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广深准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压实标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压实系数,填筑含水量,填筑检测手段和今后发展方向之后,建议将最优含水量控制改为临界含水量控制;将反映地基强度的承载板载荷试验K30及轻型动力触探N10标准来代替路基填筑的压实系数和相对密度标准。  相似文献   

2.
红层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填筑密实度对含水量很敏感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离心试验原理和方法,然后介绍了通过离心模型对采用最佳含水量填筑的、压实度分别为87%、90%、93%、97%的四种红层路堤的模拟,得到沉降与压实度、沉降与加速度、施工期与工后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路堤填筑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3.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水泥改良土击实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存林 《中国铁路》2007,(11):20-23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是在湿陷性黄土上修筑的300km/h的第一条客运专线,主要采用水泥改良土填筑。通过分析各国水泥改良土击实标准和方法,认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可以借鉴,并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水泥改良土的路基填筑施工,对最大击实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延迟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在国内外水泥改良土延迟时间的分析与研究中,通过进行水泥改良土的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了解水泥改良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在施工中根据不同水泥改良土的延迟时间控制现场施工过程。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现场质量控制取延迟3~5h的击实干密度能够保证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软质红层泥岩碾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质红层泥岩的碾压特性进行室内、室外的试验,获得了分层厚度、碾压遍数与路堤填筑压实度的关系,填料级配的范围,路堤填筑压实度标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碾压设备对碾压效果的影响等成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测试数据验证粉煤灰填筑的路堤质量检验应采用力学指标与压实系数双重指标控制 ,论证压实系数与力学指标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并不能仅用压实系数来评价粉煤灰路堤填筑质量  相似文献   

6.
铁路膨胀土路基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翔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5):33-37,42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时速200km铁路客货共线路基压实度要求,通过对不同膨胀土填料进行室内试验,提出满足路基工程要求的改良方案和质量检测方法。 研究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现场填筑试验;研究满足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要求的路堤的压实施工工艺及压实质量检验方法、评判标准等。对石灰改良土进行粉碎、拌和、碾压等施工工艺研究,提出合理的施工参数及评判标准。 研究结果:通过实验验证设计并探讨适宜的路基结构形式及边坡防护形式;对不同膨胀土填料进行室内改良试验,提出满足本线路基工程要求的改良方案;提出改良土粉碎、拌和及压实施工工艺的试验成果及适宜的路堤填筑质量检验方法。研究结论: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塑性指标,相对膨胀土有明显改善,液限含水量基本保持不变、塑限含水量提高、塑性指数降低;掺石灰后,最佳含水量得到增加,而最大干密度则减小。  相似文献   

