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捆装钢管的装卸,以前我公司主要采用钢丝绳捆扎打码起吊方式,即吊机先将1捆钢管的一头提起,然后由工人将钢丝绳穿过捆装钢管底部,捆扎好后再起吊。这种作业方式既费力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钢丝绳与钢管的直接磨损消耗量很大,装卸效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公司装卸盘条一直采用钢丝绳扣穿过盘条内孔起吊的方式。这是一种落后的装卸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钢丝绳扣易损坏,成本高,绳扣损伤货物,有的货主特别提出不允许用钢丝绳扣装卸盘条。为此,我们研制了盘条吊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理论力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推导出双绳式C型卷钢吊具主绳和副绳的配置方法;从装卸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吊具的适应范围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4.
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堆场装卸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为了提高吊具的着箱效率和精度,通常在吊具上配置导板机构。设计了一种自动收缩型吊具导板,在港口集装箱堆场装卸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可提升作业效率,有效降低吊具作业过程中硬冲击。  相似文献   

5.
在港口,用于装卸生产的工属具多种多样,装卸竖立放置的卷钢的吊具称为立式卷钢吊具。2002年,我们成功地设计制作了30吨立式卷钢吊具。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设计新的装卸工属具应充分考虑装卸生产的要求,必须有理论依据,做细致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装卸作业中若出现坠箱事故,则往往损失严重,如何避免坠箱是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造成坠箱事故的隐患主要存在于钢丝绳和吊具旋锁机构上。吊具旋锁机构比较复杂,体积小,隐藏在吊架内部,不易观察,而且工作中要受到很大的撞击力,安全隐患更大。本文针对4个品牌的吊具旋锁机构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结构设计安全方面的优劣。1吊具旋锁工作原理和联锁保护分析各种集装箱装卸机械所用吊具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7.
1吊具的选择过程 为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和保证安全,我们一直在探索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2003年7月在黄埔仓码新订购的1台MQ4535型门机上,首次配备了全自动集装箱吊具(简称自动吊具),是从瑞典全进口的BROMMA吊具.这种吊具拆卸方便,卸下吊具后,使用旋转吊钩可以进行件杂货作业,也可使用钢丝绳吊装集装箱.  相似文献   

8.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跨国企业AP-Moller集团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沪东公司以建成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码头为目标,于2003年2月18日投产试运行,当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万TEU,200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9万TEU。良好的业绩需要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精良的装备作保障,而吊具作为集装箱装卸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装卸机械的作业效率。为此沪东公司工程技术部专门成立了吊具组,针对各类吊具的使用及维修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玉照 《集装箱化》2012,23(9):23-26
由于受资金限制,大多数中小集装箱码头使用门座式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门机)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主要采用在门机吊钩下加挂无动力简易集装箱吊具或者直接使用钢丝绳的方式来起吊集装箱,这就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具有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缺点。尽管如此,由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0.
1966年在美国问世的集装箱船为海运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不久,集装箱化波及全世界,直到现在,船舶、港口设施、装备等还在不断开发、配置。另一方面,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还大多依靠人工作业,打包、捆扎等相当费时费力,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11.
刘子佳 《集装箱化》2011,22(1):40-40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继续走淡:欧美等远洋航线的运价水平受运力过剩影响继续下跌;日本航线圣诞货出运高峰临近尾声,市场运价略有下跌。2010年12月1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基本呈平稳态势,但各大航线表现不一。欧洲、北美航线虽已进入传统旺季期,但旺季特征迟迟不显,货量增速缓慢,运价稳中略有波动;日本航线处于淡季,货量不济,运价不断下挫。综合指数表现出持续盘整之势。2008年6月2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38.73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42.17点,分别较上月同期微涨1.4%和1.6%。  相似文献   

13.
王岚 《集装箱化》2010,21(1):40-40
<正>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未见2008年淡季时的疲态,仅在11月下旬受圣诞节的影响,货量有所调整,12月起逐周恢复。在货量的支持下,市场总体保持上期水平,各航线略有不同。12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90.98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59.19点,均与上月同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4.
周翔 《集装箱化》2009,20(12):40-40
本期由于仍处于圣诞货出运季节,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持续上涨.市场运价稳中有升。11月2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985.60点,较上月同期上涨2.5%;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51.32点,较上月同期上涨5.1%。  相似文献   

15.
本期经历春节长假,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表现出预期中的前高后低之势,节前节后货量落差明显,运价也随之上下浮动。2009年2月2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869.85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823.32点,分别较上月同期下跌2-2%和1.8%。  相似文献   

16.
尽管经历“十一”黄金周,但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并未呈现往年鲜明的“U”型走势,节前货量不够火爆,节后也未能迅速恢复,同时随着圣诞货运即将结束,各大航线运价下跌压力渐大。2008年10月1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24.92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074.59点,都较上月同期微跌0.8%。  相似文献   

17.
农历新春前夕,工厂的集中出货使欧、美、日等主干航线的运输需求强劲,运价稳定,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以较为繁荣的态势迎接新年。2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34.15点,较上月持平;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10.25点,较上月微涨0.9%。  相似文献   

18.
7月1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引发了6月末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抢运高峰,出口市场全线爆舱;7月1日之后,处在传统运输旺季的远洋航线行情持续看好,日本航线则由于处在传统淡季而行情下滑。7月2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64.13点,较上月上涨3.4%;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73.17点,较上月上涨3.8%。  相似文献   

19.
本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经历“十一”黄金周,整体行情呈现前旺后平的惯常局面,但各大航线表现不一,市场运价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稳中有升之势。10月1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68.25点,较上月同期上涨5.1%: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123.83点,较上月同期上涨313%。  相似文献   

20.
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总体平稳。尽管各大船公司陆续释放闲置运力,但随着运输需求的逐步回升,供需关系基本保持平衡,市场运价波澜不惊。4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1117.12点,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