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U(On Board Unit),即车载单元[1]。在智能网联车路系统中,OBU使不同厂商车辆,以及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1]互联互通。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OBU系统,融合了5G通信、C-V2X通信(Cellular Vehicle to Everything,V2X)[2]和GNSS定位、硬件加密等功能。针对客户需求和OBU系统架构,对软硬件子单元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经落地优化、批量生产,成功大规模应用于城市公交系统与车路协同项目中。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同时大气污染程度也不断加重,急需引入新的汽车燃料生产技术,通过多元化发展模式解决上述问题[1-2]。目前,天然气作为一种具有较低污染以及储量丰富的燃料气体,已经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有望成为新一代车用替代燃料。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汽车,除了对其燃料进行改善以外,还需进一步对其动力系统的传动参数进行匹配优化,从而实现汽车性能的整体提升[3]。  相似文献   

3.
<正>疲劳耐久性能是车辆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也是整车开发和验证试验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中四通道模拟试验具有不受外部天气因素影响、运行周期短的优点,相比实际路试会压缩大量的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所以利用四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台对整车进行疲劳耐久试验,是汽车企业的常用技术手段,也是车身和装备件认可的必要的疲劳耐久试验之一[1]。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汽车产业作为横跨工业、交通、能源等主要终端的能耗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汽车制造业碳排放和汽车行驶过程中碳排放在二氧化碳总量中接近8%[2],其中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约11%的商用车,却消耗了51%的汽柴油,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行驶过程中受路面激励、动力总成激励、汽车行驶状态、轮胎特性、悬架特性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整车或者局部产生振动噪声[1],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严重情况还会影响驾驶安全和汽车寿命[2]。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从整车入手,关键还是设计好的动力总成悬置解耦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大马力拖拉机为了能在各种恶劣工况下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同时提高驾驶舒适性和操作方便性,通常采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1]。组成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和对偶片由于有油液强制润滑,允许起步时长时间打滑,其寿命比干式离合器提高5-6倍,同时湿式离合器工作稳定性、可控性等各方面优势明显,故将其应用到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中[2-3]。  相似文献   

7.
<正>一、汽车为什么要有总线车辆需要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比如说变速器换挡,就需要车速、节气门位置、水温等等一些信息,车上的线越来越多我们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插脚越来越多,故障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就无法接受了[1-3]。所以我们想到把信息打包,打包后再统一发送出去,那么打包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总线的过程。线是一般的线,  相似文献   

8.
道路系统中的人机混驾交通环境是指人工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混合运行的交通环境,其中换道行为建模是人机混驾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行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人机混驾环境下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车辆换道行为模型(Long-short-term-memory-based Autonomous Vehicles Lane Changing,LSTM-LC)。通过研究人工驾驶车辆在换道过程中与周边车辆的相互作用,对换道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提升模型的迁移性,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信息。结合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要求,使用美国公开交通数据集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构建换道行为样本库。针对LSTM-LC模型,以均方差MSE作为损失函数,使用RMSprop优化方法进行训练,对LSTM网络结构、历史序列长度N及训练样本量3个重要参数进行标定。最后,针对道路横向偏移量M对LSTM-LC模型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GRU-LC模型,LSTM-LC模型对换道行为的表征更准确,在模型的精度和迁移性上有着显著的提升;GRU-LC模型的均方差为4.64 m2,迁移性均方差为119.82 m2,而LSTM-LC模型的均方差为3.18 m2,迁移性均方差为79.58 m2,分别优化了31.5%和39.71%;通过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M,可将LSTM-LC模型精度和迁移性提升约10%,且模型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用车群体剧增以及媒体网络广泛宣传报道,汽车悬架的强度受到社会日益关注[1]。近年来某些品牌车型出现“断轴”召回事件,产生不良的市场影响。“断轴”事件涉及的失效部件主要与悬架相关,比如摆臂、减振器、连杆等的松脱、断裂、变形。本文结合国内道路、市场失效案例、国内外现行试验标准以及多年试验经验总结,确立了整车级悬架滥用试验工况,对于汽车开发阶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提前发现并解决车辆悬架可能出现的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六排放法规GB18352.6—2016[1]要求,车辆生产企业需对生产的车辆进行OBD量产车辆评估测试即简称PVE;PVE作为生产车辆OBD系统生产一致性(COP)自我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正式量产之后,企业需提交PVE测试计划和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其中PVE测试中的J2阶段测试需对所有亮MIL灯故障(除对车辆造成损坏或危及人身安全以及只能通过修改电子控制单元的故障外)进行演示。本文通过介绍大陆系统氧传感器故障模拟方法来浅析PVE J2的测试流程。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职业能力是衡量职业院校学生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职业技能,是不是具备了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1]。如何突破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的研究,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倒逼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招生考试等方面的改革,是职业教育长期研究的问题,也是适应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2]。  相似文献   

