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军  陈馈  陈桥  周毅  李增  于京波  张啸 《隧道建设》2022,42(5):807-816
为探讨高原铁路某隧道不良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开挖直径是否适应的问题,结合已建、在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数据,分析TBM法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原因,且通过对比分析工程地质数据、衬砌参数,认为不良地质条件下TBM护盾收缩及初期支护体系形成支护能力周期长是造成初期支护侵限的主要原因。预测当TBM开挖直径为10.2 m时,该高原铁路隧道TBM段Ⅲ级围岩中等及以上岩爆段、Ⅳ级围岩(节理密集带)、Ⅴ级围岩(蚀变岩)存在初期支护侵限的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1)设计TBM开挖直径时考虑护盾收缩量; 2)在强烈岩爆段、节理密集带、蚀变岩等情况下,采用钢管片施作初期支护以提供临时支撑,缩短支护能力形成周期,并将TBM开挖直径适当增大为钢管片安装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在深埋、复杂条件下大直径隧道TBM(隧道掘进机)的应用效率,必须正确选择TBM的类型。为了给复杂条件下TBM的选型提供借鉴和指导,总结现有的各类型TBM的特点,分析其在混合地质条件下开挖大直径、长距离隧道的局限性,提出不同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隧道TBM选型指南,介绍意大利SELI公司开发的3种新型TBM,即紧凑型双护盾通用TBM(DSU Compact TBM)、土压平衡双护盾通用TBM(DSU EPB TBM)和土压平衡单护盾通用TBM(SSU EPB TBM)及其运行特点和适用范围。得出结论:传统TBM没有专门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直径隧道的研究与设计;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新型TBM;意大利SELI公司开发的3种新型TBM,每种专门针对特定的地质条件,这些新型的TBM能够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并能克服在不同覆盖层下开挖长隧道时的最常见危险。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8月,一台小直径双护盾TBM引起广泛关注。这台直径2.46 m的罗宾斯设备完成了3 475 m的掘进工作,而且中间没有中继井,这是有史以来直径2.5 m以下双护盾TBM掘进的最长隧道。采用该设备完成的是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Parmer航线污水拦截项目。虽然这台设备需要克服150 m小转弯半径曲线区间  相似文献   

4.
《隧道建设》2015,(1):71
<正>2014年1月3日,国内首台DSUC型双护盾硬岩隧道掘进机(Double Shield Universal Compact TBM,简称DSUC TBM)进驻青岛地铁2号线海安路站施工区段,该TBM掘进机根据青岛地下岩层特点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在香港东路与海安路交叉口附近的地铁2号线海安路段施工点,这台双护盾硬岩隧道掘进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直径为6.3 m,质量为850 t,组装完毕后,总长度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4,34(3):179-187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张兵  杨延栋  孙振川  马亮 《隧道建设》2019,39(5):851-857
为解决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出口段岩石破碎地质影响TBM施工的问题,针对掌子面前方破碎围岩,提出掌子面前方化学灌浆加固、小导洞开挖及超前管棚等方法联合帮助TBM脱困,同时提出护盾向前延伸、刮渣口限粒板加密的TBM设备改进应对方法; 针对破碎围岩露出护盾后易塌落问题,提出隧道顶部加强初期支护和化学灌浆、隧道腰部立模灌浆、隧道底部机械化清渣的应对方法。现场实践表明: 采用上述方法,有效降低了TBM在破碎地层掘进刀盘被卡的风险,即使刀盘被卡也能在可控的时间内及时脱困; 同时还有效提高了TBM通过破碎地层的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7.
司玉迪 《隧道建设》2017,37(Z1):212-218
为了解决复杂硬岩地质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能够安全、快速地开挖建设,以青岛地铁2号线双护盾TBM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TBM掘进过程中施工数据的控制和分析,得出双护盾TBM可良好适应于青岛地铁隧道施工掘进。通过施工实践,针对小半径曲线隧道和破碎围岩条件下的双护盾TBM掘进作业提出了施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罗宾斯为美国德州达拉斯Mill Creek排水隧道工程设计了1台TBM,该设备将在隧道掘进的过程中将刀盘直径从11.6 m转换至9.9 m,整个转换过程全部在地下完成,进而达到使用单台TBM完成整个隧道两端不同断面掘进的目的。该隧道全长8 km,上游5.2 km段设计为圆形断面,下游2.8 km段设计为马蹄形断面。马蹄形断面原计划采用TBM开挖并用  相似文献   

