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射弹初速是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并掌握火炮射击过程中的初速变化规律对于一名指挥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研究表明,采用灰色预测的方法研究火炮射击初速变化规律,既可行,其结果又可信。  相似文献   

2.
模拟弹邮炮口后即开始破碎,因而在靶场试验中无法测量其初速平均值,只能在最大压力平均值为标准选择装药。这就可能会造成火炮发射率降低的问题,从而影响模拟弹的推广使用。本文提出了模拟弹适用于火炮的基本要求,叙述了火炮后坐速度曲线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火炮后坐速度曲线的分析,认为火炮最大后坐速度主要取决于弹丸初速平均值。改变装填条件可以改变火炮后坐速度曲线,当火炮使用模拟弹和制式弹射击时的后坐  相似文献   

3.
新型火炮初速测量雷达问世据《简氏防务周刊》1995年24卷22期报道,IN-SEC公司TSI分公司研制出一种新的初速测量雷达,用以提高武器精度。初速测量雷达能在弹丸飞离炮口时自动测量弹九的初始速度,其精度达±0.1%。影响火炮初速的主要因素包括炮管的...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身管弯曲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给出了身管弯曲引起误差的修正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火炮射击精度和首发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5.
俞国庆  刘忠  陈栋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4):47-49,79
重点分析了对未来空域窗进行饱和射击这一射击体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通过算例计算了采用该射击体制对火炮发射率和发射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该射击体制对火炮发射率要求很高,现有火炮难以满足,而用金属风暴可以轻易实现。  相似文献   

6.
模拟弹出炮口后即开始破碎,因而在靶场试验中无法测量其初速平均值,只能以最大压力平均值为标准选择装药,这就可能会造成火炮发射率降低的问题,从而影响模拟弹的推广使用。本文提出了模拟弹适用于火炮的基本要求.叙述了火炮后坐速度曲线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火炮后坐速度曲线的分析,认为火炮最大后坐速度主要取决于弹丸初速平均值。改变装填条件可以改变火炮后坐过度曲线,当火炮使用模拟弹和制式弹射击时的后坐速度曲线一致时,其发射率也一致,这样,模拟弹就适用于火炮,可以代替制式弹对火炮和随动系统进行考核试验。  相似文献   

7.
直瞄火炮作为武器系统的主要设备,其射击精度对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指标起关键作用.针对武器试验的特殊性,设计研制了直瞄火炮射击精度测量系统.采用声学检测和三维建模计算的方法,通过测量超声速弹丸的脱体激波到达各传感器的时差实现定位,以确定弹丸的着靶坐标,解算出弹丸在靶面上的弹着点,将数据传至炮位设备,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出的入射坐标表达式再进行解算,实现对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测试评估.  相似文献   

8.
火炮系统是舰艇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炮的射击精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是舰艇作战能力的重要保证。对火炮的监控是通过角度编码器等实时测量火炮当前位置、角度、倾斜角等,将这些参数不断反馈给火炮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对射击诸元进行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 320F28335的舰艇火炮监控系统,对舰艇火炮系统的构成以及DSP原理进行研究,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构架,设计了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阐述了舰艇火炮的工作原理。系统使用网线和控制台进行通信,同时系统的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测速雷达的舰炮初速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丸初速是舰炮解命中时的关键参数,测速雷达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等优点,已成为测量舰炮初速的主要手段,显著提高了舰炮海上射击精度;分析了影响舰炮初速的因素,研究了雷达测速的原理、工作过程,论证了提高测速雷达测量精度的必要性,对舰炮测速雷达的作战运用、性能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末端制导炮弹具有导弹精确命中和火炮初始精度好,并可利用传统火炮装置重复发射以及效费比高的优点。本文从分析PGM寻的器的捕获条件出发,探讨了不同于传统舰炮的火控新机理和射击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引入距变率和角变率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以观测距变率和角变率的雷达观测系统提出了在三维空间中引入距变率(径向速度)和角变率(角速度)的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针对匀速直线运动目标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目标,将新提出的算法和传统算法进行仿真,当引入距变率和角变率时,其收敛速度加快,收敛精度提高,改善了跟踪性能,具有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丁举 《中国造船》2007,48(2):143-148
实船试航中影响船速测量结果的因素很多,对其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时应考虑的不确定度来源也有很多。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规定的方法,将船速算法作为不确定度源,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分析以某油船为例,分别考虑了实际航速平均法和逐点法两种算法,并对两种算法得到的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舰炮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该型舰炮的弹炮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该型舰炮发射时,弹炮耦合对弹丸初速的影响和计及弹丸作用时对身管后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彤  郭薇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5):131-132,134
海水声速是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深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声速剖面的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文章从声速在海水中的传播出发,阐述海水中声速的测量,并通过对海区实验数据的分析,对声速的较正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结合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对空中目标的抗击过程,分析了舰炮与导弹火力交接、舰炮射击时机等问题,基于全航路命中概率以及舰炮武器系统自身特点,提出了舰炮杀伤区的数学模型。模型包含舰炮武器系统全航路命中概率、最大跟踪角速度、射速、装弹数,目标运动速度以及最大航路捷径和高度等约束条件,可以为射击试验方案制定、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提供参考。为了形象说明问题,文章进行了部分仿真验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GPS系统测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卫星轨道误差、对流层误差、电离层误差、载波相位噪声和星钟误差等误差源的修正算法及其对测速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高精度测速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射击方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炎  杨斌  苏卿  徐辉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24-27,40
针对水面舰艇近程反导的作战需求,比较分析了几种适用于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体制,从使用方法、命中概率等角度分析了不同射击方式的使用时机,为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海岸、河口、海湾等地区,潮流是最基本海水运动和主要的水动力因素之一,受海底地形、岸线和岛屿的影响,潮流运动基本呈现为往复运动,即涨潮流速和落潮流速方向相反,相差180°左右。描述往复运动潮流动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潮段平均流速和潮平均流速。结合实际海区的实测潮过程,文中对潮段平均流速的3种计算方法和对水文全潮的潮平均流速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存在着误差,建议潮段平均流速采用积分平均方法,潮平均流速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