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青岛、天津和大连三个港口的地缘、港口位置、港口设施、国际自由港建设,以及投融资环境等分析,认为青岛目前处于领先地位。提出三港竞争是一个互动的相对概念。竞争各方必须在具有关键意义的港航要素上抢占优势,把握好每一个竞争阶段,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目前,环渤海港口群中,形成了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局势。三港都力争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从港口物流功能的角度,对天津、大连、青岛三大港口物流系统分析比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物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青岛作为我国北方沿海的重要港口,如何在激烈的港口物流竞争中胜出,是一个亟需思考的战略性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青岛港物流发展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吕媛媛  孔曼 《集装箱化》2012,23(6):13-15
目前,我国港口业已进入新一轮发展高潮期,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港口纷纷斥巨资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我国沿海港口之间及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激烈。企业竞争的根本在于客户,赢得客户是企业发展的源泉,集装箱码头企业也不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环渤海地区的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呈现出大连、天津、青岛三港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本文通过对三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作出评价,根据相关因素对三港的竞争力作出详尽的分析对比.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港口外部经济环境;港口硬件条件;港口的软环境.综合结果分析,三港各自有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最终的形成了目前三港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环渤海区域港口众多,竞争激烈,以大连、天津和青岛为代表的三大港口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口号,都把港口发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国港口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了巨大的提高,从北到南的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山东半岛港口群及物流发展现状 环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龙口、岚山等港口构成了一个弧形的港口群。长期以来,行政分割下的诸侯经济,使港口建设呈八面开花状态: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现有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利用;货物分流,窝里斗,不能集中力量建设大港口;不少中小港口服务差、效率差,而且,山东省大中型港口普遍超能力运作。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协调机制,缺少统一规划与管理,山东半岛上港口物流的发展存在着如下问题:缺乏战略规划导致港口之间的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的情况;各个港口建设步伐不一导致物流能力受限;港口群的综合物流平台建设不足;现代口岸物流服务市场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8.
港口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国内经济的活跃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带动了我国港口业的迅速发展。文章以同在环渤海区域且有竞争关系的上市公司日照港、连云港港的发展和竞争状况进行对比,就港口的竞争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方3港,谁能傲视东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港口一骑绝尘,让海事界刮目相看。据统计,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800万标箱,以三成的增量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港口中心正向中国转移,亚洲枢纽港正面临重新洗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港口之争,愈演愈烈。在北方环渤海港口中,大连、青岛、天津纷纷挂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牌子,但谁能在东北亚港口竞争中傲视群雄,目前尚不明朗。2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计划向利用国内港口转运货物的出口企业提供税务激励,以从国外竞争对手那里吸引更多货运量。例如,从青岛、武汉起程的出口船只如果利用上海洋山港转运,将可获得退税。这一计划由国务院实施,将针对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展开,以帮助国内港口与邻近的航运中心竞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计划向利用国内港口转运货物的出口企业提供税务激励,以从国外竞争对手那里吸引更多货运量。例如,从青岛、武汉起程的出口船只如果利用上海洋山港转运,将可获得退税。这一计划由国务院实施,将针对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展开,以帮助国内港口与邻近的航运中心竞争。  相似文献   

12.
港口集群的内部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玲 《中国航海》2005,(3):62-64
港口集群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它是研究港口竞争力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而集群内部竞争对于提高一个港口的整体竞争力非常有利,它们是加强港口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将产业集群的概念应用到港口中来界定港口集群和内部竞争,提出了实施路径来鼓励内部竞争,探讨了如何提高港口集群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马太效应”含义及由来廓清基础上,对其对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导思想的危害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同时对天津、青岛、大连三个港口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的竞争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方 《中国水运》2005,(1):10-11
环渤海港口群是国务院近日批准规划的我国沿海三大港口群之一。青岛、天津和大连三港在经济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货种结构等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同时还共同面临境外对手的强劲竞争以及新的发展机遇.可通过优势互补,形成战略联盟。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计划向利用国内港口转运货物的出口企业提供税务激励,以从国外竞争对手那里吸引更多货运量.例如,从青岛、武汉起程的出口船只如果利用上海洋山港转运,将可获得退税.这一计划由国务院实施,将针对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展开,以帮助国内港口与邻近的航运中心竞争.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世界港口发展的区域化趋势1.港口群港口群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一个经济地理区域内,港口间由于腹地的交叉而形成港口群。在航运发展过程中,港口群内的港口,因共同业务、共同利益而联系,又因各自利益而竞争。一个良性发展的港口群,对外,应以统一的利益整体出现,如与航运公司的费率谈判、共同拓展腹地等;对内,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的差异,进行港口功能的合理分工,科学定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港口竞争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施欣 《中国航海》1998,(2):89-93
目前,港口竞争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港口竞争的范围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港口竞争的市场结构,最后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港口竞争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蔡哲 《中国港口》2006,(10):5-8
<正>美丽的青岛闻名于世。“青岛啤酒”、“海尔冰箱”则以其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形象为青岛的美丽锦上添花。然而,今天青岛最亮丽、最抢手的“名片”却是青岛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以她蒸蒸日上的辉煌业绩蜚声海内外,被世界港口大会誉为“21世纪的希望之港”。  相似文献   

19.
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机制。港口或港口企业通过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设备更新等。但是,由于港口或港口企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港口经营具有社会性,码头建设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港口或港口企业不能象其他行业那样自由竞争,而应该是在国家统一规划下的竞争与协作相并,特别是在同一港口群内各港口之间,竞争与协作的有机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港口》2006,(4):17-17
为加强港口企业内贸装卸、堆存业务的行业自律,规范港口内贸装卸、堆存业务市场,避免无序竞争和恶性杀价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行业诚信,树立港口企业的良好形象,保证港口行业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港口企业内贸装卸、堆存业务行业公约,供中国港口协会会员单位及其他相关港口企业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第一条严格遵守《港口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交通部《港口经营管理规定》和《关于调整港口内贸收费规定和标准的通知》以及其他相关规章,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共同维护港口内贸装卸、堆存业务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条树立文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