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内河船舶超吃水引发的船舶安全问题,提出单波束声呐在水下仰扫,对目标船舶回波信号的强度值进行处理并滤除干扰误差,测量内河船舶动态吃水值的检测方法。采用自适应阈值法甄别仰扫单波束声呐发射到船底的回波信号,利用中值滤波滤除回波信号异常数据得到单波束声呐到目标船舶底部的距离,用测深传感器测得的水深值减去此距离得到船舶的实时吃水值。对不同吃水值的模拟船舶进行吃水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为准确测量船舶吃水值。  相似文献   

2.
船身清洁工作是船只维护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船身定期的清洁,可以有效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航行的安全性。本文主要结合最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一种用于船身清洁工作的水下机器人,能够在船舶静止时,主动对船底的脏污附着物进行快速高效的清理,提高船只的维护水平,降低维护成本。文中主要介绍该水下机器人的电路设计原理,并结合多层径向基函数网络,优化船只的船身清洁路径,使之更适应复杂的水下环境。  相似文献   

3.
水下爆炸是毁伤舰船等水中航行器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水下爆炸对船舶毁伤效应的试验操作复杂,理论分析也难于进行,因此应用数值仿真手段研究水下爆炸对目标的毁伤效应具有实际意义。大中型船舶均采用双层船底结构,在给定的装药量的作用下双层船底结构的破坏程度就成为了一个关注的重要问题。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3D研究了薄板在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的合理有效。对舰船典型的双层船底结构建模,进行了水下爆炸对双层船底结构毁伤效应的数值仿真研究,给出不同的船底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船舶“吃水”? 船舶“吃水”并不是指船上用的淡水,而是指船舶没入水里部分的深度,是从船底水平开始往上计算到实际水面的垂直距离。船舶的装货数量可以从吃水水尺多少来计量。水尺数是标刻在船头,船尾及船中左右侧船壳上的,船中的吃水标记(如图1所示)叫载重线标志,圆圈中横线上边王船底的垂直距离就是满载的平均吃水数。此横线表示夏季满载时的吃水线.在它右边正对着一条X线,“X”是“夏”的汉语拼音第一个丰母,英文字母则以  相似文献   

5.
新科技     
《船艇》1992,(7)
船舶薄层气膜减阻技术交通部上海船稚运输科学研究所在研究水下平板上气泡膜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薄层气膜减阻技术,设计了船舶导流板形式的船底装置,借助于一只鼓风机向船底输入空气时,能有效地形成船底薄层气膜,从而使船底与水分离,减少船舶与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降低船舶航行中的  相似文献   

6.
易光宇 《珠江水运》2022,(4):107-109
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设施的投入运行实现了过闸船舶吃水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是过闸安检新手段.但是新手段带来了新问题,双浮吃水检测设施是布置在航道上的实体通航建筑物,存在船舶碰撞风险,一旦发生船舶碰撞,势必影响吃水检测设施的正常运行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出现了新问题就必须有新要求,如何采取措施防止船舶碰撞双浮吃水检测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也更加繁荣,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逐渐枯竭的局面,为此,要提高船舶营运能效、节能减排。本文以"育明"轮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与试验结合,找出最佳吃水差。利用FLUENT计算出计算船舶在不同吃水差下的阻力,通过船舶能效监控系统实时测出主机每海里油耗,并比较不同吃水差下船舶阻力的变化趋势和油耗的变化趋势,从中找出最佳吃水差,以供"育明"轮应用于实际航行,同时,也为其他营运船舶提供一个节能减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航道管理部门对船舶“超吃水”破坏航道行为的管理需求和“超吃水”船舶实际吃水的隐蔽性现象,通过对当今水下测量主要技术手段的实践,分析探讨五种运用声纳技术进行船舶吃水检测的方法。这五种检测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吃水检测设施(双浮)的工作效率,明确航路,保障船舶通航安全,开展吃水检测设施航道航标配布方案研究。从吃水检测设施(双浮)水域航道特点及试运行期航标配布情况出发,考虑设标间距、航标视距等参数的设计标准,结合过闸安检流程,开创性提出参照桥区航标配布,研究得到三峡通航船舶吃水检测设施(双浮)航标配布方案,布设侧面浮标2座和左右通航标1座,为通过吃水检测设施的船舶起助航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船舶进出淡水港,舷外水密度发生改变,将使艏艉吃水也跟着改变,在航道水深较浅,船底富余水深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改变将对船舶操纵产生影响,甚至威胁到船舶的安全航行.因此,有必要对船舶进出淡水港的艏艉吃水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抵消其影响,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文章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试图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结合水下反恐需求,讨论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外已公开的蛙人探测声纳;对国内两家单位共同开发的最新型蛙人探测声纳开展研究,并阐述其运用到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反恐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水下航行体开展了不同距离的近海底、近海面的模型阻力试验研究,建立了模型试验及分析方法,获得了海底和海面对阻力的影响规律。模型试验表明:采用低速浅浸深试验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分离近海面、近海底影响的试验目的;仅有自由表面影响存在时,当水下航行体航行在大于其艇长1/3的深度上时,在实际中可认为没有兴波阻力;仅考虑海底壁面影响,当水下航行体航行在距海底超过其1/4倍艇长的距离时就可以不再考虑海底的影响;同时存在自由表面和海底壁面影响时,要完全避免限制水域的干扰需要水下航行体潜深超过1/3倍艇长的同时,水下航行体距海底的距离不宜小于1/2倍的艇长。  相似文献   

