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海上通道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最富价值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国大部分战略物资供给和海外市场拓展都有赖于稳定和畅通的海上通道。对海上通道安全的有效控制可以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然而我国海上通道分布范围广,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海上通道安全保障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海上通道按走向具体可以分为北美通道(细分为东通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交通强国背景下影响我国海上通道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贝叶斯理论,构建了海上通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利用国际海事组织数据库中海上突发事件的实际数据,构建网络结构,训练模型参数,对海上通道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盗、恐怖主义、风浪对海上通道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为保障我国国际海上通道安全和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管理的公告》(2012年第12号,简称公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严格海上客运市场准入管理,是保障我国水域内客运安全的重要环节。公告的出台实施,是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旨在进一步规范国际海上旅客运输活动,保障我国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17,(12):23-26
为提高我国航海保障能力,保障海上通道运输安全,梳理宫古海峡航海保障现状,综合考虑航海保障能力发展需求,提出宫古海峡航海保障的具体建议与对策,研究结论对提高宫古海峡水域的航海保障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我国海洋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5.
关于滚装船危险货物运输组件隔离要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危险货物滚装运输中,危险货物组件的隔离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和运用《国际危规》,对于保障海上危险货物滚装运输安全至关重要。文章介绍《国际危规》中滚装处所危险货物隔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国际危规》有关隔离要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事资讯     
《中国海事》2011,(9):74-80
声音VOICE实现海洋平安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海上人命安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严格履行国际海洋公约,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海上救助等各项工  相似文献   

7.
冯涛 《天津航海》2008,(1):59-61
海上搜救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从事海上搜救工作多年,并参与多起重大及特重大海上事故的搜救工作,对我国渤海海上搜救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初步了解,通过文章进一步对搜救法规和渤海搜救工作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加强渤海区域搜救合作,提高海上搜救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江苏船舶》2015,(6):35-37
为保证船舶脱险通道的安全、畅通,根据SOLAS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FSS规则(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要求,对脱险通道常见缺陷和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船员能安全快速撤离。  相似文献   

9.
3月23日,山东海事局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山东烟台签订了水上安全管理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旨在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行动协调、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提升水上交通及人命安全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效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事》2013,(2):I0058-I0059
各直属海事局:为了加强船载外贸放射性物品监督管理,保障进港放射性物品及退运废源安全、便利运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船载外贸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17,(5)
随着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油气平台不断涌现,为保障海上平台与船舶的安全,对海上平台通航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基于海上平台通航安全保障体系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或国内标准,且不同水域的海上平台对船舶安全航行构成的危险程度各异,本文基于海上平台事故数据,利用安全保障理论、船舶操纵理论分析船舶/平台碰撞的风险特征,进而分析相关保障设施建设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船舶/平台通航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可为海上平台的通航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海事》2011,(9):74-74
实现海洋平安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海上人命安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严格履行国际海洋公约,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丁莉 《中国港口》2006,(9):42-43
为保障国际海运通道安全,确保港口与船舶不受袭击,不为恐怖组织利用,2002年12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SOLAS公约海上保安修正案和ISPS规则,并从2004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公约对缔约国政府及其有关港口设施做出了一系列强制性规定,要求最大限度地为反恐加强保安措施,改善软硬件环境,严格履行保安职责。由于履约港口和船舶经营人需要增加设施设备投入,给港口和船舶经营人增加了经济负担,世界上绝大多数港口都开征了港口设施保安费,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履约,同时也给港口经营人以补偿。  相似文献   

14.
崔燕 《中国船检》2011,(9):16-16
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于8月24日在上海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致辞。他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不断提高人命救助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实现海洋平安和谐,为世界繁荣进步和人类共同利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张  相似文献   

15.
为稳定我国专业海上救捞队伍,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在分析当前我国海上专业救捞队伍发展现状基础上,找出发展中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清、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人才短缺、实操训练不足、国际合作经验缺乏等关键问题,阐述未来救捞系统发展的主要思路,并提出近期与远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公海公约》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SOLAS)会议有关条款规定,每个有海岸线的国家都要为海上安全创办和建立一个适当的、有效的搜寻营救机构,在环境允许的地方,要为此目的与邻国合作。另外,所有缔约政府必须使其现有的营救工具常备不懈,使任何安排中的应变计划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正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 (以下简称《海安法》)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海安法》的实施,将构建我国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新体系,对提升海上安全保障能力、保障资源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安法》是我国海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确立了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本次修订是自1983年颁布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新《海安法》共10章122条,重点从事前制度防范、事中事后加强监管、强化应急处置等方面完善制度设计,主要修订内容涉及优化海上交通条件、规范海上交通行为、严控行政许可事项、完善海上搜救机制等方面,并强化了责任追究,还从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天津港临港港区及其附近水域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改善通航环境,促进航运发展,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9.
《珠江水运》2012,(4):5-5
日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带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部救捞局有关负责同志走访了国家海洋局。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88年修正案的生效,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逐步投入运用,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和国内航行海船均已按航行区域配备了相关GMDSS设备,但主管机关尚未将GMDSS系统纳入内河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规范的要求。本文将就长江干线航行内河船舶配备遇险安全系统设备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