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救助快艇"北海救321"轮(见图1)是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装备的新一代20米级救助基地配套工作船,列编以来已参与多次重大救助任务,在救助海上人命财产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型救助快艇设计最高航速为25 kn,船长21.44 m、型宽6.70 m、平均吃水1.42 m,可在近岸和浅水区进行救助作业;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安全性,可在4级海况以下进行救助作业、5级海况以下安全航行;主要用于沿海水域20 n mile、离基地50 n mile以内巡逻  相似文献   

2.
王伟 《中国水运》2012,(8):46-47
通过实际救助案例,详细分析了在对遇险货船救助时,使用高强度迪尼玛救助缆挽鲨鱼钳拖救的可行性,以及避免海上风险的方法,供同行讨论和参考,以期为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实施的拖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常规风浪条件下,拖带重载驳船技术难度较拖带常规船舶更高。面对恶劣海况下漂航失控的大型重载驳船,拖带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遇险财产不受更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保证驳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东海救助局"东海救115"轮在恶劣海况下对搭载大型桥吊的某驳船实施救助过程中的拖航阻力和主拖缆悬垂度等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指出了对失控大型重载驳船实施人船同救的拖带救助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近年来,中国的专业救助队伍在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实际海上救助过程中,除万不得已外,通常遇险船员选择留在母船是最为正确的待救方式,而海上拖救是海上人命和财产综合救助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着重讨论深水区域漂航遇险船和救助船在风、流影响下的运动趋势,以及两船不同相对位置控制优缺点,探索安全的接近方案,为船员救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大风浪环境下,对于拖救失控船舶技术进行研究,着重对救助前的准备、接拖方案的选择、救助船的操纵、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对提高大风浪中接拖遇险船的效率及拖救遇险船的成功率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拖带救助一直是救助行动中最重要的救助手段之一。但这种救助方式在大风浪中实施时因环境恶劣、遇险船本身又处于失控状态等显著特点,是一种高风险的救助方式。在大风浪的海况下,特别是拖航救助中对遇险船实施的带缆作业,过程复杂,难度较大,对施救团队配合默契程度要求较高,文中详细论述了拖带救助过程中主要作业步骤及相应的应急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
拖带作业作为海上救助中常用救助手段之一,对海上人命、财产救助效果显著。然而,海上救助拖带作业因其具有时间紧、任务重、信息收集不充分、海况恶劣等特点,较普通作业存在更高的潜在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海上救助拖带作业的风险要素,探究风险评估方法,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规范作业流程,消除安全隐患,防范拖带作业中安全事故和险情的发生,保障此类救助作业任务能够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减摇鳍、减摇水舱在恶劣海况救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海运》2016,(2):37-42
针对恶劣海况对专业救助船舶迅速出动及现场作业的不利影响,结合实际救助作业体会,探讨新型救助船舶减摇鳍和减摇水舱的组合使用方法,创造相对平稳的救助作业环境,保证救助船舶快速抵达、安全作业,提高救助效率。以"北海救117"轮的减摇装置为例,分析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锚泊、航行、现场救助作业等几种状态下的船舶减摇方法和效果,以实现合理应用减摇鳍和减摇水舱,改善航行与救助作业环境,达到科学救助、安全救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薛忠林  徐敏 《航海》2011,(3):58-62
船舶发生海难,船员弃船逃生,发生伤病求治等事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救援转危为安,取决于海上气象、海况条件的优劣,救助力量的专业水平,也取决于遇险船员的求生技能.遇险船员训练有素,救助过程中能熟练配合救助力量,将大大缩短救助时间,增加获救机会.本文针对海上拖救、海上人员转运、弃船逃生、火灾中与外援船舶的协作方面的救援,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以救助拖船"北海救117"轮由大连长兴岛至山海关锚地航次拖带40万吨级在建VLOC"S1707"轮为例,对拖带超大型船舶的方案制定、风险评估及控制进行总结,介绍大型拖航关键环节作业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为类似拖航提供参考。1拖带概况1.1拖船概况"北海救117"轮船长98.55 m,船宽15.20 m,型深7.6 m,满载吃水6.3 m,3 813总吨,主机功率  相似文献   

11.
