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9年6月12日上午,京张高铁最后一根钢轨在WZ-500型无砟轨道铺轨机牵引下准确落在清华园隧道的枕木上,精调之后,轨距误差在±1 mm之内。铺轨历时7个月后,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铁示范工程的京张高铁实现全线轨道贯通。京张高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线路全长174 km,起点位于北京北站,终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另一举办地张家口。作为我国智能高铁的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20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参建的吉(林)图(们)珲(春)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长春至珲春通勤时间缩短至3 h,珲春结束了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高铁线路西起吉林市,向东经过松花湖、红叶谷、镜泊湖、长白山,跨过图们江,到达"一眼望三国"的珲春,被称为"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高铁全长360 km,于2011年开工建设,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工程长89.868 km,有隧道31座,桥梁27座,隧道累计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内城际高铁已在多个城市间开通,运行速度高达350km/h,然而城市建设规划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市政道路横穿高铁线路的情况。该文针对如何确保新建道路下穿高铁时,尽可能少地影响既有高铁运营安全这一课题,以清远市几条市政道路下穿高铁为例,介绍了采用"U"形槽和桥梁两种下穿高铁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BEIJING北京汽车"温暖回家路"致敬京张高铁建设者奥运不仅仅是体育的最高舞台,也是人类的精神殿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仅仅鼓舞着运动员在赛场上全力拼搏,也指引着一群人,用工匠精神与时代担当,肩负起链接中国与世界,奥运与民生的国家使命。2019年12月30日,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京张高铁线路全长174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它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交通运营服务保障,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冬奥之路。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4,(1):93-93
<正>东北地区进京的高速铁路京沈高铁将于2014年上半年全线开工建设。这条全长709 km的高铁将实现京沈两地"半日交通圈"。京沈高铁开通后,北京至沈阳的运行时间将压缩至2 h 30 min左右,比目前缩短一半时间。据悉,京沈高铁估算总投资1 245亿元,按照时速350 km设计建设,建设工期5年。其中辽宁段全长406.8 km,占线路总长的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4,(3):31
<正>近年来,随着火车提速和动车、高铁的大量投放,铁路运营日趋"公交化",在方便广大群众的同时,也使公路客运中一些原本客源充足的"黄金线路"变成了客运稀少的"贫瘠线路"。公路客运企业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应对铁路提速给公路客运带来的冲击。2014年伊始,宇通客车研发出全新的11米一层半客车。这款车型能够针对用户运营线路的特点提供两种截然不同的座椅配套方案,为在与高铁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公路客运企业带来了新的客运盈利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1、中国高铁发展演绎"中国速度""坐上高铁,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高铁在中国诞生以后,国人出行旅游时间大大缩短,如今高铁技术都已经出口到国外了,成为国家最闪亮的名片。2017年9月21日,全国铁路实施新的铁路运行图,7对"复兴号"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高铁是中国崛起的最新象征,2017年,高铁"走出去"迎来历史性突破。中国高铁过硬的技术、丰富的建设运营  相似文献   

8.
高铁冲击波     
韩超  邵子桐 《商用汽车》2013,(13):28-30
"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黄金线路,咋就在高铁来到后一夜之间垮掉了呢?"一名北京至济南的客运班车老板带着不解反问记者。2013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2周年。2年来,高铁这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给包括航空、公路在内的运输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继动车开通后又一次让后两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沿线一些公路客运的"黄金线路",更是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京沪高铁的开通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4,(3):187-187
<正>2014年3月5日,中国中铁副总工、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已被全世界认可,下一步将通往丝绸之路。针对高铁是否将进一步走出国门的问题,王梦恕表示,"高铁一定要走出去,基本上一个西南、一个西北、一个东北,这3个站口出来以后,咱们中国就活了。"王梦恕说,如果伊朗的石油能从陆路进入中国,那就非常好了。现在中国中铁集团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9,(12)
<正>11月26日鲁南(日兰)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开通运营首发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山东省铁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线路最长、惠及人口最多,被业界誉为"精品、智能、绿色、人文"的高速铁路,比计划工期提前一年开通运营,沂蒙老区经济腾飞又增添强劲引擎。鲁南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也是山东省快速铁路网的重点工程项目。原计划工期4年,为尽早发挥鲁南高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路地双方明确了东段2019年底建成通车的目标。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2):106-106
<正>近日,中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从杭州到上海虹桥试运行途中,最高时速达到416.6 km,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这一速度又一次证明中国高铁已全面领先世界。"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 055 km,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9,(12)
<正>经常接到车友们的咨询,打听《中国摩旅地图》全新线路的进程,许多车友都以为我们已经放弃了这个计划。事实上,我们一直在采集线路资料,而且,今后出版的线路攻略会有较大的改变也更完善。改变之一就是:在摩旅界、汽车自驾领域乃至旅游行业内,我们将开旅游攻略(出版物)之先河,推出综合性"汽摩旅游攻略"。线路执行已经陆续进行了两年多,积累了大量素材。在本文撰写时,笔者正在线路执行的路上—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进入了湖南。在执行的间隙,分享一条精品线路给车友们……  相似文献   

