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2014广州国际车展于2014年12月21日正式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为期十天。本届广州车展参展车型达到1095辆,数量为历届之最,首发车型也比以往有了大幅增加。我们甄选了26款首发车型以解读广州车展,相信读者在看完这篇广州车展报道的同时也会对2015年中国车市的变局有深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14,(48):16-17
<正>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如期举行,有道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广州车展在大规模空前的同时更折射出汽车行业未来的潮流和趋势。自主品牌在努力打造实惠的精品好车,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人们的尊敬,这也是民族汽车品牌走向成熟的标志。被誉为2014车市的收官之作,展望2015年车市"晴雨表"的广州车展如期举行。每年岁末的广州车展,既是车市老饕们的味蕾盛宴,也是各大汽车  相似文献   

3.
刘远 《轿车情报》2010,(1):16-22,24
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然落幕。在2009年几大国际车展纷纷缩水的情况下,广州国际车展作为国内车展的收官之作对于看好中国市场的全球汽车业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如何顺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实现企业及品牌的逆势成长,是国内外汽车品牌的共同课题。本刊特别为大家呈上本届车展的6大看点,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对2010年的车市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汽车导购》2005,(1):29-34
2004年11月29日,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广州车展的硬件设施,展馆规模,参展商和观众的数量都比第一届增强了很多,广州车展已初具影响力,广州车展的迅速崛起都归结于这两年广州市政府的支持、广州汽车业大好的发展形势、消费者高涨的购车热情以及庞大的广州汽车市场,随着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汽车厂都已落户广州,广州日渐成为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最活跃的地区,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都将广州及其辐射的华南地区作为今后的战略重点,广州车展也便受到厂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果说2004年的北京车展是一次观看新车的“大潮”的话,广州车展便是“晚潮”,它带给我们一些北京车展上没有的“新东西”,对北京车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更使我们对2005年的中国车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张炤虎 《汽车生活》2008,(11):142-142
成都车展无疑是地震灾后的"第一大展",也是劫后余生的四川车市真实的期望。在我看来,2008年9月和11月的两大车展都应该称作灾后车展。成都车展无疑是地震灾后"第一大展",这是主办方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的原话,也是劫后余生的四川车市真实的盼望;广州车展恰好是在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运动》2014,(1):32-41
<正>作为2013年中国车市的收官总结和2014中国车市的彩排预演,第11届广州车展为我们带来了2013年中国车市的最后一场精彩演出广州车展向来是各大厂商向珠三角南方市场展示展品的重要窗口,对于更趋于务实的广州车展来说,不要指望看到那些花哨而不实际的概念车,不过如今许多品牌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摆放整车,而是将更多体现自我内涵的展品摆放在展台,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一个品牌,如日产GTR、斯巴鲁森林人、东风雪铁龙C5、双龙SUV、长城的混合动力车都将车辆底盘彻底展示了出来,展出发动机的展台就更多了,就连JEEP展台也将发动机和变  相似文献   

7.
《汽车实用技术》2005,(12):10-15
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广州车展终于在车市淡季开幕。除了有地缘因素倾情“献演”的日系车军团力挺之外,众多欧美国际车厂的“不尽合作”,使得致力于打造出第三大全国车展的广州车展,最终只能成为众多国内地域车展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8.
已是冬天了,艳阳下的南国还是片温暖。气候温润,绿叶婆娑,高架桥上车流滚滚,地处琶洲的广州国际展览馆片繁荣,广州第二届车展也似乎是给车市的冬天带来了一股久违的热潮,为期几天的国际车展繁忙而热闹,似乎是给温暖的、繁忙的广州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9.
上海车展为何能逆势取得车企青睐? 中国国际车展连续六年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搜狐汽车,对参展企业高管进行了访问与调查.车企高官们认为,两大原因是他们舍得巨资参展的原因,一是全球车市低迷之际,中国车市仍是最有潜力的热土;二是在中国车市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欧美日车市都陷入衰退之际,汽车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与中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0.
正香车魅影,闪耀羊城。眼下,今年车市最后一道饕餮盛宴——2018广州车展正火爆进行。今年国内车市在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后遭遇挫折,负增长已成大概率事件,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广州车展依然魅力不减,成为年末车市最后的狂欢。  相似文献   

