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组成 国产2008款迈腾1.8TSI轿车采用涡轮增压汽油直喷技术,迈腾1.8TSI轿车燃油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动油泵、带压力限制阀的滤清器、低压燃油压力传感器G410、燃油高压泵、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高压燃油压力传感器G247、燃油轨道、压力限制阀、喷油器、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燃油泵控制单元J538等组成。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燃油系统部件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一辆2012款迈腾1.8 TSI轿车(装备CEA发动机),中高速加速不良,仪表盘上的EPC(电子节气门)报警灯点亮,且燃油消耗量较大。故障诊断使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内存储有一个永久性故障代码08852,其含义是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断路;读取01-08-106组第3区数据(图1a),显示怠速时燃油压力值为7 bar(1 bar=100 kPa),标准值应为40 bar,检测结果表明燃油系统不能建立高压。  相似文献   

3.
<正>车型2006款奥迪A4车(搭载BWE发动机)故障现象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加速无力,最高车速达不到80 km/h,且排气管放炮。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现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中存储有多个执行器及传感器电路断路、对搭铁短路的故障代码(图1)。查看相关电路(图2)得知,故障代码中涉及到的增压压力限制电磁阀(N75)、活性炭罐电磁阀(N80)、  相似文献   

4.
刘利胜 《汽车维修》2009,(10):14-16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由油泵、带油道的阀体、滤清器和各种滑阀等零部件组成,采用手控阀与电磁阀联合控制的方式进行换档,手控阀控制接通不同档位的油路,电磁阀(共有7个,编号为N88~N94)安装在液压阀体上,由电控单元J217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由油泵、带油道的阀体、滤清器和各种滑阀等零部件组成,采用手控阀与电磁阀联合控制的方式进行换档,手控阀控制接通不同档位的油路,电磁阀(共有7个,编号为N88~N94)安装在液压阀体上,由电控单元J217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1款大众迈腾车,搭载CGM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35万km。车主反映,车辆组合仪表上EPC灯点亮(图1),且高速时加速无力。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试车,故障现象与车主所述一致。使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存储有4个故障代码“P2294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断路”“P1926附加冷却液泵继电器对搭铁短路”“P1927附加冷却液泵继电器断路”“P3087发动机部件供电继电器电路电气故障”(图2);  相似文献   

7.
<正>车型:A6L 2.0T CVT。行驶里程:210000km。故障现象:车辆因烧机油大修发动机,装复车辆后不能发动。故障诊断:用5054诊断仪检测,有故障码"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 断路,静态"的故障。查看电路图后,发现在发动机舱左前保险丝盒内有一个15A保险为其供电,检测保险正常。另外一端是发动机控制单元直接控制负极,测量线路正常。检测高压燃油泵上N276电磁阀,测量其电阻为1.6Ω。由于不知道正常的电阻是多少,但是感觉有电阻,说明N276没有断路。为什么会报N276断  相似文献   

8.
正故障现象EPC灯亮,发动机难着车,挂档起步熄火。故障分析用5052电脑检测,发现如下4个故障码:1油箱排气阀N80对地短路;2.涡轮增压空气分流阀N249对地短路;3.增压压力控制电磁阀N75对地短路;4.低压燃油压力阀N276调节燃油压力超出规定。由于该车故障出现次数并不频繁,电脑读取数据,显示高压泵压力只有7bar,低压有4.5bar。检查保险丝正常,更换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试车后发现故障依旧,高压泵压力依然只有  相似文献   

9.
正故障现象一辆2009款奥迪A6L车,搭载BPJ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23万km。车主反映,该车行驶中加速无力,同时组合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灯和EPC(电子动力控制)故障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中存储有故障代码"P0087燃油高压共轨管/系统压力过低,低于下限值""P0087燃油高压共轨管/系统压力过低,不可信信号""P2296燃油压力调节器2对正极短路,超出上限";清除故障代码,故障代码可以清除,但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上述故障代码再现。  相似文献   