13.
韩超 《商用汽车》2013,(17):30-32
自京广高铁开通后,京郑线公路客运的上座率直接从80%骤降到20%,现如今发一班车连拉10个人都成为了奢求,原本十分红火的线路已经变成惨淡经营,连客运站也早早将其归为了"自生自灭"的线路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3,(17):26-29
在如今这个高铁盛行的年代,对很多人而言,乘坐长途客车算是一种久违的体验了。诚然,高铁的舒适、便捷优势已经足以成为公众出行的首选,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线路上仍然存在中长途的公路客运班线。而北京到郑州的线路就是其中一条。日前,《商用汽车》杂志记者一行实地调查北京到郑州的"公铁竞争"情况时,特地体验了这条线路上目前仍在运营的一趟卧铺客车。虽然从事商用汽车行业报道多年,但记者却从未实地体验过卧铺客车。于是,在登车前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车上糟糕的环境,但事实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1月22日,备受关注的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暨重庆东站正式开工建设。设8个车站设计速度350 km/h渝湘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八纵八横"高铁大通道的"一横",线路自重庆的枢纽——重庆站引出,途经渝中区、南岸区、巴南区、南川区、武隆区、彭水县,止于黔江区,设重庆、重庆东、巴南惠民、南川北、水江北、武隆南、彭水南、黔江8个车站。该线将  相似文献   

16.
<正>乌鲁木齐高铁国际汽车站(以下简称高铁汽车站)已正式投入运营,同时挂牌"旅游集散中心"。铁路、公路交通的无缝对接,让疆内外旅客在站内实现交通换乘。乌鲁木齐高铁国际汽车站是全区唯一能在室内发车的长途客运站,占地面积27 982.18 m~2,前身是原碾子沟汽车站,2018年10月整体搬迁,毗邻乌鲁木齐站。现已开通41条国内客运线路及13条国际客运线路,新开通的机场快线发往昌吉、石河子、奇台、克拉玛依等地,日旅客发送能力为1.5万人次。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9月23日7时,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班列车G5736次从香港西九龙站发车,前往深圳北站。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广深港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从香港西九龙站乘坐高铁至深圳福田站最快用时14 min。同时,香港西九龙站至广州南站也只需47 min,这标志着香港、广州、深圳3大城市融入1 h生活圈,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其战略意义重大。广深港高铁线路不长,但是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中国首座珠江口水底高速铁路隧道——狮子洋隧道、首座城市中心全地下高铁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西安至十堰高铁项目公司组建筹备会议在西安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推进工作迈出重要一步。本次筹备会要求,各方要紧盯西十高铁年内开工目标。西安至十堰铁路项目是西安至武汉高铁的组成部分,线路西起西安市,向东南引线穿越秦岭山脉,经商洛和十堰两市,与建设中的武汉至十堰高铁相接。  相似文献   

19.
<正>国内又有一条高铁——福银高铁(福州—银川)即将动工。这条路线将经过我国福建、江西、陕西、湖北、宁夏5个省,全长2 300 km,耗资3 000亿以上,预计2022年竣工。这条高铁线路将经过福州、南昌、黄石、武汉、西安、咸阳、银川等多个旅游城市。游客们可以一次性通过这条高铁线路,到达5个省份的旅游城市游玩。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省地震局地震仪器研究院研制的高铁地震预警系统为国内首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安置在高铁沿线,地震时为高铁列车发出减速或者停车信号,确保列车地震时运行安全。2009年开始,该系统率先应用于中国首条高铁京津线,后续覆盖于大西线、兰新线、集包线等17条线路的8 000 km,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