13.
胡小林 《船舶工程》2017,39(S1):212-217
饱和潜水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潜水技术发展的最高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水下大深度救援、海洋施工与作业、海洋科学考察以及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部分设计院所及船厂也都先后开始了饱和潜水支持船的设计研究及建造。饱和潜水系统复杂,控制精密,其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水下工程的成败,决定了潜水员的生命安全。文章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145m饱和潜水支持船设计为例,首先简要介绍了该船饱和潜水系统的组成及布置,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需要为饱和潜水系统提供支持的各种系统的设计情况,使得饱和潜水系统与母船各系统和谐地融为一体。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饱和潜水系统的自主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proper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underwater rotating technology used in floating non-traditional manufacture of FPSOs. The underwater rotating technology includes the block division in the FPSO bottom and the underwater rotating angle of the uncompleted bottom. The model contains many practical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size of the semi-submersible barge, the area required for drilling oil and gas, the mass of the unit area in the FPSO bottom, the lifting capacity of the factory and the operation space for workers. The model of the underwater technology in the paper would first minimize the number of the rings in the bottom, second minimize the number of the block in each ring, and finally find the maximum underwater rotating angle. The Sevan Driller FDSO manufactured by COSCO (Nantong) Shipyard Co., Ltd in China is employed as number example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e paper is correct and valid, which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floating non-traditional manufacture.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水下设备形式,深入分析深海采矿作业中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的技术难点和作业效率,开展布放回收系统中的集矿车、中继仓、提升泵和扬矿管等水下设备的配置和布局设计,形成深海采矿船水下设备布放回收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深海采矿船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为深海采矿船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海百米左右水深边际油田的开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水下储油方式。介绍了方案的基本配置、工作流程及维温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功能的舱室和布置监测仪器,保留了油水置换低投资的主要优点,避免了环境污染。各种设备位于水面以上,维护方便。基本解决了制约工程应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畅洲标段深水、大流速工况下软体排检测、深水潜堤断面控制难题,进行多种水下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首次将Sonic2024多波束检测技术应用于水下整治建筑物施工中软体排、深水袋装砂及水下抛石控制,通过测量得到高精度水下建筑物图像、位置和高程数据,实现了水下隐蔽工程可视化与定量化分析,起到较好的指导施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综合调查船的换能器安装于船底部、其尺寸大、技术要求高、安装工艺复杂等技术问题,采用高精度测量、焊接变形控制、电缆管隧以及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提高声学设备的安装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水下声呐成像探测技术日益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技术。声呐图像具有对比度低、成像质量差的特点,对声呐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是进行声呐图像判读和提高视觉效果的基础之一。针对声呐图像增强算法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阈值图像增强算法,并采用评价准则算法和频域响应法对常用的几种图像增强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且增强效果可较好地满足视觉效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力式码头水下结构检测的难题,开展三维成像声呐技术应用研究。分析三维成像声呐的工作原理和仪器构成,研究三维成像声呐应用于重力式码头工程时的测站布置、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等。通过点云图像,定性检测了水下障碍物、沉箱安放质量及冲刷淘空;定量检测了构件尺寸、沉箱错台和沉箱间隙;绘制了水下地形图。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水下工程检测提供借鉴参考。实现了重力式码头水下结构外形测量、前沿障碍物识别、沉箱安放质量检测和基础局部冲刷淘空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