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铁路物流中心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取决于各个区域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兼顾经济和效率的原则,提出一种面向工程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优化模型,以得到物流园区的最优布局方案。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功能区转动变量,基于计算几何将功能区之间及功能区与不规则边界间的干涉情况作为罚函数纳入总优化目标函数中,从而增强优化模型的工程适用性,再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全局最优解搜索。实例分析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适应不规则边界,对物流中心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各功能区的布局直接影响物流中心的整体规划方案,传统的布局方式主观性较强,不能客观地反映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遵化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需求、划分功能区及确定功能区规模的基础上,采用SLP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量化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综合关联程度,并绘制功能区位置关系图,从而得出2套物流中心平面布置方案。通过方案评价,选取出最佳的平面布置方案,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各功能区进行修正,从而得出遵化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平面布置图,为物流中心的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胡凡  曹睿  许舵 《铁道货运》2024,(3):37-41+60
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是将单一的运输职能转化为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再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而现代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各个功能区之间的布局,会直接影响物流基地的建设规划。在分析青龙山铁路物流基地货场情况、周边企业结构、交通运输情况基础上,剖析存在的问题,采用SLP方法,通过分析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及现有功能区之间的运量比较,量化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并绘制功能区位置关系图,从而得出铁路物流基地平面位置方案。通过方案评价,结合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得出青龙山铁路物流基地功能区布局设计图。  相似文献   

4.
张恒 《铁道货运》2022,(1):46-52
针对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铁路货运效率.在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优化模型基础上,采用从左到右、从下往上的改进分层布局方式,对各功能区域采用连续上下位移的改进堆积方式,优化遗传算子及算法流程,设计改进的遗传算法.通过选取案例,分别验证了分层思想的简单堆积方式和改进堆积方式2种情况下的遗传算法求解结果...  相似文献   

5.
铁路物流中心是铁路运输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兰州铁路局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兰州铁路局货运网络、城市布局与线网规划、物流发展需求等因素,提出兰州铁路局铁路物流中心网络布局和功能布局规划方案,剖析其网络与功能布局的物流特征,为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提高铁路区域物流经营效益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安市临潼区及新丰城市相关规划,分析了物流中心运量及规模,根据周边地形、用地规划情况研究了物流中心场址选址方案及接轨方案,据物流中心相关作业要求和场地布置条件,研究多种物流中心平面布置方案,提出了设计思路、功能布局及平面布置原则,经综合比选确定了混合贯通式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铁路口岸物流中心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口岸站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主要承担进出口货物的换装、运输组织等工作。随着国际间经贸合作日益增多,口岸物流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口岸站仅开展传统运输服务已不能适应现代铁路现代化发展要求,铁路口岸站拓展服务范围、延伸物流功能势在必行。首先分析铁路口岸站物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铁路口岸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铁路口岸物流中心规划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最后从物流中心选址、主要作业流线及规划布局3个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指导铁路口岸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株洲市位于京广铁路、浙赣铁路和湘黔铁路交汇处,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但缺少适应现代化物流需求、可有效辐射周边区域的铁路综合物流节点。通过分析长株潭地区铁路货运生产分布格局、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园的功能定位和货运需求,结合城市发展及用地规划和综合交通运输条件,依托株洲北站最终在喻家坪站至湘江铜塘湾码头间选址布局新的区域级铁路综合物流园,同时对园区内的列车到发和技术作业区、主体功能区、码头水铁联运功能区等布局方案进行合理规划,使其成为具备多式联运、仓储加工、流通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铁路综合物流园区,为我国其他城市传统货场向现代物流基地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路枢纽作为区域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并可通过铁路枢纽实现各区域间的交通连接,成为客货集散、运输方式转换的中心和对外交通的重要集聚地。建立基于铁路枢纽的区域物流规划框架,实现区域物流的系统目标,使区域物流的规划和布局更趋合理。通过对区域物流规划的基本目标、规划内容、规划原则以及规划的流程分析等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为基于铁路枢纽的区域物流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功能布局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具有铁路与公路运输商品汽车到达、发运、装卸、商品汽车及其零配件集结、仓储、检修和清洗等功能,合理的铁路物流基地商品汽车功能区布局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目前铁路商品汽车运输现状及物流基地设计情况,结合规划及设计规范,提出布局合理、流程顺畅、功能完善的铁路物流基地商品汽车功能布局图,以及功能布局研究内容,并以高碑店铁路物流基地商品汽车功能区布局为例,验证所提功能布局图及布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中欧班列存在的主要问题,保障中欧班列长期健康运行,通过分析中欧班列及既有集结中心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确定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的功能定位。依托中欧班列发展规划,利用增长率法进行运量预测。从枢纽规划布局、铁路场站功能定位对乌鲁木齐枢纽内的4个站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推荐出合理的选址。并结合功能定位、班列集装箱集结种类进行功能分区和布局规划,形成集铁路区、整车集结仓储、海关监管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班列集结中心。研究了贯通式布置方案及尽头式布置方案,通过综合比选推荐运输组织灵活、效率较高的贯通式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应用优化匹配(CSP)技术,根据操作任务、功能和工效学要求,在机车操纵显示和控制单元之间建立约束条件,构造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论文对CSP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有效地对机车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我国铁路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代物流理念优化铁路货运站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运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有的布局规划原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铁路货运站布局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能力。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结合货运站实际作业流程,运用现代物流理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货运站在路网上、枢纽内以及货运站场区内的布局原则和方法。研究结论:货运站场区内的三大区(储运作业区、生产加工区、办公生活区)要分隔配置,各区的布局基本分为I型、L型、U型3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繁华城区内地铁车站的施工往往存在施工场地小、场地布置困难、施工干扰大等问题,良好的场地布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项目进程。将SLP(系统布置规划)法引入到地铁车站狭小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中,建立了繁华城区内地铁车站利用SLP法进行场地布置方案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出了以物流搬运成本耗费程度最小、非物流关系密切程度最大的双目标函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地铁车站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评价,建立了繁华城区内地铁车站的施工场地布置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锦白铁路作为连接蒙东地区与锦州港的最短下海运输经路,对蒙东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白音华地区是锦白铁路的货源地,通过对白音华地区铁路现状和矿区的规划以及未来铁路多元化经营发展的分析,对锦白线白音华地区总图布置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米字型"高速铁路枢纽越来越多,为了做好"米字型"高速铁路枢纽的总图规划,在分析"米字型"高速铁路枢纽引入线路特征及客流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枢纽规划布局,研究提出我国"米字型"高速铁路枢纽双十字型和环型两种总布置图型,并研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关键技术问题,以便对我国"米字型"高速铁路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渭南铁路物流中心物流需求和功能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渭南铁路物流中心具体开展业务类别,项目功能、产品及客户群体定位等,根据辐射和服务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对项目物流需求可能涉及的相关行业进行市场细分,针对每类专业市场深入调研及分析,寻求对项目有需求的客户群体、项目可开展的业务类别和发展方向,预测铁路物流到发量和仓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项目的总体定位,功能、产品和客户群体定位。对渭南市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港物流园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强大的综合交通能力在我国发展迅速。为指导依托铁路货场的临港物流园区规划,以莆田东站物流园区规划为案例,基于MSFLB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着重分析影响规划的控制要素,创新规划理念,强化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最终提出打造联运中心、中转枢纽及联动核心的规划构想,并据此对莆田东站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进行详细设计,为指导此类物流园区规划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