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能源的输送、信息的传递,关乎城市的安全、居民的生活,被誉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我国的城市化地区经历了几十年或几百年的开发建设,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如蛛网密布,各类地下管线各自为政,现状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缺失,造成了城市开发建设、改扩建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时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管线的破环给城市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从上述问题出发,结合武汉市人民政府2012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编制《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推进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并为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审批审查提供依据,逐步做到合理建设,科学监管。  相似文献   

2.
<正>苏州市各项工程埋设管线近日有了"规矩"——《苏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随着苏州新老城区建设的发展,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9):146-146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河北省物价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既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又有利于调动管线单位入廊积极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意见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要求城市管线以后应集中进入地下综合管廊,统一管理,影响市容市貌的"空中蛛网"及城市"马路拉链"将逐步减少。通知要求,广西各市对已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线位置,凡管廊已考虑纳入的管线必须入廊,否则规划、建设、市政等部门不予相关许可、审批。对于没有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道路,在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应建设缆线管廊,并将原有和扩容的管线集中放入缆线管廊,便于统一管理和减少开挖。完成入廊的管线单位,应将入廊管线数据和资料按要求及时报送至城建档案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地下管线网急剧增大,管线老化、管理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采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城市地下管网有利于实现城市建设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某地下空间数据探测项目,详细讨论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要求与数据采集流程,并阐述管线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方法,可为城市管线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首个试点日前在山东省德州市举行签约仪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与德州市政府三方签订协议,航天技术将应用于地下管线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旨在探索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体制,实现地下管线管理安全受控的运行机制,试点应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新技术。通过示范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提升  相似文献   

8.
着重研究后普查阶段如何高效地发挥地下管线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辅助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在城市管线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下综合管网应用模型及数据分层组织,研究地下综合管网辅助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和数据更新思路,为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和各类管网分布,从而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线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分析和应对管线建设的问题尤为重要。就管线工程引起的道路反复开挖这个社会反响最大的问题,从管线规划和建设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对地下市政管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的地下市政管线敷设方式灵活性、安全可靠性、优越性等都受到了严峻挑战,地下市政管线的综合管沟是解决地下市政管线问题的发展方向。该文结合国内外综合管沟建设的实例,探讨了综合管沟的结构形式、设计内容和原则、优越性和技术经济性等,并展望了国内综合管沟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后建立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动态更新,是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和生命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现通过分析地下管线管理现状,介绍浦东新区地下管线数据库动态更新的实践。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恒栋 《隧道建设》2017,37(5):523-528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确保综合管廊有序、科学建设。针对近年来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解读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综合管廊系统规划、入廊管线、施工方法、安全保障、投资与收费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1)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精心编制规划,敬畏规划的严肃性,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指导、约束作用;2)发挥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集约化作用,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多的管线在综合管廊内部敷设;3)创新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4)建管并举,确保安全;5)认清综合管廊的社会公益地位,尊重管线单位的意见和诉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由于各类管线的无序发展,竞相争夺着有限的地下空间,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建立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综合管沟),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式,有效的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无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与澳门一河之隔的珠海横琴,一条长达33 km,集给水、电力、通信、中水和真空垃圾管等多种管线于一体的地下管廊投入使用。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建成的最长、最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只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前奏曲"。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后,中国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于2015年7月31日宣布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编前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频发,已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尤其是2012年的北京“7·21暴雨”之后,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及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等政策、标准文件,城市排水防涝技术已经成为国家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18日举行的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透露,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对于有条件的老城区,可以结合市政路改造,把各种地下管线尽可能规划布置在步行道或其他空间下。目前,扬州5.09 km2的老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未来扬州市地下管线普查将覆盖310 km2的规划区,统一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隧道建设》2013,(12):1047-1047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市政管线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地下市政管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蜘蛛网”。专家建议,心推广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13日,云南省保山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心城市反复开挖道路、随意改造管线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经反复论证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决定投入13亿元对中心城市正在建设的4条城市主干道路规划配建地下综合管廊,实现集约、高效、有序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保山地下综合管廊可保百年内地下管线避免重复投资、避免反复开挖城市主干道影响群众生活。地下综合管廊全长约34.88 km,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投资最大、功能最全、里程最长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强弱电、供  相似文献   

20.
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轨道交通的客流集散需要依赖于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保障。由于地下管线、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相对独立的,三大系统之间缺乏充分衔接与协调,相互影响。在调研武汉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建设方案及建议措施,为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统筹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三大系统相互结合、同步实施有利于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减少施工期对社会、道路交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