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比较纯电动汽车不同驱动系统的关键性能,基于同一整车参数和某公司提供的可变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试验数据,对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开展了相关研究。基于精英保留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理论,对单挡、两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的速比进行了设计优化。采用了精英保留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理论对系统速比进行设计优化,并对可变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切换过程进行了动力性和经济性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动力性上,两挡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的加速性能最优;在经济性上,可变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百公里能耗最小,单挡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表现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款电动车用变速器,对驱动电机进行参数匹配设计。依据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对传动系统的速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制定了以电机高效运行为原则的换挡控制策略,并与采用固定速比减速器的电动汽车进行了对比验证试验,整车的能耗降低了6%,续驶里程延长了7%。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一种应用于某纯电动汽车的新型两挡自动变速器,并对该变速器结构原理、速比选择原则、整车动力性能、爬坡能力及效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两挡自动变速器在减小电机最大转矩的同时,可降低电机最高转速、机械传动噪声和变速器输入转速,同时还可优化电机的工作转速区间,提高动力传动系统效率,且由于其采用双湿式离合系统结构,在挡位切换过程中基本无动力中断。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搭载了两挡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匹配其关键动力系统参数,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整车仿真模型,对研究车型动力性经济性进行仿真分析,校核匹配参数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换挡策略的优化方案,为研究车型的项目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问题,同时提高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提出一种将行星机构安装在AMT输入端构成的新型自动变速器(N-AMT),并对N-AMT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就驻车、起步和换挡过程中行星机构工作模式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根据最大、最小传动比、挡位数和相邻速比的设计要求对N-AMT进行速比初步设计,然后结合AMT换挡和双离合(DCT)换挡各自特点,以动力性为约束,NEDC工况最佳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进行遗传算法速比优化设计。利用速比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不同挡位N-AMT方案设计,并根据动力学关系建立整车模型,对N-AMT进行动力性与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不同挡位数方案的分析结果和变速器结构成本等因素,确定8挡N-AMT为最终设计方案。最后对8挡N-AMT进行台架、起步和顺序换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挡N-AMT的NEDC循环工况油耗为6.38 L·(100 km)-1,较5挡AMT原型车工况油耗6.95 L·(100 km)-1减少了8.86%;N-AMT可以有效消除部分挡位间动力中断的问题,在30%加速踏板开度下,8挡N-AMT的起步时间为1.55 s,较5挡AMT起步时间1.61 s减少了3.7%,整车动力性得到提高;N-AMT换挡时间保持在1.05 s以内,且换挡平顺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自动变速器与微混电动汽车的匹配并提高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设计了双油泵(机械泵与电动泵)液压系统。在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变速器的冷却润滑需求和液压阀板泄漏的计算模型。基于对双泵液压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以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为满足流量需求的双泵智能协同供油控制策略。多个典型驾驶循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控制的双泵系统可比传统单油泵系统节油约2.5%。台架试验和整车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双泵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动力传动系统的合理匹配与否对客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这里以某客车为例,基于Cruise软件建立该车整车仿真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变速器速比和主减速器速比为匹配变量,利用DOE试验设计方法对适合该客车的两种变速器和五种主减速器进行试验设计组合,然后对组合方案进行动力匹配计算,最后根据相关的约束条件,选出最优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某款纯电动轻卡为研究对象,按照所设定的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对动力系统各部件参数进行匹配设计,集成整车仿真软件Cruise和优化软件Isight进行联合仿真,依据优化算法理论,设计合理的组合算法对变速器各挡传动比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百公里能耗降低了12.8%,续航里程提升了14.8%。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电动汽车搭载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方案,并相应地建立了电机数值模型、电池充电数学模型和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模型。综合考虑电机效率、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效率、电池荷电状态和整车特性,提出了再生制动时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系统再生制动性能仿真模型,并对搭载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变速策略与传统两挡变速策略相比,能更好地发挥电动汽车性能,提高再生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率。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多数电动汽车采用固定速比的1挡减速器,存在电机效率低,续驶里程短等问题.基于此,改用2挡变速传动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高低挡变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对传动系统的速比进行了优化设计,2挡传动比分别为6.7和10.5;将高低挡位变速器与驱动系统集成于一体.研发了一种体积小、强度高、功能性强且性能稳定的差速器.经实际道路试验,该新型电动汽车能耗降低了6.8%,续驶里程延长了7.2%.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最佳整车经济性能,在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速比静态优化的基础上,针对其未对不同速比采用相应的换挡规律的不足,基于换挡点判断规则,提出一种考虑换挡规律变化的传动系统速比动态优化方法;基于轻量化设计原则,提出一种传动系统各挡速比值总和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能避免局部收敛的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ISIGHT-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优化。优化结果(包括静态和动态)取得一定的效果:与未考虑换挡规律的优化相比,在不同情况下,整车能耗减少了1.09%~1.35%,传动比值总和降低了8.06%~9.76%;但0-100km/h加速时间增加了1.90%~2.11%,可能与优化目标函数的加权仍偏重于经济性有关。与考虑静态换挡规律优化相比,考虑动态换挡规律优化的结果,传动比值总和的降幅增加了0.95%~1.70%,但整车能耗与考虑静态换挡规律优化结果基本持平,未显示出针对不同传动比采用不同换挡规律进行优化的预期效果,其原因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以6×4半挂牵引汽车匹配的280kW发动机为主体,通过配装不同速比的桥,根据变速器的直接档和超速档分别进行加速性和经济性试验,然后分析所得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数据确定整车匹配优化方案,从而降低整车油耗,为客户节约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某两挡变速器省级科技项目平台资源,对动力系统进行了选型及优化匹配.考虑到我国最新制定的续航测试的中国工况等因素,并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特点,对电机系统进行了选型;考虑到整车动力性进行了变速器1挡传动比设计;以提升整车高速续航为目标,对变速器2挡传动比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整车...  相似文献   