9.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平导隧道TBM在掘进过程中遭遇断层破碎带地层,发生3次较严重的卡机事故。为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采用调研、工程对比与专家论证的方法,分析刀盘被卡的原因,研究护盾延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定护盾延伸方案,即将护盾与刀盘的间距由原来的360 mm缩减为50 mm。实践表明: 护盾延伸改造效果明显,在Ⅳ、Ⅴ级围岩实际占比达到67%的情况下,继续掘进近1 500 m,未再发生卡机事故,大大提高了TBM的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首台由中铁隧道集团再制造的TBM(隧道掘进机)近日在重庆下线,随后将被用于在建的中国第一铁路长隧——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该台TBM直径6.36 m,曾在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累计掘进6 652 m,设备缺损老化。为完全满足高黎贡山隧道地质要求,同时兼顾标准件的维修更换和施工环境的改善,在恢复原机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升级。例如:为适应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强化了超前钻探及探测系统;为适应岩爆可能导致的垮塌,增强了支护系统;为适应软岩变形地质,增大了顶护盾的收缩量;增  相似文献   

11.
长距离双护盾TBM施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护盾TBM在国内外很多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同时也有一些项目存在一些问题,使工程施工未能按规划要求实施。介绍双护盾TBM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程实践,提出确立设备采购、项目策划、施工中的组织、技术管理等作为长距离双护盾TBM施工控制要点,并对要点的确立原因辅以案例,对如何做好长距离双护盾TBM施工中的各环节相关的工作做了阐述和说明。同时对双护盾TBM发展的趋势提出个人的看法,并针对长距离双护盾TBM施工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隧道建设》2019,39(10):1737-1740
消息1:上海首条“会自主呼吸的隧道”--北翟路地下通道即将通车......1609; 消息2:“万里黄河第一隧”开建〓国内在建最大直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1619; 消息3:大成建设将“VR”用于混凝土喷射作业......1626; 消息4:罗宾斯小直径双护盾TBM取得重大进展......1635; 消息5:希腊首次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安装智能监测系统......1665; 消息6:中国参与赫尔辛基-塔林世界最长海底铁路隧道项目......1696; 消息7:日本藤田公司开发高紧固性混凝土管片接头......1711; 消息7:世界最长气体绝缘特高压输电线路--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1727  相似文献   

13.
<正>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敞开式TBM)于2015年5月11日掘进73.8 m,刷新了国外敞开式TBM在国内施工日进尺63.5 m的记录。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输水总干线隧洞具有长距离、大埋深、高应力、高水压、高地温和易岩爆等技术难点。为了确保  相似文献   

14.
川藏铁路隧道等深埋隧道工程的岩爆给TBM施工安全和掘进速度带来很大影响,这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埋深超过2000m的引汉济渭工程、新疆ABH工程为案例,与锦屏Ⅱ级水电站工程进行对比。基于现场大量数据分析,给出岩爆对TBM施工安全速度影响和时空特征规律;并结合TBM结构和工法特点,提出了"轻微、中等、强烈"3个等级岩爆的TBM施工防控目标,以及"掘速控制、风险控制、时空控制、分级控制"4个TBM施工岩爆防控准则;分别给出了轻微、中等和强烈3个等级岩爆的防控技术方案,从而构建了"装备—掘进—支护"三者协同控制的"3-4-3-3"分级岩爆防控理论技术体系,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主要研究结果为:1)TBM施工速度轻微岩爆为无岩爆的70%~90%,中等岩爆为无岩爆的50%~70%,强烈岩爆为无岩爆的25%~50%;2)20%~40%的岩爆发生在开挖后10 h以内,10~24 h岩爆发生频率最高,90%以上的岩爆发生在24 h以内,9%的强烈岩爆发生在24~48h;3)超过30%中等以上岩爆发生在护盾至掌子面区域,90%以上的中等和强岩爆发生在掌子面后15 m以内,主动控制TBM进尺速度可使80%~90%的强岩爆控制在TBM护盾至掌子面区域。所提的技术方案已成功用于以下工程:1)新疆ABH工程,其中1台TBM已安全高效穿越了全部中等岩爆洞段,完成14 km掘进; 2)引汉济渭工程,岭南段TBM穿越了10 km岩爆洞段,在第2掘进段中穿越了2 km连续强岩爆洞段,强岩爆洞段平均月进尺达到110 m。  相似文献   

