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浪型双体高速客滚船是一种客货同载的高性能高速船,在恶劣海况下具有其他类型高速船不可逾越的航行综合性能,未来在海上短途客滚轮渡、海运快递以及岛屿、海峡之间的海上快速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穿浪型双体高速客滚船在营运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火灾就是其中最常见的风险。本文分析穿浪型双体高速客滚船火灾事故成因,探讨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应对策,为穿浪型双体高速客滚船的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穿浪型双片体高速客滚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行综合性能具有其他类型的高速船不可逾越的优势,是未来海峡和短途客滚摆渡、高性能高速船发展的方向。但是铝合金船相对于钢质海船来说,缆桩和船壳板比较脆弱。拖船协助大船作业时用力过猛,船舶缆桩和船体外板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船长要慎重使用拖船助操。穿浪型双片体高速船进出船坞作业时,船舶艏向与船坞轴线的交角大于5°,船舶前端细长而薄薄的长剑状穿浪结构可能会触及坞墙而受到损害。本文以"海峡号"在宁波环海重工船厂进出坞作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供存在类似问题的船舶进出坞作业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穿浪型高速客滚船具有的优良性能一直为业界称道,是海湾、岛屿、海峡之间交通旅游的理想选择,而对于横穿台湾海峡的航线,穿浪型高速客滚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速船,更是具有良好的航行综合性能指标。因此打造未来的两岸之间海上快速通道将会首选此种船型。冬季来临,关于冬防的内容,因区域不同,气候水文不同,关注的重点差别较大,要因地制宜,才能做好冬防工作。由于闽台线地理环境和气候水文环境的特殊性,本文针对闽台航线上的双片体穿浪型高速客滚船的冬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就喷水穿浪高速船的交通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喷水高速船的操纵避碰特性,在实际操纵当中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闽台直航航线不仅是惠及两岸人民的民生工程,而且承载着两岸共建美好家园的伟大使命。"海峡号"是中国第一艘往返于福建平潭至台湾台北港和台中港的穿浪型高速客滚船。该船为双片体铝合金船,总长97.22 m,型宽26.16 m,型深4.57 m,总吨6556,最大载客量是760人,静水中最高营运船速可达45 kn,通常情况下每周执行三班台中、两班台北的往返营运任务。本文以"海峡号"为例,对于穿浪型高速客滚轮旅客运输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海拾贝     
《航海》1997,(2)
我国首艘穿浪型双体船投入建造 我国第一艘穿浪型双体客船不久前在广东省新会市的航通高速船开发有限公司投入建造。 这艘AMD150高速铝合金结构的穿浪型双体客船,由七院708所设计,按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建造。船长25米、型宽10.6米,满载航速26.2节,抗风浪能力8级,载客量180人。这艘穿浪型双体船是该公司为浙江省海运总公司建造的,预计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此种船型的开发建造,可结束我国穿浪型双体船依靠进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水翼增升穿浪双体船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涛 《船艇》1998,(12):18-23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对穿浪型双体船型线参数的船模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两个片体间引入一个和二个增升水翼,对一些主要的船模参数进行了系列优化试验,由此获得的水翼增升穿浪双体船显示了其优越的水动力性能。该船型可应用于遮蔽和沿海海域或作为海峡高速渡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往来不断的增加,从开始的探亲访友到现在的商业往来,双方的经济贸易增长很快,产业合作涉及到很多领域。两岸之间传统的小集装箱船为主导的货物运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两岸之间部分货物要求的快速运输。两岸之间航线都要穿越台湾海峡这个著名的大风浪区域,而双片体穿浪型高速客滚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行综合性能具有其他高速船无可比拟的综合性能优势。本文对于双片体穿浪型高速客滚船的结构特点以及高速航行中带来的各种风险,从安全角度进行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穿浪双体船在海洋中高速航行时,纵向运动会对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产生的垂向加速度使乘员晕船,设备短期失效。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建立穿浪双体船纵摇和垂荡运动模型,然后运用切片理论求解运动方程中的水动力系数,将随机海浪作为外界干扰,以T型水翼为纵向运动稳定装置,进而建立带T型水翼的穿浪双体船纵向运动模型。最后以90 m长的穿浪双体船为研究对象,利用状态反馈H∞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对船体的纵摇和垂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状态反馈H∞控制器可有效地减小船舶纵向运动,降低晕船率,为减小高速船纵向运动提供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半滑行穿浪船是一种结合了混合式内倾型穿浪船艏和半滑行式水下船体的高速单体穿浪船,同时具有穿浪船的穿浪特性和半滑行船的航行特性,拥有良好的快速性和适航性。半滑行穿浪船采用具有折角设计的压浪型干舷,折角线在船长方向上与水线之间存在夹角。压浪干舷具有抑制内倾型船舶的干舷上浪、提供升力、增加储备浮力和减摇的作用。通过基于动网格的数值计算,对压浪干舷的纵向倾角及优选纵向倾角下的半滑行穿浪船在静水中的航行特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拥有较小纵向倾角的压浪干舷的使用效果较好;半滑行穿浪船同排水型穿浪船相比其在高速段的阻力和姿态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船舶工程》2006,28(1):I0001-I0002
由中船重工701所设计的穿浪双体船“海峡号”近日在广州沙角试航,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艘自行研制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穿浪双体工作船。  相似文献   

