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城市往往是凭借经验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针对目前有轨电车线路存在的乘客体验性差、未达到预期客流强度以及线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轨电车建设时序确定方法.首先对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进行识别,不同的功能定位将影响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方案,通过分析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2.
城市有轨电车轨道障碍物的高精度、快速检测对保障城市有轨电车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SSD算法检测轨道小目标障碍物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A-SSD的城市有轨电车轨道小目标障碍物检测算法。在SSD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低层双段反卷积模块,丰富低层特征层的语义信息,增加自适应注意力机制模块,生成具有更强语义信息和精确位置信息的低层特征预测层,修正先验框生成方式,缩小各个特征层先验框的大小,增强轨道小目标障碍物检测的适应性。通过自制有轨电车轨道障碍物数据集进行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当Riou=0.6时,DA-SSD算法的MAP达到78.17%,检测速度为23.4 f/s,相比SSD算法,该算法在保持高速检测的前提下,提高了有轨电车小目标障碍物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马强  梁菁  吴斐琼 《城市交通》2023,(5):46-57+84
有轨电车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发展状态和作用差异很大。科学引导中国城市有轨电车的发展,对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层级、优化其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决策管理、技术标准两方面进行深层剖析,认为对有轨电车的误读误用、对有轨电车发展阶段的非客观认知、现有相关技术标准的混乱等是造成中国有轨电车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亟须从总体层面厘清有轨电车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关系。从与绿色交通理念、多尺度城市空间结构、人性化街道契合角度分析了欧洲有轨电车的成功经验。最后,从有轨电车与城市协调发展出发,对有轨电车的顶层战略、决策制定、规划策略、建设管理,以及线网规划关键指标等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在大、中型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使现代有轨电车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及其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特点,采用例证的方法分析探讨了现代有轨电车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模式,包括现代有轨电车与新城的发展适应模式,与组团的发展适应模式,连接老城与外围新区的发展适应模式。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到2012年,波兰在欧盟(EU)和其他基金公司的帮助下,将订购350辆有轨电车,使波兰城市有轨电车的增长数量与更新运营商老化车辆的速度保持同步。波兰国内7家有轨电车供应商纷纷亮出备自“绝招”,积极参与有轨电车市场。本译文有助于我国正在复兴的城市有轨电车建设市场,可供国内城轨管理部门,制造厂商和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有轨电车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国际上较为前沿的地面供电技术, 可以完美和城市景观融合, 可以解决国内很多城市修建有轨电车对城市景观影响的担心, 此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无序扩张、持续拥堵、空气污染的今天,有轨电车是缓解现有状况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在欧洲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近年来在较多城市也进行了有轨电车的规划,但是对于有轨电车在城市中应该如何运用并不清楚.本文结合项目,对国外地铁稀缺城市有轨电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有轨电车在没有地铁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卫星城内应用时应采用的模式和布局原则,以指导有轨电车在国内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8.
专题导读     
虽然有轨电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也有十余个城市曾经或正在运行着有轨电车,但是由于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轨电车在中国逐渐没落并被基本拆除,大家已经对有轨电车陌生起来,对其功能定位及作用也产生了并不客观的认识,这可能会导致规划定位的偏颇和工程建设的盲目。因此要客观认识有轨电车的特点,并认真、慎重地做好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应用,似乎传统的有轨电车已逐渐走完它的历史里程:一些城市的有轨电车线相继被拆除,甚至无轨电车线路也被取消.那么,究竟城市有轨电车在交通大发展中有没有保留价值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重点发展有轨电车系统。为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乘客满意度,降低资源损耗,需要不断对有轨电车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理论的有轨电车系统优化方法。在对有轨电车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处理用户调研数据,识别出需要进行优化的部分,并给出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陆锡明  李娜 《城市交通》2013,(4):19-23,38
中国的有轨电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天津滨海、上海张江有轨电车运行情况并不理想。因此,需科学理性地发展有轨电车。首先,对有轨电车的技术性能、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其是介于公共汽(电)车和轻轨之间的轨道交通形式,客运能力有限、投资成本高昂,适用于具有一定客流规模和道路资源条件、对舒适性要求高、有良好景观要求的地区。进而明确有轨电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并探讨其适宜的客流走廊和通道选择条件。最后,从必须坚持经济和高效原则、尽快完善配套标准和法律法规两方面对中国城市发展有轨电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研究现行轨道系统应用发展趋势,对现代有轨电车发展及现行投产施工项目调查。在其技术经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指标、环境影响来与常规道路公交、快速道路公交、地铁、快轨对比,分析主要运营特点,对比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BRT快速公交,得出有轨电车对于城市的能耗、环保、舒适性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优势。最后对城市应用仿真计算,得出有轨电车在交叉口布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提出有轨电车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有轨电车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快捷舒适、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国内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在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探索发展绿色节能、舒适快捷的交通出行方式显得日益迫切。青岛公交集团利用丰富的运营经验,优质的人力资源,强大的专业团队,获批运营管理青岛有轨电车示范线,通过打造国内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标杆企业,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掀起了规划与建设的复兴热潮。据初步统计,国内有近百座城市开始提出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意向或规划,近40座城市已经有了实际行动,我国有轨电车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充分发挥有轨电车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必要对有轨电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上海近代公共交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经历了标志性的演变。一、地面公交1881年5月16日,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问世。1888年,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  相似文献   

16.
墨尔本拥有历史悠久且规模较大的有轨电车系统,其建设运营经验对我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具有较大借鉴意义。从墨尔本有轨电车类型、特征、有轨电车运营监控与管理方式、有轨电车的轨道铺设及站台设计方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墨尔本有轨电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不能盲目引进国外运营模式和电车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城郊交通发展规划、建设成本、司机培训、系统更新等因素,保证在合理范围内建设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有轨电车是介于大容量的地铁与小运量的公共汽电车之间的中运量,厶\共交通,可完善交通结构;还由于低碳绿色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融合,增加城市景观.因而已进入我国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夹策者、科技工作者和运营管理者的视野,并付诸实际应用。为促进现代有轨电车科学发展,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于2014年5月20日,在科学会堂由学会许培星理事长主持召开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有轨电车科技沙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关于有轨电车系统特点和适应性的探讨较多,对其安全性并未进行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国外有轨电车安全的研究和统计资料的调查梳理,比较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安全性。分析有轨电车事故类型以及各种事故发生频度、危害性、事故主要发生地点分布特征。从技术、人和管理3个方面探讨影响有轨电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西方发达国家有轨电车安全保障经验,并为提升中国有轨电车系统的安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有轨电车有着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1881年西门子发明第一辆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之后,随后的40年中有轨电车风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直至20世纪50年代内燃工业崛起,带铃铛的有轨电车才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欧洲不少城市仍保留了下来。在蛰伏半个世纪后,现代有轨电车款款而来,欣然为城市翻开了一幅崭新的画卷。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认清其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功能地位和发挥的价值作用。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出发,解读有轨电车面临的发展机遇。探讨合理构建有轨电车系统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有轨电车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需要。重点阐述在有轨电车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与多层级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与城市空间用地的互动,以及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