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迪公司一直都是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的先驱,1994年的Tiptronic手动/自动一体式变速器和1999年的Multitronic无级变速器都是奥迪公司杰出的代表作,2003年,奥迪公司将最新一代自动变速器DSG装在3.2L的奥迪TT和高尔夫R32车上,开创了奥迪变速器技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DSG的技术源于1985年奥迪赛车上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而新一代DSG的性能更趋完美。图3所示是DSG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6.大众、奥迪02E型DSG双离合器变速器常见故障码分析从2008年开始一汽大众迈腾轿车率先在国内使用一款博格华纳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Q250型6挡湿式双离合器直接换挡变速器(大众命名02E)。除大众车使用以外,奥迪TT部分车型也在搭载这款变速器。这款变速器装车以来质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变速器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3.
<正>二、动力传递系统(一)一览奥迪Q2(车型GA)的结构采用了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MQB)。根据发动机和变速器组合,奥迪Q2可以采用前驱,也可采用全驱。全驱的车,使用的是久经考验过的quattro驱动技术。根据发动机功率的不同,使用带有全驱离合器的后部主传动0BR或者带有全驱离合器的后部主传动0CQ。除了大家熟知的6挡手动变速器和双离合器变速器0CW以及0D9外,还有7挡双离合器变速器0GC,该变  相似文献   

4.
<正>一辆2010款一汽奥迪Q5,搭载2.0T发动机,同时匹配使用DL501(奥迪售后命名0B5)型7挡湿式双离合器控制(DCT)全时四驱变速器。故障现象:最早是因变速器电控系统存在"离合器温度过高而扭矩受限"的故障提示维修,车辆表现加速无力,维修时更换了机电控制单元J743总成(该总成包括控制单元、阀体、线路板以及各传感器等,其实单独更换离合器温度传感器也可解决,如图1所示)。可是仅仅使用了3个月  相似文献   

5.
<正>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当前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风向标,大家对大众汽车的DSG都已经比较了解了,最近各个厂家又推陈出新地发布了其装备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型,本文介绍最近各车型配备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1观致汽车6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观致汽车有限公司(QOROS)是一家全新的国际化汽车公司,致力于打造第一个源自中国享誉世界的汽车品牌。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江苏常  相似文献   

6.
正例1奥迪轿车加速无力故障(1)故障现象有1辆配置2.0T发动机和0B5型自动变速器(DSG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奥迪轿车,行驶里程约8万km。当车速达到80km/h以上时,发动机加速无力,仪表盘上的黄色齿轮故障灯(自动变速器故障灯)点亮,同时仪表显示屏显示"变速器故障,可继续行驶"。此时若熄火再起动发动机,故障提示会暂时消失。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0年后的第二十二周开始使用这个带有加压的独立式外部滤清器。注意:更换DCTF和维修变速器时必须要更换这个滤清器。注意:更改后,每行驶60000km或两年就必须更换DCTF以及DCT外部压力滤清器(如图980所示奥迪0B5型双离合器变速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案最早装在奥迪Q5城市SUV车上的型号为0B5型的湿式7挡双离合器控制变速器是出现在2009年进口车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介何谓双离合变速系统,阐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双离合变速系统的优缺点、双离合变速系统目前的应用以及双离合变速系统在实用中存在的缺陷。汽车高科技的发展很多源自于赛车运动,双离合变速系统也一样,又称DSG。早在1985年的奥迪Audi sport quattro S1 RC赛车以及80年代初的保时捷Porsche962C上就有应用,尽管当时并不完善,但也为他们赢得多项冠军而立下汗马功劳。当时主要问题是耐用性不佳,耐用性的好坏同样决定了其成本的多寡,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改进,耐久性的问题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汽车各个品牌装配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车型越来越多,奔驰品牌也在2012年研发出了自己的7挡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724.0(图1),装配在奔驰A级、B级、GLA和CLA等2.0T以下的排量车型上,取代了以前A级和B级车型装配的722.8CVT变速器(图2)。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7.大众、奥迪0AM型DSG变速器常见故障码分析从2009年开始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在几乎所有1.4T发动机车型中,匹配使用舍弗勒旗下Luk公司生产的DQ200型(大众命名0AM)7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目前装车量越来越高并且在帕萨特1.8T发动机中也匹配了这款变速器,同时在进口奥迪A1和A3轿车上也得到应用。该变速器曾因缺陷问题而被召回,但是我们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依然借助电控系统故障存储器中记录的故障内容来确定维修  相似文献   