10.
三、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M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中,喷油压力不由针阀挤压燃油而产生,且其大小与发动机转速无关的一种供油方式。在共轨供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是彼此完全分开的,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入到蓄压器中,通过对蓄压器内油压的调节实现精确控制,使最终高压油管压力的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高压控制缸内直喷技术成为德国大众的TSI发动机核心技术之一,它优化了空气与燃油的均匀混合程度,提升了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提高燃油消耗经济性,降低发动机的排放,它代表着今后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高压燃油控制系统(图1),由高压泵、燃油压力传感器G247、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高压喷嘴组成。  相似文献   

12.
奥迪FSI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分为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两部分,低压油路利用电动汽油泵建立压力并通过燃油泵控制单元来控制低压油路的压力;高压部分利用机械驱动式油泵建立压力并由燃油高压传感器来监测压力数值。高、低压油路的故障最终都会引发燃油高压过低而使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但从接触的故障案例来看,以低压油路引发的故障更多一些,下面就是由低压油路  相似文献   

13.
4 CA4DC2系列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电气原理 在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存储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而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其中存储的特性曲线(脉谱图)和传感器采集的柴油机运转工况信息算出,然后控制每缸喷油器的高速电磁阀开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奥迪FSI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分为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两部分,低压油路是利用电动汽油泵来建立压力,并通过燃油泵控制单元来控制低压油路的压力;高压部分是利用机械驱动式油泵来建立压力,并由燃油高压传感器来监测压力数值。高、低压油路的故障最终都会引发燃油高压过低而使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但从接触的故障案例来看.以低压油路引发的故障更多一些,下面就是由低压油路故障引发的两例故障。  相似文献   

15.
《运输车辆》2009,(6):136-136
4.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功能 在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存储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而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其中存储的特性曲线和传感器采集的柴油机运转工况信息算出,然后控制每缸喷油器的高速电磁阀开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故障现象发动机故障灯亮,加速无力,且伴有异响。故障诊断连接诊断仪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码如下:P2294——燃油油压调节阀断路;测量油压调节阀N276的阻值为8.7Ω(正常),由于N276集成在高压泵总成上面,随后检查N276高频电磁阀线路及插接器,连接正常。拔下N276插接器,用二极管试灯检查N276的1号端子,试灯点亮,证明有供电。查看电路图,N276的电源由熔丝SB5提供,而该熔丝的电源又  相似文献   

17.
(上接第2011年第12期) 当系统处于诊断过程时,电磁阀将真空管与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隔绝,诊断空气泵对燃油蒸气系统加压,发动机ECU通过检测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中的气体压力,判断系统的密封性能。如图18所示,当系统内的气体压力呈直线上升到某一设定值时,压力缓慢下降,说明燃油蒸气控制正常,没有出现漏气现象。  相似文献   

18.
徐艳 《汽车维修》2008,(8):13-13
为了防止燃油箱向大气排放燃油蒸气而产生的污染,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普遍采用了由ECU控制的燃油蒸发排放控制装置,即燃油箱通风系统(或称燃油蒸发回收装置)。燃油箱通风系统由蒸气回收罐(活性碳罐)、控制电磁阀(活性碳罐电磁阀)、蒸气分离阀、蒸气管道和真空软管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PT燃油系统是美国康明斯公司的专利,应用在康明斯N系列、K系列及其它型号的柴油机上。使用PT燃油系统的发动机,喷油压力高、排气烟色好,在重型工程车辆上应用相当广泛。与一般柴油机的燃油系统相比,PT燃油系统在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除PT油泵必须在专用的燃油泵试验台上进行调试外,PT喷油器在发动机上的安装、调整,亦必须按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否则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引起燃油雾化不良、排放恶化,甚至将喷嘴压坏,导致喷油器油嘴脱落等严重故障。  相似文献   

20.
<正>(九)燃油压力调节(如图17所示)1.概述需量控制燃油泵的燃油压力调节是指燃油压力/流量通过改变燃油泵的输出来无级调节。该系统的设计意味着燃油压力可在300~500kPa之间调节。高压用在极端情形下,如发动机重负载和热启动等。以下组件用于燃油压力的调节:(1)发动机控制模块(ECM)(4/46)。(2)燃油泵控制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