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 《船艇》1998,(11):13-14
正当我们为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感到困惑的时候,地方造船业异军突起。其手笔之大,动作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新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如何“破斧沉舟,拼死自救”、“再创辉煌”,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20年来走向世界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地方造船企业快速发展的事实又证明了这一点。希望通过这篇短文,能够给我们留下一些启示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程》2004,26(5):66-66
  相似文献   

3.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无情地冲击着国内外造船产业,曾经轰轰烈烈的世界造船热从巅峰滑落深谷,持续繁荣了6年的世界船舶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正在起步的广东船舶产业来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使广东船舶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危机下,广东造船业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被拖慢。这种情况下,广东船舶业能否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回顾我院近期开发设计的几台大型造船龙门起重机工作,并介绍其设计特点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今后需继续提高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公差造船”是一项先进的船体制造工艺,是提高船体制造质量、缩短船台周期、减少船体建造工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将我厂(中华造船厂沪南分厂)推行公差造船的情况简介如下。一、一般情况七十年代早期,由于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公差造船”指导组,于1985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工作会议上作出决定:鉴于“公差造船”这一名称不能确切表征所指概念的内函,从而正式更名为“船体建造精度管理”。本文将就“公差造船”术语的由来,为何要更名以及更名的意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7年,对中国造船厂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新造船价格不断攀升,新签订单量更是创下了历史纪录。总的来说,这一年在中国造船工业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继欧洲船厂在造船合同中新增“升级条款”以来,最近亚洲部分有实力的造船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签约方式。据报道,韩国SLS造船厂最近在签订21艘新造船的建造合同时首次引入“升级条款”.此外,台湾国际造船(CSBC)在承接5艘新造船时也在合同中加入“升级条款”。据说,这些船厂与船东之间都有着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9,32(12):40-4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造船市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陷入低迷。据克拉克松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成交量1900万裁重吨,同比下降85%,同时随着近几年造船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2010年全球造船产能将达到2亿载重吨,造船能力快速上升,全球船舶工业面临日益严峻的产能过剩局面,给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崔燕 《中国船检》2009,(7):66-69
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中,有一艘船不能不提.它就是我国第一艘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造的大型出口船"长城"号.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造船业正值命运抉择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强国富民、拥抱大海的梦想——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仅能修造沿江、沿海中小型船舶,到设计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3000米水深海上钻井平台等世界船舶工业顶尖产品;从占国际市场份额如九牛之一毛,到造船完工量位列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业华丽转身。面向浩瀚海洋,中国造船业承载着历史重托,肩负着未来期盼,扬起风帆,不断追寻着蓝色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格式"标准新造船合同,首次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海事仲裁院)的"CMAC标准仲裁条款"写入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并由此作为中外船舶订造过程中争议解决的仲裁方。随着"上海格式"标准新造船合同的广泛采用,这一具有法律意义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上海仲裁"在国际航运与造船界拥有了中国"裁决权",从而改变了"伦敦仲裁"长期独霸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邢丹 《中国船检》2013,(3):31-33,116,117
曾几何时,在国内造船市场,各路资本与一些地方一起陷入疯狂;如今,市场萧条,破产倒闭之声此起彼伏,大家又一起唏嘘和感伤,于是兼并重组成为了中国造船业自救的唯一路径,可谁走谁留,实难抉择。  相似文献   

14.
万祁宗 《珠江水运》2013,(20):49-49
随着中国重工获注逾80亿元军工资产及前三季度订单激增近150%,船舶制造业再现抄底潮,行业复苏渐入佳境。 除中国重工外,中国船舶接单情况也较为理想,上半年共承接36艘新船订单,截至上半年末,中国船舶累计有近百艘新船订单,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另外,中船股份及中国船舶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在8月份一度打破韩国垄断,签下了3艘1.6万TEU(标准集装箱)世界第七代集装箱船的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1,(7):110-110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向全行业正式推出《中国船舶建造合同》(英文版)(推荐版),为企业开展船舶贸易等相关活动提供可靠的商务参考工具。近年来,中国船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的船舶建造、船舶贸易等企业呈几何数字增加,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06,29(2):9
据英国克拉克森日前公布全球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字,中国造船业近年发展迅速,2005年接获船舶订单达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已成功超越日本,晋身全球第二大造船国。目前全球最大造船国的前四排名顺列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远超过名列第二的欧盟所接获的850万修正吨,而中国造船厂亦接获700万修正吨的船舶订单,轻胜日本的620万修正吨。  相似文献   

17.
苏锦 《广东造船》2009,(3):23-23
从有关报道获悉,广东海事局将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船舶修造和设计单位的技术监管机制,积极扶持民营造船企业和广东船用产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运》2012,(2):39-41
2010年,全球新船成交突破1.3亿载重吨,远超年初预期,喜人数据让人们渐渐淡忘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血腥。然而,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影响的滞后性正愈发显现,2011年上半年全球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均再次出现严重下滑,大量中小船企手持订单日益枯竭,经营难度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9.
2022年1月17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2艘7600车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PCTC)建造合同。该型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也是迄今为止全球签约生效的最大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9,32(4):20-23
国际标准框架下的中国船舶 适航于全球任何一个海区、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的远洋船舶已遍布全球四大洋,中国船舶工业已进入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方阵,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船舶工业始终不渝地坚持采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