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针对大口径舰炮射击的弹道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弹道滤波方法.通过对弹道进行分段线性处理,使得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为线性形式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运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且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个软件平台,利用PRO/E建立舰炮的三维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内弹道模型,考虑到身管柔性对射击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身管的柔体模型,在ADAMS中建立了舰炮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得到了相关部件的运动特性及炮口响应情况,为舰炮的结构动力学分析及发射精度分析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导弹发射过程中拉断螺栓式固弹装置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发射内弹道模型进行了修正。最终通过发射內弹道原始计算结果、修正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修正方法的正确性以及修正后发射內弹道模型的精度,该方法可用于其他含拉断螺栓式固弹装置的发射內弹道计算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4.
应用导弹发射内弹道原理,建立了舰载蒸汽弹射内弹道设计与计算模型。并以某型飞机为例,对所建立的内弹道设计与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内弹道设计指标要求,这对舰载蒸汽弹射装置的设计与工程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大口径舰炮单炮多发同时弹着火控机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单炮序列发射同时弹着的工作流程,建立了瞄准点排布模型、弹道微分方程组模型、射击诸元解算模型,并应用数值分析与仿真计算的方法,计算与分析相应瞄准点排布下的射击诸元参数序列,为射击指挥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某型中口径舰炮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某型中口径舰炮的防空反导能力,对该型舰炮的作战效能开展研究。针对以提高射速为目的的多管舰炮和以提高舰炮系统精度为目标的新型单管舰炮2种方案进行对比,按高炮的点射过程构建仿真计算模型。对2种方案分别进行毁歼概率和单发命中概率的分析计算,证明通过提高舰炮系统精度实现舰炮提高作战效能的方案更加可行,并提出合理的舰炮系统精度改进目标。  相似文献   

7.
舰炮随动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是影响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舰炮随动系统参数时变性和负载干扰大对其快速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建立了该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并以某型舰炮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调节时间短、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该类控制器能够在舰炮随动控制中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种航行体复杂的水弹道特性,对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MSC.DY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起航行体水弹道仿真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得到航行体水中运动规律。研究了水弹道缩比试验相似准则及测试方法,开展多发次缩比试验获取了航行体水弹道特性。仿真计算和缩比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二者一致性较好,试验和计算方法能够为相似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由实测的一段弹道坐标,准确地预测舰炮一维弹道修正弹落点,在研究目前弹道参数辨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一维弹道修正中预测落点的要求,提出对实测弹道坐标滤波、利用实测弹道坐标滤波值与预定弹道坐标的偏差辨识等效气象误差、通过解弹道方程预测落点的一种方法,并进行精度分析。假设气象误差值,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预测落点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炮随动系统可能出现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最优控制方法。根据舰炮随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基于鲁棒最优控制的仿真模型,并以某型舰炮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满足舰炮随动系统对目标的跟踪特性,又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势流理论计算水动力,求解线化的多体动力学方程,对高速航行体与运载器水面分离过程进行了二维弹道仿真.依据分离运动的特点,弹道仿真计及了适配器刚度和间隙、波浪扰动、流体作用力、助推器推力及分离内弹道过程,结合部分实验结果,给出了弹器分离运动的半经验半理论的计算分析方法.仿真研究考虑了航行体从水中发射到弹器完成水面分离的整个水下弹道过程.将仿真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弹丸外弹道微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小口径舰炮转管修正数学模型,并从机理上对弹丸出膛时的牵连运动速度进行了分析.考虑不同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将火炮转管修正作为微分方程的初值,有效地解决了小口径舰炮的转管计算修正问题.对某小口径舰炮转管修正射表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潜射导弹燃气蒸汽式发射装置的内弹道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建模是潜射导弹变深度发射的关键技术之一。按冷却水状态将燃气—蒸汽式发射装置发射过程分为4个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各阶段的内弹道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得出了整个发射过程中发射筒内的内弹道模型。将该内弹道模型应用于某实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表明该内弹道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发射筒内工质气体的状态参数及导弹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选择合理的弹道对反舰导弹作战使用有着重要意义.论文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反舰导弹采用高弹道或低弹道对舰空导弹和小口径舰炮的突防能力,给出了反舰导弹采用高低弹道突防舰载防空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对比分析了反舰导弹高弹道和低弹道突防的优劣,得到了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舰炮测量距离方位法对海校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距离方向法校射是舰炮火控系统对海校射的主要方法,但在传统校射模型中,在绝对参考系中,利用舰载导航设备实时提供的航速航向信息,计算航程累计量,求取偏差测好时刻的发射舰位置,计算相对炮目的距离、方向偏差后,距离偏差直接变为速度偏差修正,方位偏差直接修正,带来模型误差.通过建立辨识的校射模型,将偏差进一步分解后,再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高舰炮校射精度,增强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舰船科学技术》2013,(8):138-142
在舰炮研制过程中,可运用仿真的方法估算其修复性维修时间。为使仿真模型与舰炮修复性维修过程更加吻合,对广义随机Petri网进行了扩展,将其延时变迁与任意分布关联,并对基于时间变迁的维修作业及维修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充分考虑故障定位时间对舰炮修复性维修时间的影响,阐述其最优寻找路径以及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维修时间计算模型。最后,以舰员级维修条件下对舰炮发射系统不击发故障的分析与排除为例,建立基于扩展广义随机Petri网的维修过程模型,仿真计算其维修时间与方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系统保障影响最大的是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在决策要提供的保障类型和范围时,就要提出系统的保障性指标.因此,在系统方案设计和论证阶段把后勤保障作为主要因素考虑是保障性设计工作必须的环节.针对舰炮典型任务剖面RMS参数建立系统模型,从系统建模方面对某型舰炮保障性参数仿真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Simprocess装备保障仿真平台的特点和应用,给出了该型舰炮保障性参数——备件数量的仿真评价模型与算法,并对仿真实验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为该舰炮开展保障性设计,实现保障性目标要求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8.
舰炮随动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是影响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舰炮随动系统参数时变性和负载干扰大对其快速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P+FUZZY-PI复合控制器。建立了该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并以某型舰炮为例,分别采用传统PID控制器和P+FUZZY-PI复合控制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调节时间短、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该类控制器能够在舰炮随动控制中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半穿甲型舰炮弹药在命中舰船舷侧后发生爆炸,在爆炸过程中弹丸的侵彻动能和装药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会对舰船舷侧结构造成毁伤。分析舰船舷侧的结构特性和弹目交会情况,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构建仿真模型,分析半穿甲型舰炮弹药在靶前炸、靶中炸、穿靶炸等工况条件下对舰船舷侧的毁伤效果。结合实尺寸舱室模型试验结果对毁伤效果进行验证,预测在实际作战时弹药起爆点位置、末端着速对舰船舷侧毁伤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Vega的鱼雷弹道视景仿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景仿真是进行鱼雷弹道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鱼雷弹道视景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框架结构及工作流程,同时分析了鱼雷弹道和运动学模型,然后由Creator建立了鱼雷和水下环境的3D模型,最后重点研究了在VC++开发环境下如何结合Vega进行鱼雷弹道视景仿真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