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育民 《长安科技》2003,9(2):15-17
简介了加热硬化水玻璃砂、吹CO2硬化水玻璃砂、固体粉状自硬水玻璃砂、液态酯硬化水玻璃砂和VRH—CO2法的性能及使用情况,提出了四点思考,即:改变传统的常温高强度的老习惯;改变传统的混砂生产组织方式;改进水玻璃砂型的加热硬化方式;改进水玻璃砂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建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段对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堵水材料的大量应用,介绍了测试水玻璃离析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根据水玻璃的离析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水玻璃的离析程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水玻璃在工程中保持良好的施工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优质施工:同时该研究成果对以后类似工程大量注浆施工中水玻璃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项目地基土体软化、外运土方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软土地基固化技术.该技术利用现场软土作为回填土料,通过第1次原位掺入石灰、第2次掺入水泥使其砂化、第3次掺入水泥和水玻璃压实硬化,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水玻璃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对岩土体有明显的固化效果。为了提高水玻璃的固化效果,对温度改性水玻璃溶液固化硫酸盐渍土与复合改性水玻璃固化硫酸盐渍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以及电镜扫描试验,分析探讨了温度改性水玻璃与复合改性水玻璃固化盐渍土的机制。结果表明,温度改性与复合改性后,水玻璃的固化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水玻璃掺量和模数对粉煤灰矿渣地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水玻璃的胶团结构和地聚合物的微观形貌特征,分析了SiO2/Na2 O对强度的影响规律和水玻璃胶团在地聚合物中的聚合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当水玻璃掺量大于等于20%,水玻璃模数由0.5增加到2.0时,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水玻璃的...  相似文献   

6.
成都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义 《隧道建设》2012,32(5):696-699,718
为了解决成都地铁高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下,地层注浆加固工艺少、加固效果起伏大的难题,采用室内反复模拟试验,现场实践验证、比对和反馈,对传统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从器械构造、工艺流程、注浆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和总结,得出先用聚氨酯封口、再注水泥-水玻璃浆和AB化学浆液的粗细颗粒相结合注浆加固,能大大增强砂卵石地层定向注浆的可靠性和增大浆体注入量,确保注浆加固效果,降低建(构)筑物和管线安全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7.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黄土隧道进出口段的黄土层在与基岩交界附近为饱和黄土,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施工难度大的现状,在室内测定了水泥—水玻璃浆液不同配比和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胶凝时间及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注浆试验,对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等技术参数和注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隧道施工中,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参数为:水玻璃模数M=2.8~3.1,水玻璃溶液浓度Be′=35~40,水泥浆水灰比W/C=0.75:1~1.0:1(重量比),水泥浆:水玻璃=1:0.5~1:1.0(体积比),注浆压强为0.6~3.5MPa,浆液扩散半径为0.5~1.3m。工程实践说明: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方法加固黄土隧道进出口段的饱和黄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玻璃参数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胶时间的影响规律,选择流动性及水下抗分散性良好的若干组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液浆,分别与不同波美度、模数、掺量的水玻璃溶液均匀混合,采用倒杯法测定其凝胶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凝胶时间随水玻璃波美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水玻璃掺量的增加而延长,随水玻璃模数的增加先缩短后延长。  相似文献   

9.
腾格里沙漠砂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学  杨建森 《公路》2003,(8):131-134
沙漠砂属于超细砂,我国尚无用其配制砂浆和混凝土的应用标准。通过对腾格里沙漠砂化学组成成分及物理性质的测定,确定了沙漠砂的工程性质。砂浆及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砂可以作为工程用砂,配制应用于一般土木工程的抹面砂浆和混凝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的均质膜层强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制的岩土三向膨胀力测量仪,采用不同干密度、掺砂率对膨润土-砂混合料膨胀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砂混合料的膨胀力随掺砂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已知掺砂率下,当干密度大于1.7 g/cm3 以后,膨胀力随干密度增加明显;通过砂骨架孔隙比,可以确定不同掺砂率下混合料砂骨架形成时所对应的起偏应力,进而可以计算得到合理的临界掺砂率。  相似文献   

