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沥青的老化影响了沥青的使用性能,沥青老化后性能变化取决于沥青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对沥青化学组分进行红外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沥青化学组分官能团和元素含量分布特点,研究了化学组分随老化深度加深的变化趋势,沥青化学组分老化规律研究将对沥青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沥青老化与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旧沥青进行了红外光谱比对分析,探明了沥青老化前后其化学组成的变化情况。将沥青的4个化学组分按一定比例两两调合考察化学组成对沥青理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沥青的化学组成与其胶体性能间的关系,从而为旧沥青再生提供了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沥青的微观结构分析一直是道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红外光谱法是沥青微观结构表征的技术手段之一,国内研究者运用红外光谱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和老化行为机理研究较多。对相关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红外光谱法的应用扩展和沥青微观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红外光谱(IR)分析的方法,对基质沥青和不同程度的老化沥青进行了试验,从物质微观方面分析了沥青的微观结构及分析了老化的成分变化。研究表明:沥青热老化作用下,沥青发生吸氧氧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吸氧老化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外光谱测试手段,探讨韩国SK AH—70沥青和SBS沥青在热老化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组成变化情况,对于提高和控制路面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SEAM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其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SEAM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指标、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掺量大于10%的条件下,SEAM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达171%,提高疲劳寿命187%,低温性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近。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硫磺改性沥青的机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SEAM掺量达到20%和30%时,沥青与硫磺发生充分作用,在沥青中形成氢键和S-H化学键,亚硫酸酯、硫酸酯和砜一类的物质。硫磺改性沥青的机理是硫磺改变了沥青分子间的连接和成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非等温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FTIR)对路用环氧沥青的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的DSC曲线,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确定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方程,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验证固化反应方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根据上述反应方程推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路用环氧沥青的固化程度和固化时间,从而为基于环氧沥青的长寿命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交通开放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老化样和再生样进行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表明,沥青再生前后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且养护剂有将氧化的碳氧双键、硫氧双键、氮氧双键还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四组分分析以及红外光谱(IR)等相关专项微观试验,从微观角度对活性橡胶在沥青胶结料的相容性、分布状况、成分组成、分子结构等微观结构及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沥青胶结料常规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活性橡胶沥青胶结料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橡胶与普通道路石油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形成了稳定、均匀的共混体系;活性橡胶的特有成分活性矿物通过高分子有机链条与橡胶颗粒连接,分散在沥青内部形成网状互联结构,从而能显著提高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主要概述了生物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阐明了生物沥青作为一种石油沥青可替代资源的可行性及其优势。分别从生物沥青的化学结构组成、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及相关改性研究等方面对现阶段生物沥青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隧道出渣时,装载机与倾卸车联合作业中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建立两种施工机械最佳配合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此模型及算法对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中合理地确定两者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波动进行计算分析。应用Mexican Hat小波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再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消费等方面分析引起波动的原因。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经济波动受到政策、投资和消费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及规律的分析,可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促进经济更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纳米Ni粉对Cu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添加1%纳米Ni粉中的NiO未被完全还原,而且纳米Ni粉本身还有被CuO氧化成NiO的可能,因而纳米Ni粉在Cu粉末烧结过程中未能起到活化烧结的作用。相反,添加1%纳米Ni粉后还降低了Cu粉末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4.
级配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泓 《北方交通》2008,(5):67-70
通过试验对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实际结论,为工程中级配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及试验方法,同时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受流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提速的瓶颈之一,而弓网离线电弧是高速列车受流的关键问题.为了全面的把握弓网离线状态,设计了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实现正弦周期内不同时刻离线及回合过程的电弧放电现象,并采用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对离合瞬间电压、电流和光强等波形的同步记录,为弓网离线检测法和列车受流质量的研究及抑制电弧危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中秋 《北方交通》2008,(5):164-16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交通事业日新越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维修措施,以便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柔性路面超高路段病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性路面弯道内侧极易形成病害,分析了病害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主楼桩基按照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选用不同桩长的人工挖孔桩,进入强风化岩,有效发挥桩身强度,控制绝对沉降,解决了主楼与裙房不设沉降缝的问题.针对结构平面中间部位凹口较大,采取了在凹口处增设楼板,计算时薄弱部位设为弹性楼板的措施,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桥梁单片梁受力主要是由重交通车辆的碾压,尤其是超限重车的频繁通过引起的--这是外因,当然桥梁本身的质量差或桥面铺装层与脚缝的填充不符合要求也能产生单片梁受力--这是内因.如果严格按设计要求去做,这种情况是能避免发生的.单片梁受力严重的会危及行车安全,必须引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