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7月4日15:29,东海救助局接获遇险信息,空载货船"荣海79"轮在福建南日岛北面水域触礁搁浅,13名船员弃船登筏逃生,亟待救援。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指派遇险位置附近水域待命的大马力救助船"东海救111"轮和专业救助直升机"B-7328"前往现场救援。16:32,"东海救111"轮抵达现场,该海域受气旋和西南季风影响,现场风力达6级。  相似文献   

2.
东海救 《航海》2020,(3):19-19
2020年4月30日2:34,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值班室接上海RCC信息:当日0:00许,“苏启渔03669”轮从浙江驶往江苏吕四途中,在长江口北槽航道北坝8号浮水域不慎发生搁浅,船舶进水,倾斜25°左右,船上4名船员弃船登筏逃生,亟待救援。接获险情信息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派遣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前往救助。4:14,“东海救101”轮抵达现场,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现场能见度不足200 m。4:52,“东海救101”轮克服夜间视线差、落潮流速快,以及遇险位置水深浅等复杂、恶劣条件,通过释放救助艇成功将4名遇险人员全部救起。5:05,“东海救101”轮将获救人员安全移交“海巡012”轮。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23—24日,受强降雨和大风影响,东海辖区发生多起海上事故,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派出专业力量分赴四处实施紧急救援,一昼夜成功救助5名遇险人员,及时化解险情。4月23日22:15,"东海救102"轮与"东海救204"轮默契配合,在长江口D6浮附近释放救助艇,成功接救散货船"鹏安"轮上1名急病船员,并移交120紧急送医。22:53,载有11名船员的运钢船"东昊158"轮在江苏盐城东北约19海里处  相似文献   

4.
张晓雷 《航海》2020,(2):23-23
2020年3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海海区风大浪高,海上险情事故易发多发。3月9日夜间,东海救助局连续作战,成功救助7名遇险人员,切实保障了海上复工复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月9日19:33,东海救助局接上海RCC险情信息:"台海66"轮在上海北港水道505号浮附近搁浅,船艏和机舱进水,有沉没危险,船上4人待救,请求救助。接获险情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根据事发位置和险情特点,先后指派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和"东海救204"轮前往现场救助,并要求救助船舶在前往途中科学制订救助方案,做好大风浪中释放救助艇接救等救助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3月4日0150时,越南籍货船"NAM PHUONG 18"轮在防城港企沙口外海域搁浅,压载舱进水,船上共有13名越南籍船员遇险。广西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有序组织救援行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广西海上搜救中心副指挥长、广西海事局局长黄军根先后对应急处置做出批示和指示,要求指导遇险人员做好自救准备,科学施救,防止次生灾害,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月5日2345时,经全力救助,"NAM PHUONG 18"轮在现场浮吊船、过驳船、拖轮等多种救援力量的协助下成功脱浅,险情得到了妥善处置。救助中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6.
<正>受第5号台风"丹娜丝"影响,2019年7月19日晚,东海海域风浪大作,马绍尔群岛籍集装箱船"BAR DU"轮(船长209 m,宽30 m)在长江口以东约25 n mile处因机械故障失去动力,抛锚抢修中,船上共有20名外籍船员随船遇险。接到险情信息后,东海救助局迅速按照防抗"丹娜丝"应急预案和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救援工作。20日5:30,东海救助局调派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前往现场开展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大风浪环境下,对于拖救失控船舶技术进行研究,着重对救助前的准备、接拖方案的选择、救助船的操纵、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对提高大风浪中接拖遇险船的效率及拖救遇险船的成功率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0引言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受台风旋涡区影响的海区常常是狂风暴雨大到巨浪的恶劣气象海况,对海上船舶的航行、作业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海上船舶特别是大型船舶一旦海上遇险,救助船舶作为海上专业救助力量第一时间出动,并根据现场情况和遇险船舶的状况采取行动,正确的施救措施对遇险船和施救船舶的安全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拖轮"德泮"在大风浪中成功救助失控船"庆云9"轮的案例,对遇险船的搜寻,救助方案的制定,大风浪中带缆,拖带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操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末,最后一波强劲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东海海域风急浪高,海上发生多起险情。12月26日晚,在舟山大戢山附近水域,3艘船接连遇险,东海救助局2艘专业救助船连续作战,成功救起5名遇险人员。12月26日20:00许,东海救助局接到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信息:"DAHAIHONGYU"轮在大戢山附近进水即将沉没,船上4人穿救生衣逃离至驾驶台顶部待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充分的准备,英辉南方近海高速救助船"东海救203"轮于2015年4月10日下午14:30用浮吊顺利吊放下水。"东海救203"是英辉南方造船为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建造的第8艘近海高速救助船。将与之前建造的"东海救201"和"东海救202"一同服务于东海救助局。  相似文献   

