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买了小雅快一年了,心情也已经由之前的新鲜、激动转化为现在的平静和理性。其实很多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在和我聊起这车的时候,都会禁不住问我为什么选择这车,这车的性价比一点都不高,并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其实这些问题现在也都还困扰着我,但是我坚信,小雅是一款不会令我失望的车,而事实也证瞬她的确没有让我失望。可能我之前没有开过多少车,对于其他车的性能不是很了解,而且女性嘛多少对于驾驶这项技能有些陌生,需要慢慢地熟悉和适应,所以对于小雅,我也是在慢慢熟悉。小雅的离合和刹车行程不长,操作起来很轻松,尤其是挂挡的感觉很轻松,挂挡摘挡用几根指拇就能轻松完成,而且方向盘带助力,尤其是原地打轮的时候特轻松。在湖南长沙,因为雅绅特是新上市的车型,市场的保有量也不大,所以现在配件还比较贵,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7,(6)
正2016年5月中旬,本地车迷圈里的一位陈姓老哥想换车,让我给参考下。针对他的购车用途和经济情况,我建议他考虑下本田投放中国市场的CB500X,告诉他这车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现在,这位老哥已经成为CB500X的车主近一年了,我很想了解一下他对这款车的真实看法,毕竟这车是我推荐他买的。于是,趁着这个月初的周末有点空闲,电话约了他一起去郊外跑跑……  相似文献   

3.
性价比至上     
要说我也算是个老司机了,从学车到现在算算也有十几年的时间。1997年的时候我买了一辆捷达作为代步工具,也算是国内第一批购买私家车的人。捷达这车不错,皮实,有劲,维修保养也方便,一直到去年我都还在开着它。  相似文献   

4.
郭正浩 《汽车杂志》2012,(6):150-153
政义把508钥匙给我,说着:车停在停车场负二层,做长测。我喔了一声继续敲键盘写稿,他又嘟嚷了一句:其实这车调的还真不错,这下我抬起头来看他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第一辆车是二手的幸福250A,产地上海,单缸风冷二冲程。年轻一点的车迷对这车一定很陌生,因为现在它已经很少见了,除了被一些车迷当作收藏品,大部分都进了废品回收公司。我这辆幸福250A购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买来时已是破旧不堪,有时骑一次就要修一次。  相似文献   

6.
<正>"哇!这车长得好奇怪!""这车叫什么名字?""这是老爷车吧?"……在我将摩根3 Wheeler从拖车上卸下来的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已经有无数人问我各种问题,不过此时我一心只想跨进车里。GOOD实在太拉风了BAD中国境内目前无法正式上路其实我并不是不想回答围观群众的问题,而原因无外乎这辆看上去仿佛是从上世纪初"穿越"来的摩根3 Wheeler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不过当我真正落座车内,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甚至连如何起动发动机都不知  相似文献   

7.
《车迷》2020,(3):70-71
无论《车迷》杂志还是车迷荟微信公众号,我们在制作内容之余都尽可能地提供一个车迷朋友能够发表意见的平台,赶紧来看看车迷朋友们都在说什么吧!2021迈凯伦Elva亮相,追求极致的驾驶体验!天鹰:这车厉害的,用了碳纤维单体壳,超喜欢。起风了:这车不能挡雨,不实用,所以我不买。  相似文献   

8.
家庭号     
购买原因:纯粹是想着全家出行时比较方便,当家庭车使用。我这车钥匙链挂的是我儿子的照片,也算是给这车多增加了一点家庭用车的感觉。作为家用车,追求的纯粹就是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BQS     
问:我的车是CIVIC。这车整体不错,只是稍不留意就会刮底盘,已经发生好几回了,每回都被吓一跳,但过后好像又没出什么事。我想这车的底盘是不是有点低了? 答:空载状态下,CIVIC的最小离地间隙在169mm左右。这个数值肯定是在一般轿车最小离地间隙的正常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是不该、也不会发生底盘刮蹭的。  相似文献   

10.
其实我买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来代步。因为老婆在广州,自己在佛山,经常要在佛山和广州两地跑,在买车前总借朋友的车开,不出事还好,要是出点什么事故确实对朋友也不好交代。这明显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也就动了自己买车的念头。对于我来说,到底买辆什么样的车既实惠又好用呢,我觉得现在车价降得太厉害,而要等价格稳定,那怕是还要等个几年了。所以还是现在先买个便宜点的车,把这几年过渡过去后再买心爱的好车就不怕吃亏了。  相似文献   

