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市政桥涵工程中有支架拱桥施工为依托,从拱架施工、拱圈施工、钢管混凝土拱施工和中、下承式拱桥及系杆拱桥施工等方面,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就系统的拱桥常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美兰法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相关专业术语及其内涵与外延;调查分析了美兰拱桥在中国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美兰法的技术发展要点和历史经验;指出了美兰法技术与美兰拱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美兰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从欧美起源,20世纪下半叶传到中国和日本;按所采用的埋置拱架类型,其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半劲性拱架、(一般)钢管混凝土(CFST)拱架和强劲CFST拱架3个阶段;美兰拱桥为混凝土拱桥的一种,美兰法所用的埋置拱架以服务施工为主,成桥后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为辅;截至2021年5月,收集到的中国已建成或在建的美兰拱桥有57座,2007年以来,跨径250 m以上的混凝土拱桥均采用此法修建,其中最大跨径为600 m;美兰拱桥主要应用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公路桥梁中,近年在铁路桥中的应用增多,以上承式双肋组拼拱为主,矢跨比集中在1/4~1/6,拱轴线多采用悬链线;CFST拱架截面积在主拱截面中的占比、钢管直径、钢管和混凝土材料强度均随时间的推移和跨径的增大而不断提高;应用美兰法时要综合考虑有限的用钢量、受控的结构受力和简便的施工这3种因素;预埋拱架从最早的型钢向类桁式、箱式、桁式发展,目前以桁式为主,桁式钢管拱架多采用悬臂法架设,转体法也有应用且形式多样;为减少用钢量,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与变形,中国创新地引入了CFST桁式结构作为埋置拱架,并采用预压、辅助锚索、多点平衡浇筑、斜拉索等调载方法;近年来,通过采用强劲CFST拱架,外包混凝土横向分环浇筑工序减少至3环及以下;在美兰法应用方面,应以强劲CFST拱架为核心,继续开展材料、结构与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在美兰拱结构方面,应加强钢管增强混凝土结构、超高性能材料、钢腹板(杆)-混凝土组合拱受力性能研究;同时,还应深入研究美兰拱桥的耐久性,从而为新建桥梁的设计和既有桥梁的维修养护服务。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在拱架上分层现浇施工时,拱架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拱圈浇注的安全性~([1])。以瓮溪Ⅱ号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其施工拱架的设计要点和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拱架施工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对拱架施工过程中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对拱圈与拱架联合作用的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了验证,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套拱加固石拱桥,能使套拱的混凝土与原拱圈紧密的结合成一体,成为两者共同受力的整体,起到加固拱圈,提高拱桥的承载力,延长拱桥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台为背景,介绍拱台基底承载力和偏心距验算、稳定性验算的基本方法。拱桥由于拱台存在水平力作用,使得拱桥基础的稳定性验算成为基础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桥在设计时出现拱台抗滑动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在拱台台底设置突榫,利用突榫前在基底压力作用下土体水平方向的承载力,提高拱台的抗滑动性能,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使设计方法得到有效验证,并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措施,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连拱拱桥拱腹填料采用泡沫混凝土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泡沫混凝土整体性好,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减轻荷载、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要求。泡沫混凝土与水泥稳定碎石或炉渣相比,可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减小拱桥拱腹填料的自重,对拱圈的强度和拱桥墩台的地基承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一圆形钢管混凝土肋拱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了几点有用的结论,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ANSYS进行混凝土现浇箱型拱圈与拱架联合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拱架上现浇混凝土箱型拱桥时,用分环施工的方法,就能利用拱架的联合作用,减少钢拱架所承担的应力。通过大型软件ANSYS10模拟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拱圈与拱架的联合作用效应,同时对钢拱架进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木拱架、钢拱架与钢木组合拱架,拱桥拱架的类型和构造。  相似文献   

10.
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塔、扣架一体化缆索吊装施工中,其关键在于拱肋线型控制,在理论分析及现场测试基础上,动态调整扣索索力,可保证拱肋线型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