11.
水泥灰土稳定砂强度原理及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践中水泥灰土稳定砂施工工艺的控制,介绍了如何通过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施工控制提高其整体强度,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地铁穿越砂层时注浆预加固的材料问题,研究磷酸-水玻璃注浆材料的凝胶时间、凝胶形态和砂土固结体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工程应用材料配比,设计磷酸-水玻璃注浆材料室内凝胶性能试验和砂土固结体强度试验,并与传统的硫酸-水玻璃注浆材料进行系统性对比,最后根据室内试验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磷酸-水玻璃混合液中,当磷酸的掺量增大时,磷酸与水玻璃的体积比增大,混合液的pH值减小,凝胶时间增大,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磷酸-水玻璃混合液的pH值是磷酸-水玻璃浆液凝胶时间和凝胶形态的决定性因素;3)磷酸-水玻璃浆液中磷酸质量分数、水玻璃波美度和混合液体积比分别变化时,加固体抗压强度稍有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4)
为解决彩色沥青胶结料与集料黏附性差的缺点,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彩色沥青胶结料进行改性,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钛酸酯偶联剂通过"桥连作用",增强有机组分与无机成分之间的界面作用力,改善彩色沥青胶结料与集料的黏附性,提高彩色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结果表明,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彩色沥青具有良好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多溶洞高水位地区扩大基础施工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东沿海一带,有许多地区地质构造中岩石溶洞多,且水位较高。介绍多溶洞高水位地质构造扩大基础施工的一个实例。从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工程进度等方面对两种施工方法即单纯抽水降水法、灌注水玻璃降水法进行了比较。在类似地质构造区段,灌注水玻璃降水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路基注浆既要满足注浆量要求又要使浆液尽快形成强度而满足通车条件,为此,引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理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调节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及注浆工艺,保证注浆量和浆液扩散半径,将每根袖阀管分4段注浆,下面3段注纯水泥浆,最上面靠近地表段注10 %的双液浆,确保靠近地表处的浆液在交通解封时尽快形成强度。检测结果表明,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良好。调整后的注浆方案既保证了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又保证了浆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度,满足交通及时解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鄂尔多斯市台格庙煤矿盾构斜井为工程背景,对煤矿盾构斜井施工壁后同步注浆的双浆液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流动度、泌水率、凝胶时间和抗压强度的测定。通过分析水灰比和水玻璃用量变化时的双浆液基本性能变化规律,得到适用于台格庙矿区盾构斜井施工壁后采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配合比。结果表明:当水玻璃用量不变时,随着水灰比的减小,双浆液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凝胶时间逐渐减小,流动度逐渐增大;当水灰比不变时,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多,双浆液的凝胶时间逐渐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7.
细集料是沥青路面不可缺少的材料组成部分,由于天然砂的粘附性较差又是一种有限资源,品质较差的石屑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致使机制砂的大量应用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应用及与其他细集料的性能差异,实验研究了机制砂及石屑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工程应用状况的跟踪,证明了机制砂是优良的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可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力。进一步的经济性分析表明,机制砂的价格因索不应成为其推广应用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8):68-73
针对风积沙边坡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新型水玻璃-酯类浆液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水玻璃-酯类浆液对风积沙边坡进行加固,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新型水玻璃-酯类浆液填充率和加固深度对桥台开挖工况下风积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风积沙边坡安全系数为1.15,滑动面近似平行于坡面。在未对风积沙边坡进行加固时,桥台开挖后风积沙边坡最大水平位移为30.6cm,塑性区通过桥台开挖形成的转角处,安全系数为1.03、低于天然状态下的1.15,说明在未加固的条件下对风积沙边坡进行桥台开挖会极大降低风积沙边坡稳定性。新型水玻璃-酯类浆液填充率和加固深度对桥台开挖状态下风积沙边坡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浆液填充率和加固深度的增加,风积沙边坡安全系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砂率和水胶比对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设计制备了9组C4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砂率和水胶比条件下混凝土间隙通过性及抗离析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填充层C40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砂率为50%;当砂率处于50%左右,水胶比为0.33~0.37时,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优,且满足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所需的间隙通过性与抗离析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分析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基本性能。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对浆液的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两种浆液材料同龄期试块抗压强度的对比发现,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海水腐蚀性能明显好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将优化配比后的浆液用于青岛胶州湾服务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