12.
2021年3月23日,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3月29日在众多拖船和疏浚船的救助下乘高潮脱浅。由于苏伊士运河十分重要,"长赐"轮搁浅引起了多方关注,现代通信技术向全世界提供了"长赐"轮及参与救助船舶播发的AIS信息。通过我国船讯网,发现"长赐"轮及参与救助船舶播发的AIS信息存在一些问题,从中得到启示,提出我国救助船舶正确使用AIS设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0年3月1日,我轮从美西PORTLAND航行至澳大利亚NEWCASTLE港途中,0855时收到一船舶在VHF16频道上呼叫“MAYDAY”,当时我轮船位0934S,17913E,遇险船船位0941S 17930E,离我轮仅20n mile。当时风4~5级,有涌,晴天。遇险船离最近的岛屿为120n mile左右。以下是我轮实施救助经过。  相似文献   

14.
<正> "南海救115"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主机功率为8000千瓦,总长97.789米,型宽15.2米,型深7.6米,排水量4405.885吨,航速大于20节,自持力30天,无限航区,可抗12级风浪。该船为全焊接式钢质船体,采用双机、双可调螺距螺旋桨、双流线型悬挂式襟翼舵,前倾式船首,带球首,尾部为巡洋舰式船尾,在船首尾设有管状式侧推装置。该船目前已成为我国远洋救助主力船型,成为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远洋救助的新利器。由于该船强大的救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南海海区的救助能力。在此之前,南海救助局已拥有3艘8000千瓦同型救助船列编,镇守南海海区,为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与此前交付的同系列船相比,"南海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3日1300时,在海南三亚榆林港外遇险的万吨级重大件运输船"沙河口"轮在广州救捞局"穗救208"轮的拖带和三亚海事局"海巡1811"监督船的监护下,被安全拖离三亚榆林港前往广东蛇口.至此,救助"沙河口"轮工作圆满结束.周围海域没有出现油污染,海水又恢复了往日的湛蓝.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从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珠海海事局获悉,8月3日凌晨,一货船航经距澳门以南约8海里海域遇险坐沉,经过9小时救援,船上11人全部安全获救。8月2日19时,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接报,散货船"帝威506"轮在距澳门以南约8海里遭遇风暴进水遇险坐沉,船上11人全部乘救生筏离船,失去联系,急需救援。接报后,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协调珠海海事局、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南海救助局、渔政等派出救助船、直升机前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3日,"两岸直航大型客船海上遇险联合搜救应急演练"在厦门海域举行。此次演练参演船舶8艘,参演人数200余人,首次采用了人员快速疏散装置——垂直撤离系统,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演练模拟两岸大型直航客滚船"中远之星"在海上发生严重火灾亊故,船方组织人员开展自救,并向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请求救助,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根据险情情况,协调有关救助力量进行救援。演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科目,即遇险船舶自救与险情报告,信息通报与应急响应,现场联合救援,以及善后处置。作为此次演练的一大亮点,遇险人员通过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22日凌晨,载有6055吨铁矿砂的"海欣"轮在由朝鲜开往日照途中遇险沉没,18名船员紧急弃船逃生。经过连云港海上搜救中心、东海救助局等单位5个多小时的紧张救助后,已被冻僵的18名船员全部  相似文献   

19.
郑怀宇 《中国海事》2010,(10):31-33
<正>2009年8月7日0200时,货船"XX"轮从广西白龙开往广东顺德途经琼州海峡西口附近海域时,受热带风暴"天鹅"影响,遭遇大风浪进水沉没,船上6名船员落水失踪。经广东省、湛江市两级海上搜救中心全力协调组织救助,6名船员于8月9日1130时被找到并获救。一、"XX"轮遇险经过(一)船舶遇险简况  相似文献   

20.
紧急出动     
9月17和18日,因受热带风暴"韦森特"的外围影响,粤西、北部湾、琼州海峡、三亚以南海域险情不断,海上救助部门不负使命,救助船舶紧急出动,搜救遇险人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