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车用涡轮增压器作为一种高速旋转机械是由浮动轴承支承的。在高速高温工况下油膜的强非线性作用使转子系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现象。本文利用双油膜短轴承模型结合涡轮增压器转子离散化模型进行建模和数值仿真,分别从浮环转速比、特征频谱、油膜偏心率三个方面比较分析来描述涡轮增压器全浮动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的失稳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裂纹对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将其简化为涡轮盘根部含开斜裂纹的双盘悬臂转子,并建立了该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微分方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求解,研究有无裂纹两种情况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参数范围内,无裂纹系统在高速时出现拟周期运动。而裂纹系统在1/3Ωc、2/3Ωc附近有3倍周期、拟周期等更丰富的非线性行为,且裂纹减弱了高速时油膜力的作用。结论可为裂纹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弹性环阻尼器对涡轮增压器转子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速涡轮增压器滚珠轴承转子系统弹性环阻尼器(ERSFD)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以及挤压油膜理论对弹性环支承刚度、油膜压力场分布、油膜刚度阻尼以及滚珠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挤压油膜阻尼器(S F D)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弹性环阻尼器的交叉刚度和阻尼很小,有效地改善了挤压油膜阻尼器刚度阻尼自由度耦合问题,刚度阻尼的非线性得到明显的抑制.采用六凸台弹性环阻尼器与滚珠轴承串联组合的增压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并与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浮环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散体单元法引入到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中,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特性模拟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了浮环与轴颈的转速比,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软支承刚性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软支承刚性转子动平衡测试技术、校正平面分离原理及工艺平衡法,并给出了动平衡系统的模型及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涡轮增压器转子存在不平衡激励的问题,采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在考虑稳态浮环轴承传热影响的条件下探究了其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不平衡位于压气机叶轮前缘时转子振动相对稳定;转子振动的最大偏移量受次同步振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与形成180°相位差的异相位不平衡相比,同相位不平衡下的涡轮增压器转子运转相对更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常希望增压器涡轮叶轮的每个叶片都制造得完全相同,形成严格的循环对称结构,但由于制造误差和工作磨损等因素会造成涡轮叶轮存在失谐。为了在设计中降低叶轮对随机失谐的敏感性,以某型号涡轮增压器涡轮叶轮为研究对象,使用CMM缩减模型和加速Monte Carlo模拟,对使用3种有意失谐方案设计的涡轮随机失谐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方案Ⅰ的叶轮强迫振动敏感性曲线仍然具有峰值特征,但振动响应幅值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方案Ⅱ的叶轮强迫振动敏感性曲线的响应峰值不再明显,最大响应幅值放大系数相比谐调叶轮由1.86降到1.58。方案Ⅲ的叶轮强迫振动敏感性曲线上的响应峰值有较大下降,最大响应幅值放大系数为1.49,微小失谐时响应值较低,对失谐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Realizable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利用CFD软件建立了某大型涡轮增压器离心式压气机内部气体的可压缩流动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压气机内部气流的速度、压力等流动特性,利用宽带噪声模型对压气机进行了气动噪声源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区域是压气机的主要气动噪声源;压气机内扰动强度和叶轮转速是气动噪声声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宽带噪声与湍流强度的分布趋势一致。研究结果对分析压气机的气动噪声源产生机理及其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径流式涡轮的蜗壳不仅从单进口或双进口通道收集废气,而且加速气流并在涡轮叶轮的进口处形成所需的预旋。本文对一单进口通道的无叶蜗壳进行了试验研究,应用激光测速仪测取了其内部气流速度和气流角,采用三孔和五孔探针测量了蜗壳出口速度和气流角,并用扫描阀和单通道压力传感器测得了蜗壳表面静压。试验结果提供了蜗壳内部流动的过程及细节,可用于蜗壳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确认了所研究的理论三维粘性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涡轮增压器设计方法上的新进展,分析了涡轮增压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可能性与意义,给出了涡轮增压器CAD的内容与模型,介绍了作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种涡轮增压器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车用涡轮增压器涡轮非稳态特性测量及计算的方法,提出了涡轮瞬态实际输出功等影响涡轮非稳态特性获取的关键参数的得出方法,探讨了试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参数的获取方法和测量瞬态参数时间不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涡轮的非稳态特性测量及计算提供理论支持;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搭建了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台,研制了脉冲发生器并提出了脉冲发生器系统的设计方法,为涡轮的非稳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试验手段;对某型号涡轮工作在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察到了"涡轮非稳态特性圈"现象。  相似文献   

13.
对涡轮增压器转子部件动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叶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选型,阐述了转子动平衡的重要性,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整体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对涡轮增压器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车用柴油机上的涡轮增压器通常是由发动机直接供给润滑油。这样,在发动机仃车后,供油仃止,而涡轮增压器则继续在高速高温的状态下运转,此时,常会出现严重的磨损。为了克服这种缺油现象,Nycal公司制造了一种涡轮润滑装置,此装置是由一个小润滑油箱和一  相似文献   

15.
车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应用气动型与对称型喷嘴环叶片的车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两种喷嘴环三维模型,应用NUMECA软件对配置两种喷嘴环的涡轮进行了流场计算与分析。设计、加工了气动型叶片喷嘴环组件,分别将两种喷嘴环组件装配在同一台增压器上,进行了增压器涡轮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动型喷嘴环涡轮具有更宽广的流量范围,且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涡轮增压器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某径流式涡轮增压器叶片的振动特性,得出了叶片的各阶自振频率及相应振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对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叶片进行共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叶片的共振相干分析,得出了在该增压器设定工作转速下,叶片发生共振的概率,并评估了叶片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在CA6DE柴油机上,对自主开发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电控系统进行了多轮匹配试验,并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找出了CA6DE柴油机VNT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最优MAP。在VNT电控系统中采用适合于柴油机上控制的硬件电路和PID控制算法,以达到对VNT喷嘴环开度进行精确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普通涡轮增压器相比,采用VNT电控系统可以提高柴油机扭矩20%、降低烟度25%~50%、降低油耗5%。  相似文献   

18.
黄其兵 《汽车运用》2014,(10):33-34
涡轮增压器的三大特性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于涡轮增压器转子转速高达4500转/分钟以上,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将无法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叶顶间隙对乘用车汽油机增压器涡轮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中设定3种类型的涡轮叶顶间隙变化,分别为单独叶片进口间隙变化、单独叶片尾缘间隙变化及叶片进口间隙与尾缘间隙同步变化,每种类型间隙设定了不同间隙尺寸,在稳态条件下对3种间隙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叶片进口间隙与尾缘间隙同步变化时对涡轮效率、输出功率及涡轮出口温度影响最大,单独叶片进口间隙变化的影响最小;叶片进口间隙与尾缘间隙同步变化对涡轮输出功率与涡轮出口温度的影响基本是单独叶片进口间隙变化和单独尾缘间隙变化影响的叠加;叶顶间隙对涡轮流通能力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间隙尺寸的增大,叶片通道后半部分叶顶附近总压出现高数值区域,涡轮出口马赫数增大,从而降低涡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车用增压器涡轮非稳态流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非稳态流动特性对于涡轮设计和增压发动机匹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涡轮非稳态流动特性研究中涡轮测功方法、非稳态特性试验和性能预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