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面裂缝在我国北方比较常见,灌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简单介绍了常见的裂缝类型及灌缝施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依托沈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对已加载100万次的试验路面裂缝部位进行注浆修补,实施完成后进行30万次的后续加载,对比处置前后弯沉及内部损伤,分析了注浆灌缝处置措施对路面性能恢复的效果。研究原路面横向裂缝等典型病害区域的受力特点,分析原路面典型病害对改造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为维修改造设计中的原路面病害处治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注浆灌缝措施实施后路面性能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裂缝冷法修补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法修补裂缝技术,是指灌缝材料使用性能独特的SPAS路面裂缝高弹密封膏,不必加热即可直接进行灌缝施工的一种工艺。其方法简单,且用SP密封膏不但可修补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同时还可治理春融唧浆。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原因及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这一早期病害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结合目前我省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实际情况和近几年的灌缝实地经验,简要介绍了我省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开裂是常见病害。而目前常见的裂缝灌缝工艺标准不太明确,且质量不易保证,也给业主计量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文章对京沪高速沂淮江段桥梁裂缝灌缝工艺革新进行总结,并对桥梁裂缝灌缝工艺创新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其他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进行灌缝处理,使路面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通行车辆在公路上快速、安全、舒适地运行。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断裂类主要是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是指沉陷和涨起;接缝类是指裂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拱起等;表层类是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 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目前,产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种:水的防治不够,路基土质差及路基地下水位高;路基不均匀造成沉降;路面基层面层强度不够;超重载荷作用;设计和施工缺陷.1、水的防止不及时,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水泥路面的横向缝都是采用沥青灌塞,纵缝为施工缝不灌沥青.路肩盲沟排水设施基本没有,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路面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的填缝料失效,地表水通过裂缝渗入基层,而又无法从路肩排出,造成基层软化.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多样,本文对高速公路灌缝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它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开槽修补法是高速公路灌缝施工最适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的重要性,分析了裂缝修补对灌缝材料的性能要求,总结了灌缝材料的分类及适用性,并通过灌缝材料在江苏地区应用情况的调查汇总,得出了今后灌缝材料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灌缝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灌缝可视化效果处理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实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封缝灌缝处理后可视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些资料调查及路面灌缝实践发现,将AH-70#重交通石油沥青与HR型聚合物按一定比例掺配合成的HR型聚合物沥青灌缝新材料用于修补沥青路面裂缝,效果较为明显,对延长道路的维护周期、减少养护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同绕城高速公路运营以来路面出现的病害情况,采用人工调查、仪器检测、钻芯和地质雷达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分析的结果,对水泥路面采用换板、注浆、灌缝等措施处治。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些资料调查及路面灌缝实践发现,将AH-70#重交通石油沥青与HR型聚合物按一定比例掺配合成的HR型聚合物沥青灌缝新材料用于修补沥青路面裂缝,效果较为明显,对延长道路的维护周期、减少养护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见病害 关于基层裂缝。基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在对基层完成施工之后,进行灌缝处理,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利用切割机将假缝做出来,这是导致裂缝出现的一个原因。第二,在对基层进行铺筑的时候,采用的格栅也是造成基层裂缝的一个原因。第三,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太差,在施工之后没有对路面做好养生以及维护工作,路面土质比较松软,是造成基层裂缝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速公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所采用的几种方法、施工组织,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得出了采用开槽修补法最适合高速公路灌缝施工。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网裂 纵向裂缝出现后.北方地区经过冰冻水的侵入.继续扩展.形成冻胀裂缝.进而造成大面积网裂。沥青路面在交工验收后的第一个冬季温度骤降出现裂缝后,由于预防性养护措施不及时,目前国内的灌缝、封缝施工工艺还不太成熟.多为维修性养护,冬季雨雪侵蚀路面.冰冻水渗透至基层,使处于裂缝状态下的路面病害日趋严重,特别是裂缝附近土基的含水量加大.甚至饱和,在大量行车载荷作用下,产生沉陷、翻浆等路面病害。  相似文献   

17.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最常见的路面病害之一,如果路面裂缝修补不及时或修补效果不好。路表面的水就会沿裂缝渗入到基层,从而加速裂缝的扩大,甚至形成坑槽或沉陷等病害。已往公路养护部门在每年的春季都采用热沥青灌缝的传统方法对裂缝进行修补,这样往往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泛油和行车震颤现象,经过冬季低温冻胀后,沥青灌注的裂缝表面又重新裂开,  相似文献   

18.
服务年限内的沥青路面普遍存在大量的开裂病害,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效的做好预防养护工作,需要及时而有效的进行裂缝修补工作.在综合分析众多裂缝修补工艺和灌缝材料性能优劣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及灌缝材料的性能评价体系.此外设计一套用于评价灌缝材料高温粘附性的室内试验流程,并据此开展室内试验,验证评价四种常用灌缝胶的材料性能和修补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高性能环氧沥青路面裂缝灌缝质量差,灌缝材料渗透性评价方法不完善的现状,文章结合几种常见灌缝材料的自身特点及灌缝效果,提出了灌胶法及布氏旋转粘度法两大评价方法。补充完善了灌缝材料评价体系,并为灌缝材料的研发及优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公路养护经验而开发生产的常温树脂类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材料的原材料及制作工艺,对该灌缝材料的低温抗裂性、粘附抗脱性、高温稳定性等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并提出常温树脂类沥青路面裂缝灌缝的施工建议,对该灌缝材料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