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接岸结构工程为背景,结合其地质资料,围绕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现象展开分析,通过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其中涉及表层沉降、分层沉降以及深层土体位移等内容,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码头接岸土体变形的因素,希望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远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工程,通过开展既有船闸水平位移、沉降、振动与闸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分析了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一线船闸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基坑开挖过程,既有一线船闸闸室水平位移与沉降呈现两侧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 m后,既有一线船闸沉降速率显著增大,且一线船闸两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闸间土体水平位移与临时支撑轴力的设置密切相关,最大累积变形为11.6 mm;一线船闸振动监测点最大振速为0.079 6 cm/s。由结果可知,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一线船闸的变形扰动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船闸结构及通航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供船闸监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乐清湾港区一期南区围(海)涂工程的监测资料,通过对沉降、孔隙水压力和水平位移等现场观测数据的分析,探讨围堤施工期稳定的控制标准:以深层水平位移速率为控制指标,而沉降指标和孔压指标作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
蒲韡 《中国水运》2014,(8):300-301
对杭州市某工程进行基坑监测分析,分析了沉降监测,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基坑周边与坑内地下水位等。揭示了基坑开挖时的有关规律,为类似的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古雷填海造地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为背景,对振动沉管砂桩处理软基过程中的地表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反应土体竖向加固与沉降状态;深层水平位移体现土体固结程度;孔隙水压与地表沉降紧密相关,反应土体加固强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个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不均匀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地面沉降、深层土体位移、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沉降剖面均呈锅底状,上覆压缩层厚度越大,中心点与边侧点沉降差异越大;卸载前沉降变形纵剖面形状与粉质粘土层顶板面形状非常一致;地面沉降变形大的断面,深层土体位移也大;次固结引起的深层土体位移不容忽视;超载预压造成的侧向挤压很大,应设“减挤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海外某新建船厂基坑工程的地下水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锚拉杆轴力、土体表层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等典型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布置详细的和有针对性的监测点,实行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对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依据监测资料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古雷填海造地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为背景,对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深层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且位于监测中心区沉降值最大;孔隙水压、水位差与地表沉降密切相关,反应土体周围的沉降状态;深层水平位移变化速率与分层沉降密切相关,体现土体固结程度。  相似文献   

9.
深海筑堤工程中必须对深层土体进行水平位移监测。自动化测斜技术每天能在固定时间自动监测传感器读数,如果设置监测间隔为48 min,即潮位隔天的推迟时间,则可以分析出潮位对深海筑堤工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结合浙江某筑堤工程的自动化测斜随潮位变化的监测数据等,找出潮位对深海筑堤工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及规律,提出适用于类似工程的应用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监测技术方法难以用于护滩堤工程这类水下建筑物软土地基分层沉降监测。针对鳗鱼沙护滩堤水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的安全监测问题,提出新型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可避免干扰施工、保护仪器良好工作并获得地基土体压缩量。通过现场仪器安装埋设、原型监测试验及监测成果分析,得到施工加载期和结束运行期水下软基分层沉降及土体压缩过程规律。结果表明水下软基保持安全稳定,验证了水下软基分层沉降新型监测仪器设备及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二期工程一标段为例,通过对施工监测过程中的钢支撑轴力、周边建筑物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一些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在开挖隧道过程中内外的土体由静止土压力转为主动土压力或被动土压力,应力状态的改变将导致隧道主体位移和变形问题。由于当这些位移量达到一定界限,必然对围护结构产生破坏,直接威胁施工及结构安全,特别是水池和地下压力水管,对沉降和位移相当敏感,常规对表体的监控量测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文章提出一种光纤光栅技术对深层土体(岩体)内部沉降位移量进行的监测方法,通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监测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港某吹填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依托,以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对吹填土地基加固期(施工期)和使用期(长期)沉降进行现场监测,确定吹填土地基施工期和长期沉降的发生发展特性;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期监测结果进行拟合,确定吹填土长期沉降的数值预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分析吹填土地基长期沉降的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模拟吹填土地基的施工期和长期沉降,但由于未考虑土体的次固结沉降,长期沉降模拟结果偏小,二者相差16.7%;排水板打设区的土体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固结效率高;排水板下卧层软土的持续固结变形是造成吹填土地基长期沉降较大、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H型预应力混凝土护岸桩因其良好的变形延性、高效率施工等特点,在内河航道建设应用中得到关注。在H型桩现场试验中,对H型板桩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解决了径向影响范围和竖向影响范围的问题。从土体水平位移方面进行了论述,得到了土体水平位移表现出上下小中间大的规律。对竖向变形进行了监测,得到其表现为稍近处沉降,稍远处隆起的规律。通过对土压力的监测,得到了在相同深度处,H型板桩背水侧水平土压力大于临水侧水平土压力。  相似文献   

15.
以迪士尼管理中心工程为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研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规律以及墙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的逆作法基坑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较为理想,最大水平位移相差0.011m,最大水平位移位置相差0.5m。基坑墙后土体的沉降随着基坑的开挖而不断增大,最大沉降部位基本位于距坑边0.5倍基坑深度处。  相似文献   

16.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深处分段施工形成的,无法直接观察到其质量特征,形成缺陷难以修复。本文立足于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实测资料,通过对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墙顶水平位移、墙体垂直沉降、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墙体内力等监测结果的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海堤工程建设中,受海滨地区复杂地质情况的制约以及海上施工条件的影响,往往易出现工程安全问题.通过建立信息化监测平台,及时掌握海堤及其地基土体的变形参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天津中心渔港海堤工程实例,通过分析沉降、位移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信息化机制对施工的指导作用,验证信息化监测平台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会基地码头软基加固监测及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会强 《港工技术》2009,46(4):53-55
以新会基地码头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着重介绍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土体的变形、固结过程。通过对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的现场观测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堆载预压法能达到预期的加固目的,是经济可靠的软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基海堤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难点之一是海堤稳定性控制.恰当的稳定控制标准的确定对于保证围堤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费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舟山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前期工程围堤工程施工现场监测资料,对围堤稳定控制的标准进行探讨.提出围堤施工稳定控制应以深层水平位移作为主控指标,沉降监控指标及孔压监控指标需结合水平位移速率使用.  相似文献   

20.
吹填区内的海底管线在吹填过程中会产生沉降和位移,因而需在海底管线上方设置监测平台,用于收集沉降和位移数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明施工过程中设置海底管线沉降及位移监测的方案,以供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