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王欢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4):143-145
压控振荡器(VCO)是频率合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在射频集成电路中广泛应用的LC压控振荡器设计方法,并对VCO的主要性能指标相位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降低相位噪声的措施。最后,对输出频率1.1GHz—1.3GHz的低相位噪声VCO进行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2.
张敏  王庆  潘树国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5):66-68,111
为了提高测距信号频率的稳定性,减小频率不稳引起的测距误差,将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应用到连续波相位式无线测距系统的信号源设计中。设计以DDS芯片AD9850为核心的测距信号源,给出具体的软、硬件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DS技术设计的测距信号源与基于PLL(Phase Lock Loop,锁相环)的信号源相比,具有频率稳定度高,频率切换速度快,相位噪声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结合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锁相环(PLL)技术完成了Ku波段低相噪跳频源的设计.此设计采用双路DDS输出,使频综器在DDS频带内实现脉间随机捷变,在PLL频带内实现脉冲串间跳变.论文通过软件仿真重点分析了系统杂散、相位噪声和跳频时间等频率源关键指标,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赵娜  廖斌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1):141-142
根据介质谐振器谐振频率与介质介电常数的关系,通过选择圆柱介质谐振器轴对称主模模的开波导结构,可以测量其谐振频率,并计算出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的损耗角正切。实验证明这种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薄膜介质复介电常数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5.
张中天  陆建忠 《上海造船》2009,(3):45-47,49
介绍了锁相技术的基本原理、锁相环的组成,以及应用锁相技术的船用雷达频率源的设计方案及其相位噪声实际测试结果。该设计方案已通过技术评审,并已投入实际应用与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介绍单环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结构,详细分析了锁相环相位噪声特性,提出了锁相环相位噪声的改善措施,并由此引出了对目前比较常用且能有效降低相位噪声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结构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这些频率合成器的结构,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频标对合成源的要求,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激励锁相环实现了高稳定度、高分辨率、快跳频速度、低相位噪声、小体积的小步长扫描合成源。比较应用于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频标的合成源方案,介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激励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简述用AD9954和ADF4350所设计高性能小型合成源的具体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优化得到最佳的输出性能。采用DDS与PLL相结合的混合结构设计的合成源,综合了DDS和PLL各自的优点,具有优良的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了CPT原子频标标准输出频率的性能。同时,达到了设计小型化的要求,有利于CPT原子频标的便携式应用。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85-88
分析舰船辐射噪声中线谱噪声的低起伏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线谱幅度、相位随时间的低起伏特性进行线谱提取的新方法。经过实测数据测试,表明本方法在提高信噪比、改善频率分辨率方面相对于经典的Welch周期图法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达到了自适应地去除连续谱趋势的效果;同时,需要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流体驱动机械不仅由其机壳振动而产生空气噪声,同时由于内部叶轮与流体介质和蜗壳的相互作用产生沿流体介质传递的水动力噪声.泵的水动力噪声是相连管路系统振动噪声的激励源之一,在管内安装水听器直接测试获得的水泵噪声会受到相连管系的影响.为表征水泵的水动力噪声属性,在前期研究中建立了水泵作为双端口声源的理论模型和源特性测试与参数提取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泵和阀门的双端口源特性测试.文章简要地回顾了相关研究结果,并针对离心泵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李琳  苏生  王林 《舰船科学技术》2023,(17):145-148
