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是编队作战的主要内容和作战样式.本文以常用编队防空队形为例,介绍了编队队形配置原则和编队防空队形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和相对位置表示,确定了编队舰空导弹作战区域.在充分分析编队舰空导弹作战区域的基础上,结合编队舰空导弹使用安全,确定了编队舰空导弹的射击禁区和安全区域.研究了编队舰空导弹安全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2.
护航编队中防空舰艇反导作战队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建立了舰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排队论模型,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文章分析了舰艇反导作战队形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影响,为护航编队中防空舰艇反导作战的编队形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管理控制措施,并根据不同的管控措施提出相应的评估模型.依据编队防空作战的使命任务,考虑编队电磁兼容问题的特殊性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的普适性,初步提出了基于电磁兼容管理控制的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结合AHP的指数合成模型评估基于电磁兼容管控的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给出了仿真算例,并得出了结论.对电磁兼容管控对舰艇编队作战效能的影响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空袭目标对舰艇编队的毁伤概率,充分发挥编队内部各武器装备的协同作战效能,在全面分析水面舰艇编队典型防空队形的基础上,针对因队形变化给水面舰艇编队防空能力带来的五方面的影响,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水面舰艇防空队形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空队形评估模型,对水面舰艇编队防空队形进行了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该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防空队形对水面舰艇编队防空能力的影响。文章的工作对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估舰艇编队防空队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理论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舰艇编队防空作战问题,研究了舰艇与飞机协同防空作战的理论,对国外与国内舰机协同作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描述舰机协同作战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建立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理论体系,描述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理论的框架结构,根据作战三要素,按照水面舰艇编队与航空兵协同防空作战的基本过程,把该理论的研究内容划分为4个层次,指出该理论的应用领域。该理论为提高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空作战是海上编队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研究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对评估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成效、提高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实际防空作战中防线和防御兵力分配要求,建立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既可评估综合防空作战效能,也可针对某一作战环节单独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的指标很多都是定性的,无法进行量化描述。为了准确、客观评估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建立基于遗传层次分析法的效能评估模型,分别计算编队在平台模式和网络模式条件下的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航母编队的防空作战问题,研究了一种提高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的方法.通过对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火力协同体系的分析,引入了舰机火力协同防空的概念,描述了舰机火力协同的对象及目标,分析了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的三道火力拦截幕.通过对预警机引导巡逻机攻击过程的描述,建立了舰载机火力运用模型.在对中程防空区威胁判断模型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艇火力运用模型.这些工作可以优化舰载机与舰艇在防空作战中的目标分配.  相似文献   

9.
单舰防空作战是编队综合防空作战的基本单元,如何评估实战化条件下单舰的防空作战能力,是进一步掌握编队综合防空作战能力的基础。论文运用OODA理论对单舰防空作战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建立单舰防空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单舰实战化防空作战能力的灰色模糊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评估与检验,验证了方法与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展开编队综合防空作战能力评估与实战化作战应用提供支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排队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舰艇编队防空空间的划分,建立了舰艇编队区域防空模型和点防空模型,并对其拦截效能进行了评估。对于不同方向来袭目标,建立了不同编队队形的拦截效能模型。实例结果表明:增大防空武器系统火力纵深的拦截效能要远远大于增大火力密度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舰艇编队的间距配置是水面舰艇协同反导的前提,它对于形成有利的防空态势,增大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抗击区域以及充分发挥舰艇编队各型武器系统的优势,提高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和整体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2艘舰艇协同反导的基础上,给出基于目标航路捷径的舰艇编队相邻间距的配置方法,以满足对来袭反舰导弹目标的射击要求为前提,对舰艇编队最大间距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舰载机战斗是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防空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载机防空作战主要作战对象是突袭我航母编队的敌方航空兵,作战目的是在敌方航空兵对我航母编队发射舰空导弹前进行至少一次抗击。基于兰彻斯特方程对空战过程进行仿真,并针对不同作战样式建立对应数学模型。通过对战斗结果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航空兵作战结局同航母编队预警距离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阵位配置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斌斌  王玮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26-27,58
在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GAHP的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合考虑影响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的多方面因素,建立了其作战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的水面舰艇编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灰色层次分析法在评估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预警机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中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预警机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中的使命,对预警机系统的战技术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预警机防空综合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结合实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预警机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中的效能进行评估。对发展、改进和完善海上预警飞机,具有参考价值;对作战方案的制定和模拟训练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种舰艇编队区域防空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艇编队的区域防空作战是一个复杂问题,而对其效能评估又涉及大量难以量化的因素,且因素间存在多重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正是适宜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论,它可通过将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有效降低维度,最终达到数据化简、揭示变量间的关系和进行数据解释的目的。建立了舰艇编队区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模型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聚集,最后以编队区域防空作战训练评估为例,验证该模型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数据链是航母编队的中枢系统,对作战指控过程有重要作用,各作战单元与指控中心之间的情报传递与命令下达等信息均通过数据链进行传输,因此,对航母编队作战效能评估也应当建立在数据链性能指标上。论文以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为例,分析了在防空作战过程中,数据链性能指标对指挥质量及效能指标的影响,建立了防空作战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防空作战是舰艇编队抗击空中目标,保卫己方舰艇的重要手段;防空作战效能作为体现编队防空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应以防空作战中舰艇的自身损耗为基础,以编队对空中目标的毁伤能力为主要方面来综合评判编队防空作战效能。文章从编队对来袭空中目标的毁伤能力、舰艇损伤程度、弹药消耗量及人员伤亡程度四个方面对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进行研究;为客观、全面的研究编队防空作战效能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编队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作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编队内各舰艇和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是未来编队防空的一种主要模式.作为反舰导弹的主要硬抗击武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编队反导防空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中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战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技术战术方面的改进.本文首先对目前编队防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作战的基本流程,并对协同制导防空的优点以及存在的技术挑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3,(5):128-133
航母编队在对空防御中,通常会指派防空哨戒舰前出,发挥舰载雷达探测距离远的优势实施对空预警,以提高编队防空作战能力。基于防空哨戒舰的任务,提出了防空哨戒舰阵位配置的基本要求,运用解析法确定了防空哨戒舰前出距离和阵位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定,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结论。该方法实用、可行,为对空防御中防空哨戒舰阵位的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