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局运输调度车流推算及调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流调整是调度指挥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车流推算是车流调整的基础。过去一直沿用的手工推算车流的传统作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铁路运输组织的需要。北京铁路局研发的“铁路局运输调度车流推算及调整系统”,为车流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车流推算数据,使运输组织更加科学,运输设备能力得到最大利用。  相似文献   

2.
车流组织与调整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铁路运输组织的要求,必须改进现行车流组织与调整的依据及手段,加快铁路信息系统的整合,用信息技术带动传统行车组织方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变,构建快速反应的车流组织与调整模式,提升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剖析全路车流结构和北京铁路局运输生产特点入手,重点探讨了车流调整与运输效益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在铁路局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的车流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铁路车流优化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臣 《中国铁路》2004,(10):30-32
从铁路日常车流调整的实际出发,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从装车源头入手调整车流,合理使用铁路能力,建立约束条件,依靠计算机技术支持,实现车流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局站一体的铁路网动态车流组织问题,基于基本运行图和编组计划,综合考虑运输企业效益和服务质量,构建基于连续型时空网络的重空车流协同优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适应车流波动,引入备选改编方案增加车流的可行时空路径,从而灵活调整开行列车的车流内容,以期实现动态车流在运行线上的合理分配。为解决大规模时空网络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在协同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分阶段优化方法。基于路局级规模路网的案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加速车流输送,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但分阶段优化方法的求解效率显著高于协同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对枢纽车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枢纽车流调决策的基本原则和解决枢纽车流调度决策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建立了枢纽车流调度决策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枢纽内车流调度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车站能力和作业时间的影响,提出通过调整车场分工、优化相邻编组站车流组织、优化折角车流在站内的组织、组织好列车反接和反发、减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数量,来降低车站的重复改编作业,从而提高车站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相对滞后,货物运到期限保障率较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货运市场环境。为提升货运作业和车流状态的准确把握与推算能力,提高日班计划、阶段计划一体化编制水平,在阐述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系统目标的基础上,从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3个方面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分析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系统功能,即:车流推算、车流监测、流程管控、车流预警分析识别、数据统计分析等,以提升运输生产精准化和调度精细化水平,实现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分析车流检测统计工作现状及问题,并对车流监测及全程调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车流监测及全程调流实现目标。从系统布置全路性质的监测站点、运输径路字典统一规范管理、监测的数据及违流信息审核、执行统一规范的车流全程调整作业流程、转入货运精密统计系统进行工作量计算和分析等方面,设计车流监测及全程调整方案,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阐述铁路采用人工筛选监测系统迂回车流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在侯马北站试点的计算机监测统计迂回车流系统的数据流程,技术方案,系统功能及特点,提出采用计算机径路计算监测系统迂回车流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劳动效率,是今后迂回车流统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