12.
<正>道路运输业车辆机务技术管理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基石,对道路交通安全、节能减排和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调研本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车辆机务技术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了目前机务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车辆机务技术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的途径和措施。1加强运输车辆机务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1.1机务技术管理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根本基础随着高速路网的迅猛发展和车辆技术性能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13.
近年,基于网联车辆轨迹数据的交通管控与服务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长度估计备受关注。然而,在低渗透率条件下,单个周期内轨迹稀少且提供的交通信息十分有限。现有研究仅以当前周期内网联车辆轨迹数据为输入,难以获得准确且可靠的周期级排队长度估计结果。因此,融合利用历史网联车辆轨迹数据提供的车辆到达和停车位置信息以及当前周期内实时观测的网联车辆排队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周期最大排队长度估计方法。首先,依据历史轨迹数据的停车位置信息,估计排队长度的先验分布;其次,依据历史轨迹数据的车辆到达信息,估计周期内车辆的历史到达分布,并结合周期内最后1辆排队网联车辆的到达时刻与停车位置,构建排队长度似然函数;最后,基于贝叶斯理论,结合前述先验分布与似然函数,推导周期排队长度的后验分布,并采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实现周期最大排队长度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饱和度和渗透率条件下,均优于现有的方法;即使在车辆轨迹数不超过1 veh·周期-1的低渗透率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估计误差也不超过2 veh·周期-1。实证结果表明:在渗透率仅为8.96%的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12 veh·周期-1,平均相对估计误差为12.4%,同样优于现有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16)已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1号)的重要配套标准,是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性能保持的主要技术依据,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最大限度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的重要保障。依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道路运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年第55号)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5]1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2日,甘肃省新版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联网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甘肃全面完成了国务院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任务。新系统是在原有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造,是认真贯彻执行GB38900—2020标准,保障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撑,也是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确保顺利开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车辆年审工作的重要保障。2月1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车辆避撞预警系统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研究的关键内容,也是降低道路事故率的有效途径。目前,车辆避撞预警的一般实施途径是通过在车辆上布设多元传感设备进行相对间距检测,并通过智能算法对碰撞条件进行判断。但由于该方法存在传感设备成本高昂、受环境噪声影响大等缺点,应用条件仅局限于单车智能。基于此,在卫星导航、车路协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一种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利用车载终端获取高频(5 Hz)、高精度(厘米级)车辆定位数据进行车辆避撞预警的方法,该方法立足车路协同角度,构建包括路侧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车路通信系统、车载定位预警终端的车辆避撞预警体系,并建立基于实时位置信息的车辆轮廓冲突瞬时预测模型。为验证模型可靠性,设计动、静态试验对定位精度进行验证,并在西安绕城高速约7 km试验路段开展3次实车试验,共采集约6 000个有效样本数据对轨迹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用于评价定位精度的圆概率误差CEP50,CEP95分别为1.51,3.24 cm;行车速度为80~100 km·h-1条件下,通过2 317组数据对比分析,采用车载定位设备与成熟产品天宝接收机(亚米级精度)获取的定位数据的误差均值为1 cm,标准差为1.38 cm;行车速度为80~100 km·h-1条件下,定位数据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横向误差标准差可达厘米级,纵向误差标准差可达分米级,该级别精度可满足车辆避撞短临预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管理,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工作规范》(厅运字[2010]33号),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配发《道路运输证》时都要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进行核查。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3月11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发布《关于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能力核实结果的通知》(交路汽运函[2019]24号),授权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国机集团所属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开展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检测业务,该中心成为我国第9家营运卡车达标车型检测机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管理"是交通运输部为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车辆准入制度改革,加强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在巩固油耗达标、安全达标和等级评定3项工作基础上,调整合并而成的新型管理方案。根据《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依法打击非法改装行为,根据《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法规,2006年4月13日,交通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改装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