7.
李庆鸿 《中国铁路》2006,(11):15-19
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填筑路基,因此必须进行改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全线取土场土质调查与膨胀土物理性质试验、改良机理分析和方案选择、改良效果比较及参数确定。改良土拌和是使膨胀土与石灰产生理化反应,降低或消除膨胀性,增强水稳性和耐久性。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包括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堤与基床底层填筑、砂填层和复合土工膜铺设、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填筑等环节。在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过程中,应对填料的液限、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无荷膨胀率、50kPa荷载下有荷膨胀率、胀缩总率、浸水72h崩解等进行复查试验。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路基红层泥岩填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红层泥岩的击实性质、CBR承载比、模拟路基荷载下的膨胀率、无侧限强度、三轴剪切强度及压缩模量,用以验证将红层泥岩用作高速铁路路基及基床填料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得出了红层泥岩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浸水前后的强度及变形特性、CBR承载特性与膨胀特性等物理力学特性;结合达成新线试验段的试验研究及施工,分析了高路堤浸水前后的变形特性,提出了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红层泥岩填料填筑路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碎石土压实后具有强度高、变形小、渗透性好的优点,在高填方路基填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贵阳龙洞堡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高填方体为工程背景,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研究了碎石土的压实性状,得出了碎石土粗颗粒含量与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呈二项式的关系,粗颗粒含量为81.25%时其干密度最大;通过理论计算出碎石土达到最小孔隙率时碎石的质量分数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并通过可控含水量范围分析得出细颗粒含量越少,对含水量的敏感性越大,可控制范围越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按公路规范要求,高塑性黏土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对填料强度的要求。介绍了对这类土在不掺改良剂的情况下,利用其路堤填筑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方法,通过控制其击实功、改进施工工艺增大其稳定性和强度,使所填筑的路堤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了控制填筑质量的压实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软岩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评价改良土性能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本文对水泥改良和石灰改良的风化泥质板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揭示石灰改良土存在最佳掺合量的基本规律;并对水泥改良土不同的养生条件、龄期、压实度等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一系列对比分析,验证在相同压实度条件下,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优于石灰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结论: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合量增大而增大,因水泥改良土不存在最佳水泥掺合量;用水泥来稳定软岩这种加固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水稳定性,相同压实度条件下的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并非在最优含水率时达到最大;因此在改良土地填筑过程中要进行养护.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铁路路基采用了水泥和石灰改良湿陷性黄土填筑,在填筑工艺性试验中出现了部分水泥改良土压实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其力学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本文特针对此现象找出问题所在。研究结果:造成压实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改良土压实度最大击实干密度的选择存在问题,作者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水泥改良黄土最大击实干密度存在时效性,随着水泥掺人的时间间隔不同,最大干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认为选择4 h的最大击实干密度符合施工实际情况,检测的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工程,通过试验研究了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石灰改良后的液塑限变化、击实特性、水稳定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石灰改良后塑性显著降低,亲水性减弱;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最优含水量增大,最大干密度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随着石灰掺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石灰掺入量为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石灰改良后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力学强度及水理性得到较大提高,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红层泥岩改良土路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泥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其工程性质不能满足无碴轨道路堤填料要求,需对其改良。模型中的路堤采用4%的水泥进行改良、含水量为8.66%、压实度达到95%,通过红层泥岩路堤离心模型试验,得到施工期沉降、工后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并与非改良红层泥岩的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红层泥岩路堤填筑施工参数;并分别对2种填料路堤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表明:以改良红层泥岩为路堤填料可以使路堤沉降减小,满足了无碴轨道对路基填料的要求,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红层软岩填筑路堤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考察红层软岩填料在不同压实度工况下的沉降特性,合理确定利用红层软岩填筑路堤的压实参数。研究方法: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红层软岩填料填筑路堤的适宜性。研究结果:红层软岩填料路堤的工后沉降随压实系数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压实系数分别为0.87、0.90、0.93、0.97的工况下,最终工后沉降与路堤高度的比值分别为2.4‰、1.913‰、1.833‰、1.673‰,能够满足《200 km/h铁路暂规》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要求。研究结论:红层软岩可直接用作路堤填料,填筑压实系数宜控制在0.93以上。该研究成果对广大红层软岩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缺乏的现状,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和相关试验规程,以冻土区高速铁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床为研究对象,将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回弹模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各项压实指标的适用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床的地基系数受填料自身特性影响较大,二次变形模量测试过程繁琐,可采用直接反映路基压实状态的一次变形模量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的压实检测指标;各压实指标与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可通过室内试验较易获得的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推算复杂试验条件下的压实质量控制指标,为季节性冻土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的压实性能提供快捷、有效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弱~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改良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从颗粒级配及CBR值两个物理力学指标出发,对弱~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提出掺加20%中粗砂的物理改良措施,从而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堤本体提供填料。通过循环击实与泡水试验,重点研究泥质粉砂岩物理改良土的颗粒粒径变化情况,得知这种物理改良土不适宜用于浸水路堤部分。另外,从现场实体填筑工程来看,泥质粉砂岩物理改良土的压实质量好、沉降量小、无污染,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解决富水区红层黏土路基含水率高、无法压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一定粒径配比的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制成不同级配和含水率的改良填料,然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满足铁路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方案。研究结论:(1)红层原状土通过掺入弱风化泥岩碎石可有效降低原状土的含水率,改良填料的最优含水率为10.26%,最大干密度为2.22 g/cm~3;(2)最优含水率时改良填料的黏聚力c为29.336 k Pa,内摩擦角φ为32.86°,相较于红层天然原状土抗剪强度有明显的提高;(3)改良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8.85%时最大,达到518.80 k Pa,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逐渐降低;(4)通过混合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与红层黏土的改良填料,不仅没有改变红层黏土特性,而且能有效降低原状土填料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改良后填料的含水率和压实性能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5)该改良方案可为西南富水红层地区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填砂高路堤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高速公路选用冲积砂填筑高路基施工过程中,在不同机械组合下,达到标准压实度,控制含水量及边坡粘性土护面的压实等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兰新第二双线戈壁土路基填料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某试验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冲击碾压和重型碾压处理的地基上,进行以戈壁细圆砾土为填料的现场路基填筑压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戈壁细圆砾土作为填料时,填料的粒径应在6cm及以下,并采用取土场挖坑灌水渗透方法进行填料拌水施工;填筑的松铺系数为1.1,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的虚铺厚度分别为35和40 cm,最优含水率为3%,最佳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强振3遍、弱振2遍、再静压2遍;为加快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速度,建议现场检测压实质量以地基系数K30和压实度K或孔隙率n为主控指标,且基床以下路堤的孔隙率n≤23%,基床底层路堤的孔隙率n≤21%;用3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路基经堆载预压,其沉降稳定较快,工后沉降均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