滩海海底管道挖沟沉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瑾奉 《江苏船舶》2004,21(5):12-14
在滩海水域 ,尤其是环渤海近岸海域 ,水浅且海况复杂 ,铺设海底管道施工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实践 ,自行研制出驳载拖橇式滩海挖沟装置。经过近 10年在胜利海域埕岛油田的使用 ,见到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论述了该装置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无人船技术应用于具有较大排水量的溢油回收船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自动作业与实时遥控作业两种控制方式的溢油回收无人船,用于复杂海况、狭窄水道以及浅水近岸等的溢油回收。解决了回收手段单一、回收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无人船在溢油回收作业中的一套完整方案。该无人船的设计满足实际需求,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17,(5)
台风期间,拖带救助大型失控船是风险系数高的任务。做好救助拖轮执行任务前检查,确保自身安全,执行拖带任务时做好带缆、拖航期间、解拖时的安全措施和各项注意事项,安全地完成拖救大型失控船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海上救助拖带作业是一项专业性强、风险极高、劳动强度大的作业。文中从施拖船的选用、拖带索具的选用、接拖及拖带方法的选用三个方面介绍了恶劣天气下海上救助的注意事项,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岸水域及浅滩、暗礁是人员落水遇险的高发区域,通过研究救助现场实际作业情况及近10年的救助案例,改进并建造了国产新型刚性高速救助艇,最高航速31节,其干舷低、抗沉性能强、压浪效果好、续航能力大,符合近岸水域救助艇作业快速、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满足较长岸线的搜救及较为恶劣环境救助的要求,在湛江和三亚救助基地等高温高湿的热带、亚热海洋季风性气候环境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胡杰  潘小军  廖华  谢荣 《船舶工程》2016,38(12):72-77
浮式防波堤是当前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热点,由于浮式防波堤主尺度大,采用半潜船等工程船运输成本高。本文考虑三种不同类型浮式防波堤采用湿拖方式进行运输,采用AQWA软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海况下浮式防波堤各自由度运动响应。研究发现:圆筒型和板架型浮式防波堤适用于不同海况下湿拖;网笼型浮式防波堤湿拖过程中运动响应幅值较大,建议使用半潜船运输。本文通过探究不同浮式防波堤湿拖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可为工程实际中浮式防波堤运输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对平台拖航风险有效地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领结法(Bowtie)和改进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RCM)风险控制方法。在对大型海工平台拖航作业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owtie模型对拖航作业系统风险进行辨识,形成初步的风险应对措施,利用失效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法对系统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对风险等级较高的故障模式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HAZOP)分析,并利用逻辑决断的方法,得出相关的风险预控措施及事故缓解措施。经拖航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对拖航作业每一个重要环节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拖航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海洋救助拖船是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实施有效救助的专用船舶.为对接我国海洋战略发展需求,要适应在深远海大风浪恶劣海况条件下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的有效救助.针对海洋救助拖船适应深远海救助需求的基本功能设置,就船舶救助和人命救生的拖曳救助作业、对外消防灭火、海面人命救生、海面搜救、获救人员救治及保障等主要设备及设施配置作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9.
拖航是船舶航行作业中的重要业务之一,在远洋航行、大件运输以及近距离现场转移业务中均有广泛应用。船舶拖航易受风、浪、流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拖航运动的风险,所以必须借助数学模型对船舶拖航进行仿真,以有效控制拖航系统作业,全面防范拖航风险。本文分析了MMG分离式操纵性数学模型,提出结合MMG分离式操纵性数学模型的船舶拖航运动模拟方法,并对船舶拖航进行仿真,表明拖航仿真模型能够为操纵控制提供合适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船舶运输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其安全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科技的进步使"造大船"成为全球航运发展主流,这些庞然大物以更大的规模经济降低了营运成本,对海上救助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超大型船舶救助拖带也已经成为一个救助新课题。以"北海救117"拖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S1701"从大连长兴岛至山海关为例,概括进行风险分析的主要因素,提出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为超大型船舶拖带提供实践经验,对提高救助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