15.
高黎贡山隧道高适应性TBM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馈  杨延栋 《隧道建设》2016,36(12):1523-1530
为了应对高黎贡山隧道“三高四活跃”的特殊地质条件,研制高适应性TBM迫在眉睫。通过对高黎贡山隧道TBM施工段地质特征的勘察,总结了高黎贡山隧道的主要不良地质条件,分析了TBM施工存在的软弱破碎和大变形围岩洞段TBM卡机、高地应力掌子面与护盾后方岩爆、围岩收敛挤压变形支护破坏、高压突涌水和高温热害等方面的施工风险。提出高适应性TBM的针对性设计方案,包括TBM支护系统设计、刀盘刀具设计、应对涌水设计、应对高地热设计以及其他适应性设计的初步方案。研究结果可为高黎贡山隧道高适应性TBM的设计选型和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4.8 km输水隧洞工程是厄瓜多尔CCS水电站工程控制工期的关键项目,由2台双护盾TBM施工。从工程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直至现场施工,设计工程师转变依照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分析梳理原设计方案,依据工程合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等,并结合TBM施工隧洞工程技术特点,将TBM设备特性和TBM施工技术高度融合于隧洞工程设计中,对输水隧洞设计方案、隧洞施工规划方案及TBM管片类型等进行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为TBM快速掘进,高效成洞,安全、环保施工提供便利的隧洞设计施工方案。该方案的实施,能保证CCS水电站工程质量和工期, 并有效控制EPC模式下的CCS水电站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7.
司玉迪 《隧道建设》2019,39(Z1):411-419
为解决双护盾TBM 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中频繁过站的问题,以青岛地铁2号线双护盾TBM施工为背景,根据TBM所经车站的具体情况,结合车站施工条件及TBM过站影响,研究并实施了空推和平移2种双护盾TBM过站方式,制订了合理可行的TBM过站方案和关键措施,解决了双护盾TBM 过站多次拆解、组装、调试以及对车站影响的技术难题,为青岛地铁1号线、4号线、8号线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延栋  陈馈  张啸 《隧道建设》2019,39(6):1052-1058
为解决高黎贡山隧道出口段软岩收敛卡机、破碎坍塌、岩爆片帮、高温热害、突泥涌水等不良地质TBM适应性差的问题,采用TBM适应性设计方法,提出并采用变截面抬升式开挖、水岩一体超前预报、隐藏式常态化超前钻探、前置式自动化湿喷、加强型大范围初期支护、通风系统强制制冷、刀盘刀具优化设计、物料快速运输等关键技术方案,联合研制出国产最大直径TBM(9.03 m); 针对现场应用测试存在的部分问题,对TBM创新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使国产最大直径TBM在复杂地层前期应用中,取得月进尺400 m以上的掘进业绩。  相似文献   

19.
齐梦学 《隧道建设》2013,33(8):679-683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TBM以开敞式为主,通常情况下,隧道掘进之后需要施作初期支护以及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隧道施工总工期较长。为了解决开敞式TBM不能同步施作现浇混凝土二次衬砌的难题,结合南疆铁路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和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工程实例,研发了有轨运输出渣(开挖直径88 m)和连续皮带机出渣(开挖直径1023 m)2种工况条件、2种断面下的开敞式TBM同步衬砌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指出: 该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下一步需要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不同工况、不同断面条件、不同作业范围的同步衬砌施工技术,如小断面同步衬砌、现浇混凝土仰拱同步衬砌、全断面同步衬砌等施工技术,使之形成系列工法,推动我国长大隧道TBM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2月26日,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台TBM在深圳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6111标民乐停车场出入线隧道顺利始发。民乐停车场出入线隧道线路呈东西走向,起点为翰梅区间,线路出区间后以R1=300 m曲率半径往西转,沿塘朗山西行1 km,以R2=260 m曲率半径往东转接入民乐停车场线路。TBM施工区间需7次穿越断层破碎带,上跨下穿厦深高铁、地铁4号线、新彩通道、广深港高铁,侧穿牛咀水库,施工始发端存在260 m小半径曲线,转弯半径小、圆曲线长,小半径施工难度为亚洲第一。为避免爆破对既有线的不利影响,区间主要采用2台双护盾TBM施工,在民乐停车场组装完成后依次通过三线大断面矿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