州、德克萨斯州、伊利诺斯州等7条收费路全长1909.4km,年收费收入  相似文献   

10.
过去常听人说,在美国如果没有自己的汽车,那简直寸步难行.的确,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头号汽车王国,被称为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现有人口2.7亿,拥有汽车2亿多辆,平均每1.3人1辆汽车,每1.8人1辆轿车,比中国的自行车普及率还高.而且美国水运、航空、铁路运输非常发达,人们出行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不难设想,美国的公交车肯定会受到人们的冷落,开办一个公共客车运输公司也会无利可图.其实也不尽然,在夹缝中生存的美国公交车因其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舒适的设施,加上方便快捷和四通八达的客运线路优势,吸引了不少乘客.乘坐公共客车,不仅可以方便市民上下班,还可以满足游客畅游美国全境.  相似文献   

11.
美国燃油税的征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油税属于消费税的一种类别,是使用费性质的消费税。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开征燃油税,其中美国不仅是比较早开始征收燃油税的国家,同时也是税收政策比较完善的国家。美国号称是汽车王国,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1919年奥里根州开征汽车燃油税始,至1929年美国所有的州都已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7,(1):46-50
美国加州卡森市的家站体育中心与其说是一个体育场,还不如说是一个体育大卖场。 这个占地125公顷的开发项目包含英式足球、网球、田径、一自行车、曲棍球、橄榄球、排球、棒球、垒球和篮球等场地设施。许多体育赛事和音乐演唱会在该中心举行。对于奥运选手、业余和职业运动员来说,它拥有美国最为全面的训练设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此话不假。2005年,我在美国访学的半年时间里,在纽约、华盛顿市、费城、大西洋城以及几所大学等,第一感受就是无论在商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街道、教堂、住宅区、棒球场、篮球馆、海边、游泳池,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会修建和划留大片的柏油路面停车位。你会感到外面的车比人多,街上跑的,路边停的都是一片一片,一排一排世界各国生产的各式各样汽车,公路上很少看到人在步行。比如美国的乔治亚州,注册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人口数量。2005-07—29,遭受“卡物尼娜”飓风袭击的新奥尔良,除了人们逃生带走的汽车外,光停在新奥尔良灾区被洪水浸坏的汽车就达35万辆之多(该地还有部分不富的黑人家庭不拥有私家车)。汽车成为美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美国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汽车,离开汽车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4.
Martine  Cooper  Smith  雨娘 《车时代》2008,(1):88-89
这是我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们年龄相差43岁,却无话不谈,他非常风趣,平易近人,他对高科技的事物感到惊奇,却又不知所措。他是个典型的美国人,让他写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我和他都煞费苦心。他只会用两个手指打字。我则一遍遍的跟他解释绝对能保证他的隐私,并教他怎样把照片压缩后再发过来。他才在截稿前的几个小时内发来这篇稿件(照片还是一张一张发过来的)。他完全不懂现在的汽车技术,却又对汽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约稿前,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并要他在文章中回答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他对扭矩的理解,因为他一生开过很多车,而且不乏好车。我对他的答案很期待,他也给了一个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他根本不知道扭矩是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克林顿:"野马"狂飙 约翰逊开快车可能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但他绝不是唯一一个爱开快车的总统.据<他那个阶层中的第一人>的作者戴维·马拉尼斯说,比尔·克林顿在当上阿肯色州州长之前,是一个"开车时疯狂到不顾后果的人".马拉尼斯说:"没人想和他一起驾车出去.他一边说话、打手势,一边加速超车."  相似文献   

16.
美国精神     
<正>"提到科尔维特,或许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凶悍的外形、长长的车头和大马力V8发动机,不论外观和内饰都充满着美式粗犷气息。作为通用汽车旗下最高端的高性能跑车品牌,科尔维特几乎成了一种‘美国精神’的代名词,它象征着力量和激情,相比其他超跑更低的售价让它能够满足更多人的平民超跑梦。从上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大巴     
乘坐美国的公共客车,不仅可以方便市民上下班,还可以满足游客畅游美国全境.  相似文献   

18.
刘峙 《摩托车》2013,(14):86-9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原先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摩托车已不再遥远,而它们在国内摩托车爱好者群体中的关注度也逐渐升高。近期,编辑部就接到或收到了多位读者的电话及邮件,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哈雷戴维森(下文简称"哈雷")摩托车及哈雷骑手们所独有的精神为何物.以及为何发轫于美国的哈雷品牌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而我国经过数十载发展的摩托车品牌却仍旧无法实现新的飞跃。因此,本文拟从哈雷与两次大战的战火、独特的西方文化、铁血军人、骑士精神、哈雷周边衍生物、大型摩托车聚会、哈雷历史博物馆等多方面内容,对百年哈雷进行全方位剖析,以使广大读者真正了解哈雷品牌的发展,以及取得今日巨大影响力的始末,进而藉此对我国摩托车产业进行更为深刻而客观地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之行     
许刚 《重发科技》2005,(1):45-46
9月中旬,受公司委派,我与吴培华、彭灿林一行三人首次踏上美洲大陆,前往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的CEP工厂,参加美国康明斯公司四年一度的发动机业务生产制造运作研讨会,会期四天。赴美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康明斯CEP、CMEP、CIC、JEP四个工厂和康明斯总部。  相似文献   

20.
行车在美国     
江南 《驾驶园》2002,(10):44-45
初到美国,触目所见,都是汽车.几乎家家门前都停着汽车,街道两旁也停着汽车.校园里、购物中心及公共设施四周,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汽车,可谓"车满为患".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里,你要到商场购物、上班、上学、看电影、看医生或看朋友,都不能靠"11路汽车".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都是一边打工一边念书,而校区和工作的地方往往相隔很远,公路上往往没有专供人步行或骑自行车的专道,解决交通的惟一办法,就是买辆破车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