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在隧道运营以及交通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隧道光环境的优劣影响着驾驶员视觉感受以及行车操作行为。通过对隧道潜在致因的分析,研究隧道内部光环境与驾驶员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反应时间关系,采用Matlab优化照明系统布灯参数,以DIALux照明设计软件仿真,分别以仰角25°、30°和35°对道路最小照度、路面均匀度和道路总均匀度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仰角30°时照明效果最好,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得到提升,为隧道照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公路隧道照明工程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照明系统在达到基本的照明指标后,应尽量实现系统的环保、高效和节能。根据人眼明适应和暗适应的数据拟合函数,推出了隧道各区段亮度计算公式,同时还对基于De-viceNet总线的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整个控制系统使得隧道内外亮度变化平稳,给驾驶员以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可以改变传统照明系统电能损耗较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隧道照明是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结合工程实例,基于"按需照明"和"车来灯亮、车走灯灭"的照明方式,考虑隧道内部光源衰减对驾驶员的影响,优化隧道内停车视距模型,根据车辆位置实时开启满足相应照明区域长度的灯具,基于隧道内车速度化规律,计算车辆检测器布设间距,实时修正照明区域长度,并给出不同车流状态下的隧道照明调光原则。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现行规范JTG/T D70/2—01—2014《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于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的差异,推导了20°视野的等效光幕亮度计算方法。以重庆双山隧道为例,计算了不同天空环境下20°和56.8°视野的察觉对比度法入口段亮度,与规范设计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察觉对比度法考虑的视野范围更大,并且更多的考虑了周围景物环境、大气以及汽车挡风玻璃的综合作用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较规范值偏大;采用逆光照明的察觉对比度法计算结果比采用对称照明时小52%左右,采用逆光照明能更好的减小隧道照明能耗;天空环境对隧道入口段亮度影响显著,入口段照明需根据天空类型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5.
特长高速公路隧道对照明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在入口段和过渡段,若照明设计方案不到位,极易导致驾驶员产生不适,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结合山西省某特长高速公路隧道的依托工程,深入分析高压钠灯与LED灯组合方案,并研究不同光源高度的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照明技术方案,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隧道群中毗邻隧道的照明与单体隧道照明有着显著差异。为减少白天毗邻隧道洞口由光照强度差异引起的交通事故,在公路隧道洞口采用遮阳棚的减光措施,可起到良好的减光效果,满足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但往往结构形式较封闭,上游隧道洞口污染物易窜流到下游隧道进口形成"二次污染"。以毗邻隧道为背景,构建了底部两侧镂空、上方封闭的遮阳棚模型,利用光模拟计算软件Daylight Visualizer分析了毗邻隧道洞口的亮度变化规律及遮阳棚的减光效果;以标准k-ε双方程的三维紊流模型及多组分扩散传输为物理计算模型,采用Ansys Fluent流体分析软件数值模拟了无遮阳棚和有遮阳棚两种情况下,毗邻隧道洞口污染物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遮阳棚(透光率30%)能大大减少隧道内与隧道间路面照度的差值,与较封闭遮阳棚相比,能更好地改善隧道洞口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高隧道比路段驾驶员视觉特性变化规律与行车安全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出入口段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提出“负荷重复累积效应”概念表达频繁进出隧道过程中驾驶员视觉变化现象.采用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Vω(t)作为评价指标描述驾驶员在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负荷变化规律,以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MTPA及换算视觉震荡持续时间作为评判视觉负荷大小的依据.建立了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觉舒适度评价体系,然后依据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隧道出入口的驾驶员视觉负荷程度,最终判断隧道出入口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高隧道比路段驾驶员视觉负荷评价研究中,可为隧道出入口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眼动仪的驾驶员视点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湖南交通科技》2012,(4):153-155,170
驾驶员眼动特征能较好地表征驾驶员对视觉信息的加工过程,通过获取驾驶员行车过程中注视点的变化得到驾驶员在不同路段的视点特性。通过运用智能眼动仪,以高速公路驾驶员的视点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高速公路进行合理的分段,最终得到驾驶员在不同路段下的视点分布特性,发现驾驶员视点在直线路段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而在转弯路段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和弯道的内侧,在隧道路段,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和下方区域。通过对眼动数据研究得出结论:当平曲线半径小于600 m时,建议对标志进行优化以保证驾驶员能准确获取道路信息,当平曲线半径小于300 m时,建议改善路侧环境以缓解驾驶员的紧张程度。同时,根据隧道段的视点特性,提出了一定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隧道在公路路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 《201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至20110年底,全国有公路隧道为8522处、625.34万米,特长隧道326处、143.32万米,长隧道1504处、251.84万米.隧道一般为整条线路的咽喉和瓶颈,是公路通行能力的控制性工程.公路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狭小长筒形构造物,空气流动小,空气易污染,且隧道内没有日照,能见度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通行能力.