11.
开车有时候就像一块馅饼深深的吸引着我,长时间不开就会觉得很想练练手。对于刚拿驾照一年的我,开车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在朋友的帮助下借了一辆2020st过过车瘾,可是这一次驾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 刚拿到手,我真是心潮澎湃,先是把车里里外外擦了个干净,看着这车感觉挺有男人味,也有几分野味!于是就决定驾车去北京郊区撒撒野。刚开始驾驶北京jeep还有点不习惯,离合器,刹车和方向盘都很僵硬。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徐磊 《汽车杂志》2012,(2):256-257
现在经常一遇到有车的朋友,我就会游说他们接受《汽车杂志》的车主采访,但他们总是回答我说车太差不好意思出镜。其实我想说,我们乐于采访任何车主,不论年龄、性别、职业……  相似文献   

13.
陈庆 《汽车杂志》2006,(6):271-271
上海的刘先生在IT业滚爬多年,对高科技的东西有特殊的爱好,现在他要买车了,首先看重的就是这车科技含量够不够高够不够新。由于这车实在是外行,所以他求助我们帮他选一辆合适的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08,(1):95-95
购车原因 在这之前,我骑的是一款建设雅马哈的车,已经骑了有三年多了,2007年我一直想换一辆新车。我咨询了很多朋友,也到过很多品牌专卖店去看过,但感觉那些车型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到了2007年11月,我还在为买什么车而犹豫不决时,有同事在这时候建议我买济南轻骑产的“藏獒”,说那车不错。的确,我们单位有不少同事都买了这车,从外观上看还真的很有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同事的车借来遛了几圈,  相似文献   

15.
《汽车导购》2006,(9):14
非常感谢贵刊在我购车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本人对最终选择的车型也很满意,所以很快就到4S店里交了3000元订金,然后销售人员说可以在1个月内提车。虽然当时觉得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但是想象着即将开始的“车主生活”,想象着驾驶自己心仪爱车的畅快感觉,等待一段时间也就“忍了”。然而,我实在没有想到的是,订车之后1个半月过去了,4S店还是没有通知我去提车,给我说的原因是现在这车预定的人实在太多,厂家生产不出来,还要等一段时问。当时,我想可能这车真的挺“火”,再等等也无妨,没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不在乎这几天了。可是又过了1个月之后,还是没有等到任何可以提车的消息,当我再次找到商家的时候,回答是我订的“舒适型”实在太抢手,如果现在改成更贵的“豪华型”,就可以立即提车了。由于经济压力,我还是坚持了原来的车型,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提到车,已经3个多月了。我想问问编辑同志,市场上真的有这么紧俏的车么?实在搞不清楚其中是怎么回事,您能不能帮忙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尽皆知的北欧品牌,沃尔沃在人们的心中一直都是安全的代名词,要是身边有人买了沃尔沃,一定有朋友会和他说出诸如"哟,这车可安全啊!"之类的话。而今天,我就借着这辆沃尔沃XC60T8插电混动版车型来和大家聊一聊沃尔沃。这台沃尔沃XC60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在经历过多次小改款之后,在外观方面也已经非常成熟了。  相似文献   

17.
我的车算是跑得比较少的,每年不过16000km左右。平常主要是用来代步。凯越这车还是比较能充分代表上海汽车的制造水平,各个方面都做得比较精细。有时候,朋友之间打趣地说,上海人应该更多引进日系车,上海人的精细跟日系车融合在一起,一定能达到极致。而像通用这样的美国车,明显限制了上海制造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外观 非常精神 “嘿,这车可真精神”!这句夸奖MG3的话已经是我听见的第三次了从加油站小伙子、还有停在路边走过的情侣嘴中。都说出了相同的感叹句,当然也说出了我的心声,这是我第一眼见到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编辑朋友: 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在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先恭祝各位编辑朋友新的一年工作顺利,也祝贵刊越办越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您帮我出出主意。我想买一辆车,家用,要安全配置也得够用,现在看上的候选车型有丰田的凯美瑞和大众的迈腾,这期间也咨询过身边的朋友,大家众说纷纭,弄的我也不知该选哪个车才好,所以希望您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帮我做个选择,从专业的角度帮我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20.
王受之 《汽车杂志》2007,(6):I0002-I0002,65
2007年三月份,瑞典沃尔沃公司中国总部有人和我联系,希望我出席他们在北京举办的推广C70敞篷车的一个大型活动,我自己比较喜欢沃尔沃,早年去美国的时候,看见姑母开一部240,我后来买了一部740,都很好开。十年前去台湾看看我的丛书的出版社——艺术家出版社,社长何政广先生开车接我,也是开一部740,当时,这车好像就是比较高收入的知识分子的专车一样,好多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