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捆装钢管的装卸,以前我公司主要采用钢丝绳捆扎打码起吊方式,即吊机先将1捆钢管的一头提起,然后由工人将钢丝绳穿过捆装钢管底部,捆扎好后再起吊。这种作业方式既费力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钢丝绳与钢管的直接磨损消耗量很大,装卸效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公司装卸盘条一直采用钢丝绳扣穿过盘条内孔起吊的方式。这是一种落后的装卸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钢丝绳扣易损坏,成本高,绳扣损伤货物,有的货主特别提出不允许用钢丝绳扣装卸盘条。为此,我们研制了盘条吊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理论力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推导出双绳式C型卷钢吊具主绳和副绳的配置方法;从装卸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吊具的适应范围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4.
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堆场装卸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为了提高吊具的着箱效率和精度,通常在吊具上配置导板机构。设计了一种自动收缩型吊具导板,在港口集装箱堆场装卸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可提升作业效率,有效降低吊具作业过程中硬冲击。  相似文献   

5.
在港口,用于装卸生产的工属具多种多样,装卸竖立放置的卷钢的吊具称为立式卷钢吊具。2002年,我们成功地设计制作了30吨立式卷钢吊具。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设计新的装卸工属具应充分考虑装卸生产的要求,必须有理论依据,做细致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装卸作业中若出现坠箱事故,则往往损失严重,如何避免坠箱是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造成坠箱事故的隐患主要存在于钢丝绳和吊具旋锁机构上。吊具旋锁机构比较复杂,体积小,隐藏在吊架内部,不易观察,而且工作中要受到很大的撞击力,安全隐患更大。本文针对4个品牌的吊具旋锁机构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结构设计安全方面的优劣。1吊具旋锁工作原理和联锁保护分析各种集装箱装卸机械所用吊具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7.
1吊具的选择过程 为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和保证安全,我们一直在探索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2003年7月在黄埔仓码新订购的1台MQ4535型门机上,首次配备了全自动集装箱吊具(简称自动吊具),是从瑞典全进口的BROMMA吊具.这种吊具拆卸方便,卸下吊具后,使用旋转吊钩可以进行件杂货作业,也可使用钢丝绳吊装集装箱.  相似文献   

8.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跨国企业AP-Moller集团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沪东公司以建成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码头为目标,于2003年2月18日投产试运行,当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万TEU,200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9万TEU。良好的业绩需要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精良的装备作保障,而吊具作为集装箱装卸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装卸机械的作业效率。为此沪东公司工程技术部专门成立了吊具组,针对各类吊具的使用及维修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玉照 《集装箱化》2012,23(9):23-26
由于受资金限制,大多数中小集装箱码头使用门座式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门机)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主要采用在门机吊钩下加挂无动力简易集装箱吊具或者直接使用钢丝绳的方式来起吊集装箱,这就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具有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缺点。尽管如此,由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0.
1966年在美国问世的集装箱船为海运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不久,集装箱化波及全世界,直到现在,船舶、港口设施、装备等还在不断开发、配置。另一方面,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还大多依靠人工作业,打包、捆扎等相当费时费力,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行情继续维持上期的平稳向上态势,欧洲、北美、日本3大航线货量稳步增长,运价走势稳中有升。9月1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10.68点,较上月同期上涨2.2%;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104.55点,较上月同期微涨0.9%。  相似文献   

12.
雍升 《集装箱化》2011,22(5):40-40
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稳中有升,但受运力过剩影响,市场运价未见明显提升,综合指数振荡下行。2011年4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05.88点,较上月同期下跌1.0%。进出口总值大幅提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1)进出口总值大幅提升据海关统计,2011年1—3月,我国进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化》2009,20(2):40-40
2009年元旦假日未能带来传统的节前出货高峰,春节的临近终于为处于寒冬的出口市场注入一投暖流.  相似文献   

14.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0,21(9):40-40
<正>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部分航线受前期运力投放力度加大的影响,市场运价稳中有降。2010年8月2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1207.96点,与上月同期基本持平;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513.60点,较上月同期下跌3.2%。  相似文献   

15.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运输需求呈现回升态势,但各大航线市场行情表现各异,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在各大航线此消彼涨的影响下小幅上浮.2009年7月1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787.14点.较上月同期微涨1.5%;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738.88点,较上月同期上涨2.3%.  相似文献   

16.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总体平淡稳定,旺季不旺的远洋航线运价每况愈下,处于淡季的日本航线运价低迷不振。2008年8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28.60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12.28点,分别较上月同期微跌0.5%和1.5%。  相似文献   

17.
本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基本延续上期的分化态势。远洋航线因处于传统淡季,缺货现象较为普遍,其中欧洲、地中海航线淡季特征尤为明显。与此相反,近洋航线货量持续旺盛,运价走势继续保持平稳。受此影响,本期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继续盘整。12月1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159.17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161.54点,均与上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8.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0,21(11):40-40
<正>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稳中有降,"十一"黄金周之前的传统出货小高峰未明显体现,缺少强劲货量的支撑,大部分航线市场运价步入下行通道。2010年10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53.17点,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301.37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3.7%和5.4%。  相似文献   

19.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0,21(7):40-40
<正>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总体稳中有升,欧美等远洋航线的运输需求保持旺盛势头,拉动综合运价指数继续上涨。2010年6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1155.09点,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569.04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上涨2.6%和8.6%。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回升(1)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2010年5月,我国外贸  相似文献   

20.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09,20(11):40-40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十一"长假效应明显:节前货量火爆,节中大幅回落,节后逐步恢复。2009年10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966.25点,较上期上涨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