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流场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流场数据的表达方法和特点,介绍了流场数据可视化中等值面、云图及矢量场的可视化技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对用于从体数据场提取等值面的经典MC算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等值面方向平滑处理方法,将等值面分解为三维坐标场与法向矢量场,并对矢量场进行平滑处理,实验证明,采用等值面方向平滑方法,有效解决了面片在公共边界处的光滑拼接问题,使三维重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VRML中粒子系统实现电磁波的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战场指挥员全面、直观地观察战场上各种电磁设备所辐射的电磁信号及其参数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利用VRML中粒子系统来实现电磁波的可视化的方法。经实验证实此方法具有形象逼真、渲染速度快、实时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电磁环境可视化中多维信息难以全面定量展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电磁态势展现方法。这种可视化方法没有局限在三维空间框架中进行数据显示,而是将空间转化为一个或几个维度,和电磁环境的其他特征域一起构建多维坐标体系来实现电磁态势可视化。论文提出了电磁环境特征的维度映射模型,并应用了两种多维信息可视化方法:平行坐标系方法和放射坐标系方法,仿真后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平行坐标系方法能较好展现电磁总体态势和频谱分布特征,放射坐标系利于特定条件下的信息查找。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监控技术,利用三维仿真软件FLEXSIM二次开发技术,建立集装箱起重机仿真模型,开发三维模型的驱动接口和状态数据接口,实现集装箱起重机的三维可视化监控,实时并直观地监控起重机现场作业状态和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6.
黄源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28-30
现有方法大多是针对近海领域,在200 n mile以外的海域存在着可视化图像逼真度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舰船航行环境可视化方法研究。利用大数据中的最优插值算法处理舰船航行环境数据,以此为基础,利用LOD动态调度技术可视化环境要素点,通过空间坐标系可视化环境要素线,采用纹理映射技术可视化环境要素面,基于体绘制技术可视化航行环境体,通过环境要素点、线、面、体的展示实现了舰船航行环境的全面可视化。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代表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可视化图像帧频低、帧速率高,表明本文方法可视化图像逼真度高,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战争,对制电磁权的争夺十分激烈。指挥员往往苦于不能清楚地了解整个战场的电磁态势,而被动地使用各种传感器,很容易错失战机或遭遇突袭。因此,电磁环境可视化及其作战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一些作战指挥系统中虽然部分地实现了电磁环境显示功能,但多是针对电子战专业操作平台的,不能满足作战指挥的实际需求。本文从作战指挥需要出发,阐述了在争夺制电磁权的作战行动中对战场电磁环境及战场电磁态势的军事需求,提出了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满足的具体要求,并详细列举了实现电磁环境可视化的几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海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磁空间的信息争夺是敌我双方争夺"信息优势"的主要战场。战场电磁环境的透明化及其作战研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作战指挥需要出发,提出了海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应满足的具体要求,列举了实现电磁环境可视化的几个基本要素,并构建了电磁环境可视化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模型。  相似文献   

9.
水下三维声场仿真与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16-120
水下三维声场仿真和可视化是信息化条件下复杂水声战场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作战人员感知和利用水声战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水下三维声场仿真和可视化的特点,研究了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下FOR3D模型的N×2D弱三维近似方法并行计算的策略和数据的组织方法,改进基于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引入渲染到纹理的步骤进行实时的数据重采样、颜色映射和光照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水下三维声场的快速计算和实时体绘制,为水声战场环境感知和基于可视分析的辅助决策技术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集装箱码头全域多维度实时管控,全面梳理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和互联网三维引擎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大数据三维可视化管控系统。该系统以连通码头生产数据、实现码头生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码头三维可视化管控为目标,包含码头三维可视化建模、码头生产运营可视化分析、设备管控可视化分析等功能模块。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统计归并码头生产运营数据,实现码头三维可视化分析,从而有效提升集装箱码头综合服务水平和智能化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可以分为天然电磁场和人为因素电磁场,因而时域波形中既有随机成分也存在周期成分。论文通过分析浅海近岸多点测试的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数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环境电磁场的相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海水运动的规律性导致环境电磁场在低频段的相关性很强,可以通过自适应抵消技术抑制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三维物体的电磁模型是电磁计算及其可视化的重要前提,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对舰船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剖分,生成的电磁模型能比较好的满足电磁计算的要求。在进行网格剖分前,对几何模型进行规则、整合、简化,排除畸形单元,再借用现有的有限元软件ANSYS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生成满足电磁计算要求的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网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多使用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点,常常无法准确描述场景物体轮廓,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交互式建模方法.基于CAHV摄像机模型,在任意图像中手动选取关键特征点确定物体轮廓,并结合摄像机参数及部分自动提取的特征点信息计算深度,最后通过纹理映射技术获得三维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提取物体轮廓,建模结果真实感强,是一种有效的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GIS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建立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叠加二维动态潮流模型实现了潮流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并给出了系统层次架构模型。在对基础数据进行格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地形数据处理建模方法和二维潮流动态模拟的空间和时间插值混合使用关键算法,介绍了由此开发的潮流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演示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并对系统深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ANSOFT的轴向磁场永磁同步发电机性能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轴向磁场永磁同步发电机,并使用ANSOFT公司的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113D对其进行三维电磁场与外电路系统的场路耦合分析,从而得到该电机静磁场分布和空载与负载工况瞬态场的性能计算结果,通过样机试验证实了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结合基于Vega Prime的"数字港口"三维可视化系统,分析了系统构架设计和场景数据库优化管理,针对三维重建可视化效果和运行效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系统运用的图形数据动态调度、动态LOD(Levels of Detail)、实时软阴影优化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在系统流畅性和高仿真性之间获取较好平衡。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船舶控制系统中,复杂的电磁环境使数字信号的获取与远距离传输面临极大的挑战。本文采用数字式传感器采集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单位周期包含特定个基准晶振频率周期的频率信号,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频率传输。相对传统的数字与频率成线性的D/F(Digital to Frequency Conversion),F/D转换,数字与周期成线性的转换方式在实时性与精度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采用的是频率传输方式,对于使用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且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频带,实现抗干扰能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康子非  蒋学炼  邢岩 《水道港口》2020,41(2):239-243
在水运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可视化中融入地理实景,能丰富视景信息,达到直观显示的目的。文章以Google地球软件(Google earth)作为虚拟场景的图形平台,对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流场进行动画仿真,实现了对数模计算成果的实景可视化。为实现实景可视化,首先要获取Google地球软件的视图窗口句柄,用Windows API通过自编程序对Google地球软件进行控制,然后在特定视角下既有的地理要素中融入实测地形图,依顺序在虚拟场景中分层绘制并显示逐时刻流场矢量图,从而实现流场动画。采用对局部屏幕图像截取方法获得不同时刻流场图像,将不同时刻的图像文件作为关键帧压缩编码生成动态影像文件。以实际人工岛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展示了实景动画可视化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9.
舰船水下电磁场国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外在舰船水下电磁场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国外在测试系统研制、传感器技术、实船测试、数据获取、建模分析、海洋环境和目标特性等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列举了电磁场特性在舰船隐身控制和水中兵器上应用,以及在舰船电磁场研究方面积累的手段和经验;讨论了国外对舰船水下电磁场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