12.
减小穿浪双体船在波浪上的纵向运动对提高其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传统固定水翼和尾压浪板的基础上引入自控翼系统,根据切片理论,利用Matlab编程计算穿浪双体船的纵向运动。根据计算和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水翼的最佳运动控制方式,进而得到穿浪双体船带自控翼时的纵向运动。对比结果表明,自控翼系统可以较大地减小穿浪双体船的纵摇幅值。  相似文献   

13.
海峡型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与一般船舶相比具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海峡型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方法。此文主要介绍防城港的概况及海峡型超大型船舶在狭水道航行和靠离码头时的安全引领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文中对航行于台湾海峡的中国第一艘全铝合金双体穿浪型高速客滚船“海峡号”在航行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监管措施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高速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进行探讨,提出高速船驾驶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掌握高速船操纵、引航和应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虑外环境影响的船舶操纵模拟自动舵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自动舵系统是建立船舶操纵离线模拟模型所要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给出了一种船舶操纵模拟自动舵系统,该系统可以对船舶出入港时受到的复杂载荷,如风,浪,流,限制性航道等做出合理反应,可以应用于船舶出入港操纵运动的离线模拟中。  相似文献   

17.
高速船推进性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种典型的高速船(高速单体船、翼滑艇和穿浪艇)为例,建立了其推进(普通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及喷水推进)系统及智能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上实现仿真;建立了推进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编制了优化算法(混沌算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程序,实现了智能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最后,运用Matlab/GUIDE进行界面设计,编制了高速船智能推进系统仿真与优化软件,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互动.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在高速船初步设计时为自动控制的推进系统综合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稳定可靠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高速船规范的适用性,根据DNV、ABS、CCS和LR规范中关于高速双体船波浪载荷的评估方法,分别对一高速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同时对该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水池模型试验,包含规则波与不规则波的试验。试验对该双体船的纵垂向弯矩、横垂向弯矩、横向扭矩和纵摇有关扭矩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其传递函数和统计特性。根据对纵垂向弯矩、横垂向弯矩、横向扭矩和纵摇有关扭矩在规范与试验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DNV规范中关于该穿浪双体船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与模型试验值最接近,CCS规范次之,ABS和LR规范中关于该穿浪双体船的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值较试验值大很多,尤其是横向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通过对规范计算的总体波浪载荷与模型试验结果及其推断值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现行规范对该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评估的适用性:采用DNV和CCS规范对该双体船进行结构设计是合理的;采用ABS和LR规范将偏于安全和保守。  相似文献   

19.
穿浪双体船总体设计载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高速船规范的适用性,根据DNV、ABS、CCS和LR规范中关于高速双体船波浪载荷的评估方法,分别对一高速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同时对该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水池模型试验,包含规则波与不规则波的试验.试验对该双体船的纵垂向弯矩、横垂向弯矩、横向扭矩和纵摇有关扭矩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其传递函数和统计特性.根据对纵垂向弯矩、横垂向弯矩、横向扭矩和纵摇有关扭矩在规范与试验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DNV规范中关于该穿浪双体船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与模型试验值最接近,CCS规范次之,ABS和LR规范中关于该穿浪双体船的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值较试验值大很多,尤其是横向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通过对规范计算的总体波浪载荷与模型试验结果及其推断值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现行规范对该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评估的适用性:采用DNV和CCS规范对该双体船进行结构设计是合理的;采用ABS和LR规范将偏于安全和保守.  相似文献   

20.
穿浪双体船作为一种有着优良快速性与耐波性的新船型,在海上高速运输方面显示出了普通船舶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喷水推进器作为一种适于高速船舶的新型推进器,其技术也日臻成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众多高速穿浪双体船采用了喷水推进器,实践证明了其卓越的综合航行性能。本文以200t高速穿浪双体渡船为例,进行了喷水推进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校核以及双体船航行特性曲线的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