14.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匹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纯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的选择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指出电动机额定功率/转矩必须与传动系参数相匹配,对电动汽车传动系传动比与挡位数的确定原则进行了探讨。以某一型号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用手动五挡变速器时两个挡位的驱动力图,提出去掉机械齿轮变速器而代之以固定速比的传动系是行之有效的,理论上可以提高传动系效率,减小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5.
传动系抖动是整车常见的振动问题,结合某车型整车加速抖动问题,研究抖动产生机理,以及液力变扭器减振性能、整车速比匹配、传动系惯量匹配、换档策略优化对传动系转速波动的影响,确定变速器输出转速波动开发目标。最终通过优化变速器主减速比以及换档策略,改善整车抖动性能,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三、AF13 篇 (一)基本参数与操作说明 1.基本参数 AF13自动变速器是日本Aisin AW公司生产的产品,Aisin AW 内部识别号为60-40LE。日本Aisin AW公司生产的自动变速器为通用、欧宝、大宇等世界各大汽车厂家配套,其产品具有典型性。AF1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规格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AF1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规格参数 AF13 A- 自动变速器型号 F- 前轮驱动 13-最大输入扭矩130N·m1挡速比 2.807∶12挡速比 1.479∶13挡速比 1.000∶14挡速比 0.735∶1R 挡速比2.769∶1差速器速比4.048∶1自动变速器油型号 DEXRO…  相似文献   

17.
基于DFSS设计方法理论和自动变速器换挡质量标定的基本流程,以某匹配6挡自动变速器的车型松油门时2挡升4挡换挡质量问题为例,阐述了DFSS设计方法在自动变速器标定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并应用该设计方法对自动变速器标定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应用该设计方法后自动变速器换挡质量的稳健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CRUISE软件建立了某7挡DCT整车模型,并阐述了DCT换挡控制策略及其对动力传动系匹配的影响规律。以设计开发的3款DCT和5种常用主减速器速比作为设计变量,将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采用线性加权组合方法转换成单一目标函数来评价动力传动系匹配的优劣。结果表明,B2-Z1方案为整车匹配的最佳动力传动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某款装配单级减速器的纯电动车的整车参数,对驱动电机进行了再选型,通过动力性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初步确定两挡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根据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特点和城市道路行驶工况,建立通用的换挡规律,降低前期开发工作量。在AVLCRUISE内建立整车模型并使用矩阵计算功能确定经济性最优传动比。最后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结果表明,两挡变速器使原车百公里加速时间降低27%,爬坡度提高96%,NEDC工况下百公里能耗降低4.5%。  相似文献   

20.
纯电动汽车采用5挡变速器相比单挡、两挡变速器时的电机使用效率高,续驶里程长。按整车性能要求计算出所需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确定电机参数后分别与单挡、两挡和5挡变速器进行动力性分析与匹配,计算表明采用5挡变速器与15kW电机最高车速能达到96km/h,高于采用单挡和两挡变速器时最高车速的12.9%和6.7%。最后,结合ADVISOR进行了5挡变速器与15kW电机续驶里程仿真,其续驶里程为121km,很好地满足了设计标准,为高效率、低成本的电动车动力系统概念设计指出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