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成功应用,阐述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分析了冷再生基层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具有施工方便、低碳环保、工期短、造价低等优势,非常适用旧路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PCI和SSI指标评价了旧路状况;研究了作为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进行了路用性能试验;确定了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通过国外先进的就地冷再生机组的工程应用总结了施工工艺。研究表明就地冷再生是一种有效的沥青路面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旧路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做进一步分析。先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对其工艺原理、配合比等进行研究;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以加深相关人员对该技术的认识,为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就地冷再生就是利用现场再生设备一次完成原路面进行破碎、添加新粘结剂、拌和、摊铺的施工工艺。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能够节省工程投资,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因为冷再生技术受旧路面状况、交通荷载、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研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控制。阐述了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优点以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失水率和水泥剂量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干缩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阻应变片测试的方法,对新旧混合料试件的干缩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与水泥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与新料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大修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榆林市干线公路2010年G307大修工程水泥就地冷再生底基层为例,从冷再生的工作原理、路用性能以及再生机械的性能方面展开研究,综合分析道路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出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在干线公路大修工程施工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水泥稳定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机理,结合某省道大修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全深式就地冷再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通过对现场试验数据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证明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可为以后的沥青路面大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在常温下使用冷再生机械一次性完成旧路面及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铣刨、破碎、添加再生材料、拌和、摊铺等作业过程,经整平、碾压成型后的再生层恢复达到路面底基层技术要求的一种施工工艺。通过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105国道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的机械组合、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在公路维修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较少。阐述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应用于城市道路进行效益分析,以期该技术在城市道路的维修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为例,分别在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准备以及施工作业管理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的施工技术,可以为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作业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和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特点,说明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的适用性,同时以人民大街改造工程为依托,阐明了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水泥在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评价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含量的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包括水稳定性、强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扫描电镜测试(SEM)分析了水泥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和乳化沥青一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胶浆表面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的加入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强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SEM分析表明水泥水化物和沥青形成的胶浆复合物形成的空间立体网格结构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具有“加筋”作用,水泥有效地提高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场合及技术特点,阐述了就地冷再生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组成设计、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以后冷再生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就地冷再生是一种非常符合农村公路改造需要的快速改造技术,符合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方向.文章以某农村公路改造为例,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农村公路改造中的应用,针对路面病害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泡沫冷再生和水泥冷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路大修工程中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首先分析了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优点,进而从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和施工作业管理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以提高其施工水平,确保路面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G324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梧州段)中,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结合该工程,对掺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基层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分析其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沥青路面大修应用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G324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梧州段)中,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结合该工程,对掺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基层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分析其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沥青路面大修应用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冷再生机组单幅再生与碾压设备作业宽度不匹配导致的延迟碾压现象,文章结合室内冷再生混合料延时成型模拟试验以及冷再生实体工程中延迟碾压工况观测研究,提出基于单幅再生长度和再生行进速度的冷再生现场延时成型计算式,并计算得出不同再生速度条件下,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单幅再生区间合理长度。  相似文献   

19.
传统全深式冷再生沥青层铣刨厚度宜小于40%,但实际工程中常会遇到沥青层厚度超过40%的情况。通过对镇江市干线公路路面旧料的级配及路面结构层进行分析,进行高沥青层厚度比例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沥青层厚度占总再生厚度比例的60%。利用振动成型法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含量为3.5%时,高沥青层厚度比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5 MPa,满足规范要求。对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施工路段进行取芯检测,再生路面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为高沥青层厚度比例的就地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王守广 《北方交通》2011,(11):34-36
明确了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概念及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意义。结合该项技术在310国道大修工程中的施工实践,阐述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