11.
1各种变速器技术最近几年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对长期以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手动变速器和能量转换型自动变速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2003年,前横置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图1所显示的就是这种由ZF研制的标准驱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相似文献   

12.
<正>一辆2014年奥迪A6L轿车,该车搭载3.0T发动机并匹配使用第二代0B5型7挡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故障现象:进厂报修是仪表报警(如图1所示),换挡打滑还伴有冲击;更换阀体后故障依旧;抬变速器并修理离合器后装车,故障现象依旧;更换控制单元还是不行;后来连续更换多块阀体,故障依旧。不过值得参考的就是一直存在一个故障码。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12,(34):40-43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只有在超过一定转速时才可以向外输出功率。为了有效地利用此发动机转速来获得不同的车速,车辆必须配备变速箱或变速器。变速器一般通过一个"单盘干式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双盘干式离合器,如在赛车和重型货车上。不同于"干"式离合器(即以空气为介质),湿式离合器以油或油雾为介质,一般作为多盘离合器应用于自动变速器、工程机械、专用车辆以及绝大部分摩托车上。膜片弹簧离合器,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应用中已越来越普遍。相对于以前的螺旋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有如下优点:所需空间较小;对发动机转速不敏  相似文献   

14.
<正>一辆2009款奥迪Q5城市越野车,该车搭载2.0L涡轮增压发动机(2.0T),同时配备DL501型7挡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奥迪型号0B5)。行驶里程:93100km。故障现象:据客户描述仪表出现变速器故障提示的情况,如图1所示,表现出挂挡冲击、换挡冲击加打滑等现象。故障诊断:通过道路试验发现变速器只有2挡、4挡、6挡、倒挡,除了黄颜色齿轮灯点亮之外,我们还发现仪表显示屏会显示"变速器故障功能限制可继续行驶"的字样。用大众VAS5054诊断仪检测,报有子变速器1中的阀3电气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汽车传动系统中换挡响应最快捷、最节油环保,也最能体现加速性的变速器当属直接换挡变速器(DCT)了。大众把这种离合器习惯性地称之为DSG,即双离合变速器。它是基于手动变速器基础开发出的一种旨在能更好地提供驾驶乐趣的变速器。2003年,大众汽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目前,不仅大众品牌的车型,而且奥迪,甚至布加迪也都在使用DSG变速器。在国内,2008年一汽大众率先在迈腾轿车上使用一款型号为DQ250(02E)的双离合变速器。它采用多片湿式双离合器作为发动机的动力传送部件,最大可承载350N·M的力矩。  相似文献   

16.
<正>奥迪0B5型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部分1.变速器控制Mechatronik J7430B5采用新开发的Mechatronik来控制变速器,其控制理念可以对换挡时的挂入挡位的速度和所需要的力量进行精确控制。因此一方面可以根据行驶状况来实现极快的换挡,另一方面又可避免影响舒适性(比如在车辆切换到滑行时)。Mechatronik是变速器的中央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初,大众公司首次在Golf车上推出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由于油耗和环境保护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CVT以及先进的变矩器变速器的问世,双离合器变速器在自动变速器市场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市场份额有所增加。目前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开发,干式双离合器有望在今后几年出现明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正1双离合器变速器简介宝马双离合器变速器(DKG)用于E90M、E92M、E93M等车型上,其变速器型号为GS7D36SG,它结合了顺序挡换挡变速器(SMG)与自动变速器的优点。与SMG一样,它可以在自动换挡模式"前进挡"和手动换挡模式"顺序换挡"下使用。双离合器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变速器控制由DKG电子系统负责,功能执行由DKG液压系统负责。这些系统组成一个机械电子模块  相似文献   

19.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仿真模型,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换挡控制器。应用仿真软件对装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进行了整车动态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和传统自动变速器相近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20.
DCT自动变速器是近年来国内市场运用最为广泛的变速器之一,在市场应用过程中,离合器压力异常是较为常见的故障。文章从双离合器控制方式、压力异常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双离合器压力异常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