本文提出一种测频校正方法,该方法针对由50%数据重叠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实现、子信道数据采用自相关积累进行处理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分析了子信道自相关使用单点延迟的必要性,研究了噪声数据的相关性对相位的影响,并利用噪声功率对相位测量值进行校正。使用校正后的相位计算信号频率,频率测量均值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减少。尤其在信噪比较低时,该方法能明显提高测频精度。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单个子信道只消耗一次加法运算,能够保证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流噪声数值预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流场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和声学边界元(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方法在频域内计算预报了船体流噪声谱曲线,求取了其等效声中心.LES计算时选用动力学Smagorinsky-Lilly(dynamic Smagorinsky-Lilly,DSM)亚格子应力模型,流噪声由船体壁面脉动压力和法向速度特性决定,声源节点和声节点变量传递采用一对一的守恒传递方式.结果表明:某型船在航速14 kn时,裸船体流噪声在20 Hz~2 kHz频段内总声源级为133dB;当计算有效频段扩展到20 kHz时,总声源级达143.3 dB.流噪声主要来源于兴波引起的涡量,且主要集中于100 Hz~10 kHz频段.球首尾流区和船体尾涡区对流噪声辐射量贡献明显,特别是球首尾流区,对全频段都有明显的贡献,为水面舰艇流噪声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龙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41-143
文章介绍了一个X波段具有本振跳频功能的微波接收机的设计、研制和调试。文章首先对接收链路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其次结合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锁相环(PLL)技术完成了X波段跳频本振源的设计,重点分析了跳频本振源的低相噪、低杂散设计方法,通过软件仿真给出了环路跳频时间。最后对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螺旋桨低频流噪声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DTMB P4119螺旋桨在进速比为0.833时的流噪声进行研究,探讨螺旋桨低频流噪声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螺旋桨的非稳态流场,然后求解K-FWH方程预测低频流噪声。将计算得到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与实验值比较,验证流场模拟的正确性。从流场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螺旋桨表面存在连续的涡脱落现象。声场计算的结果表明:离散噪声远大于宽带噪声;宽带噪声主要由螺旋桨表面的涡脱落引起,宽带噪声引起螺旋桨近场总声压级的周向波动;在同一半径处总声压级沿轴向逐渐减小,在同一平面内总声压级沿径向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
陈涛  胡霖  黎南 《中国舰船研究》2010,5(4):47-51,60
为了降低船用柴油机排气噪声,并对废气进行冷却以降低红外辐射,实现红外隐身目的,要求在排气系统中安装排气冷却消声器。利用数值算法研究排气冷却消声器的气体流动特性、冷却效果、声学性能。首先利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并分析了排气冷却消声器在冷却与不冷却时的空气动力性能,得到其阻力损失特性、冷却效果和温度场信息。在流体计算的基础上得到消声器温度场,然后采用声学有限元法计算并分析了排气冷却消声器在室温与高温冷却下的声学特性,将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左端共振腔体积减小,改变其共振频率从而改变消声器在低频时的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原理,推导了基于统计能量模型的子系统模态能量灵敏度表达式,建立了面板结构辐射声功率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该参数灵敏度方法分析了结构内部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对子系统响应的影响,揭示了内部损耗因子对辐射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源子系统的内部损耗因子,可以降低系统的辐射噪声。研究发现子系统的最佳内部损耗因子在0.5%~2%之间,为低噪声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短波信道探测中,收发系统的本振频差对多普勒频移的测量至关重要.针对短波信道探测系统中IC-725A短波电台原有本振频偏较大的问题,采用锁相环(PLL)频率合成技术,利用铷时钟提供基准参考频率,对IC-725A短波电台的本振信号源进行高稳定度改进.给出PLL中鉴相器(PD)、环路低通滤波器(LF)的设计方案,并用电路实现.研究并给出一种在不影响电台总体性能的情况下将PLL输出的高稳定度本振信号注入到电台中的方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两部IC-725A短波电台的本振信号的频差在10-4 Hz数量级,完全能满足短波信道探测对电台本振频率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电力电子装置静动态特性必须建立其解析模型。传统的建模方法有状态空间平均法(SSA)和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其中SSA只能描述系统低频分量,GSSA阶次高系统计算复杂。针对以上两种传统方法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源开关等效法(SSE)应用于电源与开关串联的电力电子系统中。该方法简单直观,效率高,易于实现。文中针对H桥整流电路模型建立了其大小信号数学模型,通过PSCAD仿真软件验证了SSE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变频调速系统多为电压源逆变器驱动感应电机的拓扑形式。逆变器由快速开通和关断的IGBT产生高频和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脉宽调制电压,在系统中产生严重的共模电流干扰。长的电机驱动电缆中的干扰电流会通过感性或容性耦合的形式将干扰引入到周围的其它电路中去。本文主要研究了典型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与敏感电子设备共用接地平面时的感性耦合干扰,给出了分析耦合干扰的模型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