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市民出行主要还是依赖公交车,因此,公交系统是否完善不仅与乘客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天山区、新市区、头屯河区(含八钢居民聚居区)、水磨沟区、米东区(含原米泉市区)的公交乘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候车时间长度、换乘便捷度、服务态度、候车环境、车内卫生环境等对评价结果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乘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交通运送能力的充分运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网络运营效率,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以轨道交通乘客出行需求为导向,提出换乘关系综合重要度的衡量指标,以此为依据建立网络运营计划分步协调优化模型及算法,旨在减少乘客换乘候车时间,实现提高换乘站内乘客换乘便利性目的。以某市线网为例进行协调优化,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经分步协调后全网平均换乘候车时间缩减了12.42%,乘客单次换乘候车平均节省0.39 min,能够有效地缩减乘客的换乘候车时间,优化网络运营计划衔接状态,提升线网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内站立乘客面积是影响公共交通乘车阶段乘客满意度的关键指标.将使乘客感受由不满意转变为满意的公交车站立乘客面积的临界值定义为临界站立乘客面积.本文旨在提出临界站立乘客面积的建议值.首先,在呼和浩特市开展了客流调查及问卷调查;然后,基于调查所获数据,采用有序 Logistic回归建立了乘客满意度与站立乘客面积的模型;最后,通过对所建模型的图形化分析,提出临界站立乘客面积(即保证乘客满意的最小站立乘客面积)的建议值为 0.25 m2/人.本文研究成果为公共交通乘车阶段的乘客满意度评价、舒适性评价提供量化依据,为公交车额定载客量的核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公交车内站立乘客面积是影响公共交通乘车阶段乘客满意度的关键指标.将使乘客感受由不满意转变为满意的公交车站立乘客面积的临界值定义为临界站立乘客面积.本文旨在提出临界站立乘客面积的建议值.首先,在呼和浩特市开展了客流调查及问卷调查;然后,基于调查所获数据,采用有序 Logistic回归建立了乘客满意度与站立乘客面积的模型;最后,通过对所建模型的图形化分析,提出临界站立乘客面积(即保证乘客满意的最小站立乘客面积)的建议值为 0.25 m2/人.本文研究成果为公共交通乘车阶段的乘客满意度评价、舒适性评价提供量化依据,为公交车额定载客量的核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候车是公交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候车时间是决定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之一. 目前,获取乘客候车时间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法和视频采集法. 但是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仅能实现小范围典型站点的候车时间的调查,无法快速完成线路甚至线网级别的候车时间采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公交GPS和IC 卡刷卡数据,采用非时齐泊松过程理论构建了乘客到站模型,并给出了一种离散条件下任意时刻的乘客人均候车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动态准确的获知不同站点、线路和线网乘客的人均候车时间. 基于此方法本文计算了1 d 内北京公交606 路全线的人均候车时间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606 路早晚高峰和中午乘客人均候车时间最短大约在200 s 左右,下午乘客的候车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候车是公交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候车时间是决定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之一. 目前,获取乘客候车时间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法和视频采集法. 但是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仅能实现小范围典型站点的候车时间的调查,无法快速完成线路甚至线网级别的候车时间采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公交GPS和IC 卡刷卡数据,采用非时齐泊松过程理论构建了乘客到站模型,并给出了一种离散条件下任意时刻的乘客人均候车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动态准确的获知不同站点、线路和线网乘客的人均候车时间. 基于此方法本文计算了1 d 内北京公交606 路全线的人均候车时间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606 路早晚高峰和中午乘客人均候车时间最短大约在200 s 左右,下午乘客的候车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合理地分析出租车乘客满意度,从安全、便捷、舒适的角度定性研究出租车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将乘客满意度划分为5个等级,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物元评价模型,定量呈现各级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从而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模糊性。应用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车容车况、提醒乘客系安全带、路边等车时间指标权重相对较大且满意度情况较差,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的最大综合关联度为0.04,隶属于比较满意等级,验证物元模型在乘客满意度评价中具有可行性。结果可以为出租车运营企业提高乘客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候车时间是决定通勤出行中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划分通勤出行公交候车时间服务等级有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通过乘客访谈,掌握乘客候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按照乘客心理变化特征将其分为Ⅰ、Ⅱ、Ⅲ、Ⅳ等四个服务等级,构建隶属度函数,并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划分每一等级的候车时间区间;通过SP 调查,应用非集计理论建立不同候车服务等级下候车时间价值模型,基于乘客的支付意愿,利用候车时间价值度量乘客感知候车时间,研究在不同服务等级下乘客感知候车时间的差异及随收入和候车服务等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级服务水平乘客感知候车时间比Ⅰ级服务水平分别增加50%、近300%和540%;且在Ⅰ级和Ⅳ级服务水平下不同收入群体感知候车时间差异不明显;但Ⅱ级和Ⅲ级正好相反.从而为制定面向乘客的候车时间服务质量标准和优化运营调度方案、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1):169-17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与乘客满意之间的矛盾,展开基于乘客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调查,首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1~9度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最后统计数据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与满意度分析。以西安市地铁线的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乘客满意度出发,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确定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以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为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的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为交通衔接枢纽、交通分离枢纽和公共交通枢纽.枢纽为人们出行提供乘车、下车、换乘、候车、获取信息、乘客集散、乘客逗留等服务.