11.
"科技拓展未来",第六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于2008年11月17日拉开帷幕。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车市前景看淡,但各家厂商还是押宝中国市场,各携重要车型进驻琶洲展馆,各大厂商似乎都希望借助这一车展在冬天烧起一捧热火,完成08年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上海车展虽在参展规模和人数上再创新高,但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大品牌在本届车展的规模和热情并没有达到高峰,但同国内车市的火热相辅相成的是,自主品牌在本届车展上大放异彩,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奉上了代表自己未来发展趋势的概念车或量产车型,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车市火爆的巨大反差下的本届车展,更像是自主品牌对国际品牌下的一封挑战书.  相似文献   

13.
<正>广州车展不仅是车企展示新车的舞台,也成为了车企发布新车及战略规划的重要阵地。尽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大大放缓,但各汽车品牌并没有收缩扩张步伐。作为本年度汽车界的最后一场盛会,广州车展不仅是车企展示新车的舞台,也成为了车企发布新车及战略规划的重要阵地。汽车企业无不希望在车展上一展实力提振信心,并探索明年中国车市的新风向,谋划更大的市场增长空间。面对近年来车市的高速增长,后车展时代,车市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上海车展虽在参展规模和人数上再创新高,但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大品牌在本届车展的规模和热情并没有达到高峰,但同国内车市的火热相辅相成的是,自主品牌在本届车展上大放异彩,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奉上了代表自己未来发展趋势的概念车或量产车型,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车市火爆的巨大反差下的本届车展,更像是自主品牌对国际品牌下的一封挑战书。  相似文献   

15.
经济危机的寒风,被中国一系列利好消费政策和消费者热情驱赶得无影无踪,在09年最后一个大型车展——广州车展上,无论是外资、合资汽车公司,还是中国自己的自主品牌企业,都在开庆功宴,"提前完成年度销售计划"、"销量翻番"、"创新高"等词不绝于耳。但是,汽车厂商可没被胜利冲昏头脑,参展的重要工作是推出新品,以期在新一年市场博弈中占得先机。我们选取了车展中一些实力车型,看看它们有哪些"功夫"-来抢这块诱人的2010年车市蛋糕。  相似文献   

16.
《汽车知识》2012,(1):16-23
2011年已经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一年国内车市发展无比火爆,已经达到了超英赶美的水准。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引入国内,越来越多的新品牌进入中国,而国内的消费者自然也就享受到越来越先进的汽车产品。岁末国内最后一个大型汽车博览:第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也落下了帷幕,在本次广州车展上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即将引入国内的种种新车。  相似文献   

17.
《轿车情报》2005,(2):65-80
新奥德赛选择了一种“低姿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或许2004年低迷的中国车市让广州本田这样的强势车厂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倒可能会有好的效果。新奥德赛在去年年底广州车展上的亮相获得一致好评,这也许会成为广州本田再上一个台阶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退烧     
正广州车展开幕了,广州车展落幕了……结束了广州车展的媒体日工作,和身边的媒体老师还有前来参观的朋友们闲聊时发觉,大家都感到今年的广州车展没有以往几届那么热闹。真正算得上重磅的新车屈指可数,前来展台助阵的明星大腕儿也远不及年初的北京车展,而且媒体圈的老师们也没有按照惯例踊跃地晒出当天的步数来一决高下,这一系列的反常都说明今年的广州车展味道有些淡。是谁给本应火爆异常的羊城车坛服了一剂退烧药呢?金九银十,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但车市却拉开了热销的序幕,为了营造声势,车企纷纷选择在旺销季推出自己全新车型,一来是为了刷存在感,二来是为来年的销售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选择在车展之前上市可以成功地避开车展上新车扎堆儿上市的拥挤,因为大家都清楚,车展上的新车发布即使声浪再大也会瞬间淹  相似文献   

19.
《时代汽车》2009,(5):58-58
上海车展为何能逆势取得车企青睐?中国国际车展连续六年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搜狐汽车,对参展企业高管进行了访问与调查。车企高官们认为,两大原因是他们舍得巨资参展的原因,一是全球车市低迷之际,中国车市仍是最有潜力的热土;二是在中国车市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欧美日车市部陷入衰退之际,汽车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与中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国内除了北京和上海两大车展外,广州车展的人气也逐步变得更加红火,不少品牌借此机会推出了自己的重磅产品,让原本激烈的车市又增加了新的活力。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保时捷在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增长。自今年6月履新以来的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方智勇(Franz Jung)先生现身2015广州国际车展,就大家关注的销量、企业战略、产品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