隧道照明可以改善隧道内路面状况,改善隧道内视觉享受,减轻驾驶员疲劳,有利于提高隧道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但是,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和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背景下,在保证隧道运营管理的安全的同时,公路隧道照明节能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是各个地区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是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满足隧道内照明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电能损耗,加强隧道智慧照明研究是必然选择。通过精准选择隧道照明参数,合理确定隧道内的灯具布设,以便于构建完善的隧道照明系统,实现车进灯亮,车走灯暗的智慧照明系统。就高速公路隧道智慧照明展开分析,把握相关设计要点,提出合理的方案,达到节能而又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省近年来新开工隧道建设规模和实施节能工程的必要性,并就高压钠灯和LED灯具的特性进行充分对比,倡导在隧道照明应用中采用LED光源,达到节约资源、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隧道里程最长的国家,对于公路隧道有自身独特的技术,而照明是公路隧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节能和智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公路隧道照明中也有了应用的需求。接下来我们将以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服务中心项目为例,据此首先说明公路隧道的特点,分析公路隧道照明智能节能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并对公路隧道照明智能节能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车辆在通过隧道时,驾驶员会经历视线不清、视觉疲劳等诸多不良体验,存在较高安全隐患。隧道反光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发挥良好的车辆警示及诱导作用,还能增强隧道内的照明效果,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根据山西省隧道反光环的应用实践,结合国内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了隧道反光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功能及参数,提出了隧道反光环在色彩、设置位置、设置间距以及其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推荐参数,供相关技术人员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里程急剧增加,运营过程中照明能耗大、质量低、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日趋突出。笔者结合当前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和运营现状,从驾驶员视觉"静态空间视野感知"和"动态视亮度适应"这2个角度开展公路隧道光环境室内仿真,以基于反应时间的视觉功效定量表征公路隧道照明光环境参量如相对光谱能量分布、环境相对色温等对被测样本视觉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公路隧道(尤其是长、特长隧道)中间段,被测人员的视觉功效随视野感知域内光环境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PD1、SPD2、SPD3依次升高,随环境相对色温的升高而升高,亮度梯度降低时刻视觉目标所对应的视觉功效显著低于其它目标对应的视觉功效,动态暗适应下短暂的适应时间有助于提升被测样本在亮度梯度降低过程中的视觉功效;动态暗适应下驾驶员视觉系统光谱灵敏度最大值逐渐向短波方向过渡。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照明用电是隧道运营的主要支出成本,在当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隧道照明的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隧道照明系统的组成和行驶要求的亮度曲线提出六种具有实用价值隧道照明的节能技术,对于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照明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介绍公路隧道照明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在公路隧道照明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照明方法上的改进,总结了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状况,分析了LED白光照明在隧道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毗邻互通立交特长隧道的运行特性和驾驶行为变化规律,选取10名驾驶员在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进行实车实验,利用Tobii眼动仪、前向碰撞预警系统Mobileye及Cirelet单导脑电系统等仪器,采集真实交通状态下车辆位置、时间、行驶速度、驾驶员瞳孔直径及专注度等数据,划分毗邻互通立交特长隧道特征区,给出二郎山隧道入口前和毗邻互通立交分流点段的行驶速度和瞳孔直径分布特性和变化曲线,建立二郎山隧道进出口区瞳孔直径线性模型,并评价洞内景观带专注度等级,分析定向变道影响点至互通立交分流点驾驶行为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设置洞内景观带可以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且景观带国旗区效果优于星空区。驾驶员看到定向变道标线白色虚线后,瞳孔直径逐渐减小至3.65 mm,行驶速度维持在71~73 km·h-1,在变道操作期的视觉负荷和心理紧张度最大,在条件观察期专注度最高,驾驶员需要根据等待可插车间隙迅速反馈和进行是否变道等操作。  相似文献   

18.
城市隧道出入口视觉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由城市道路进入城市隧道时,驾驶员的视觉环境变化较为剧烈,行车环境的突变是城市隧道成为事故多发路段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行车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城市隧道出入口驾驶员的生理特性,分析了隧道出入口亮度变化、视觉适应性对隧道入口障碍物视认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隧道进口一般路段瞳孔直径稳定在1.8mm左右,暗适应区间瞳孔直径从约1.9mm变化到约4.7mm,到完全适应时稳定在4.5mm左右,直至出口位置。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系统复杂,其中隧道是常见的组成部分。特长隧道在高速公路结构中,需要设计照明系统,保障隧道内部的明亮度。随着特长隧道数量增多,照明系统方面提出了节能设计的要求,目的是降低隧道照明的能耗,有效控制隧道内的照明方式。节能是隧道照明设计的重点,严格按照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规划好隧道照明系统,满足隧道照明的基本需求。重点研究特长隧道的照明系统,探讨节能设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自然光光照模型,得出自然光情况下光线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将隧道入口段的加强照明换成连廊下的自然光照明,通过分析在连廊情况下的光照情况,建立连廊下隧道入口段的光照模型。以潮惠高速公路银山隧道段的设计模型为例,对入口段采用连廊自然光照明的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将隧道入口段的加强照明换成连廊下的自然光照明,可以很好的满足隧道入口前半段的照明需求。相比加强照明,大大降低了隧道入口处的照明耗电量,在同等条件下,入口段采用连廊自然光的照明方式较传统照明方式,降低隧道能耗比达16.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