在分析此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论文确定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优化布局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指标、定性指标隶属空间确定的方法及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即:向量统计法和矩阵统计法.建立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算例进行了验证.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广州-佛山两地乘坐地铁及公交出行的乘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以经济便捷性、可靠性、舒适性、可达性为系统层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可获悉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对不同年龄层乘客出行选择的贡献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的同时,并可据此制定有效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群体的出行选择行为,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结果表明,受访者对该段交通的满意度评价较低,36~50岁乘客的满意度最高(1.783),51~65岁(1.640)、20~35岁(1.610)、20岁以下(1.584)依次次之,65岁以上乘客满意度最低(1.580)。35岁以下乘客更关注行车可靠性,36~50岁乘客更关注经济便捷性,51岁以上乘客更关注车辆可达性。且系统层下的各指标对不同年龄层乘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模型中缺少变量间相互关系描述,不能定量 描述变量对满意度结果影响规律的问题,本文引入结构方程理论,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 满意度多群组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各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最后依据样本特性进行分群研究. 结果表明:服务质量、企业形象、乘客信任对乘客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忠诚度 对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服务质量(0.98)、企业形象(0.59)、乘客信任(0.52)、忠诚度(0.03)对满意 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不同性别与不同职业分群条件下乘客满意度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乘客对广州地铁服务的满意程度,查找服务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改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广州地铁实际建立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乘客满意度指数的算法.在广州地铁开展乘客满意度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的满意度指数,并通过四分图模型法分析服务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广州地铁乘客总体满意度指数为92.91,其中环境与秩序、换乘指标需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公交优先是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方法.按照Wardrop 用户均衡原则,通过考虑乘客候车时间成本、乘车时间成本、换乘时间成本和车内拥挤成本,对包含两条线路(一条为一票直达线路,一条为支线干线线路)的公交系统建立出行选择均衡模型,并基于乘客个人出行成本的分析,得到了固定需求下用户均衡时两条线路选择人数和系统最优时两线路的最优发车频率.还在弹性需求情形下比较了系统最优和公交公司垄断情形两种不同政策所导致的均衡出行人数、公交票价、发车频率、公司利润和社会净收益等指标.算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研究一致的结果,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乘客感知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栋  杨晓光  安健  刘好德 《城市交通》2012,(4):72-78,41
针对当前城市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多侧重设施指标水平的统计分析,而对公交服务主体——乘客感受考虑不足的现状,引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提出了以乘客感知和期望之差为基本依据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市北安跨线和成都市119路公交线路为案例,通过分析实际调查数据,量化评价了两条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案例研究表明,票价、候车时间、车内空间、换乘便利性是公交服务亟待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城市常规公交的服务质量,提升公交吸引力及运营效率,在分析常规公交服务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常规公交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评价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进而构建了公交乘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利用哈尔滨市问卷调查数据对常规公交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公交乘客满意度得分处于...  相似文献   

18.
张铭航  韦锦  范伟莉  葛健豪  朱炜 《城市交通》2023,(2):109-117+72
在大规模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条件下,同一OD间不同路径旅行时间的可靠性差异加大,进而对乘客出行选择产生影响。将乘客一次出行的路径旅行时间划分为走行时间(包括进站、换乘和出站走行时间)、候车时间(包括起始站和换乘站的候车时间)和乘车时间,运用概率密度函数对各分段时间进行定量解析与拟合。界定OD间路径旅行时间可靠性的内涵,提出以标准差和缓冲指数作为可靠性评价指标并给出计算方法。以北京地铁网络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证明了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OD间路径旅行时间可靠性,并从实证角度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平峰时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由于高峰时段列车运行延误与乘客走行差异是影响OD间路径旅行时间的重要因素,以上海地铁网络中某一OD为研究实例,结果表明高峰时段不同路径旅行时间可靠性对乘客实际出行路径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合肥城市调查队启动了2015年四季度公交乘客满意度调查工作,公交站点问卷调查也随之展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平伟,公交星管办主任王书敏到调查现场看望了合肥城调队工作人员。27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合肥城市调查队在市府广场公交枢纽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过往市民和候车乘客发放了《合肥市公交乘客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就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福利最大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站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城市公交站点布局,对满足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出行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福利最大的角度出发,分析公交站距设定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公交运营商和乘客的利益,建立公交站距的优化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