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交通:中国运输业发展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是交通领域的综合集成,强调人与智能化的道路、车辆的协调统一,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形成安全、舒适、高效、重视环境保护的交通系统,建立与人类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广义上,ITS包括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运营管理实现智能化;狭义上,ITS则主要是交通运输管理和组织的智能化,其实质是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造,形成一种新型现代交通系统。它能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能,使社会高效地使用交通设…  相似文献   

2.
<正>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是信息、电子、通讯等众多当代高新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是21世纪交通运输发展方向。智能交通系统是信息技术和其它电子技术在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管理中的应用平台,它包括:互连网技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车辆和场站装备、企业管理新技术等。以实现以下四个主要目标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车辆保有量和驾驶员数量的高速增长给道路交通安全及汽车相关配套服务带来了新挑战,与此同时,车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机遇。研究结合车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逐层分析系统框架的各个要素及其功能,重点分析智能驾驶行为分析子系统、智能行车子系统、智能道路子系统三个应用子系统的设计及具体应用,并预测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为车联网大数据技术在驾驶者、车辆、道路各个要素上的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陆地及海底油气管道的维护或维修都应避免停输作业,利用管内智能封堵技术能在不停输情况下进行管道维修作业。设计了一种Φ1 016 mm油气管道管内智能封堵器,封堵器由清管模块、锚定模块和密封模块串联组成,具有双锚定单密封的功能,并能在到达故障管段之前实现减速;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封堵器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管内介质压力为10 MPa的情况下,密封能力(压力)达到了15 MPa.该研究为大口径管内智能封堵技术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设计了基于MSP430的铁路货运车厢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原理,指出该系统具有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强、精确度和集成度高、携带方便等优点,可为铁路货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并能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质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智能清管器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智能清管器用于管道腐蚀检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介绍了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采用HMC1021型磁阻传感器为探头,设计了漏磁场检测系统,对裸采和透过聚氨酯材料检测到的漏磁场法向分量HP(Y)的过零点以及最大梯度值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透过一定厚度聚氨酯材料检测到的裂缝附近漏磁场法向分量HP(Y)的梯度值已不再突出,但微分值仍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智能清管器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出现,保证城市交通顺畅,对信息通信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究,提出ZigBee、传感器等多项通信技术方法,并且对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通信系统建设思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针对智能交通系统需求,采用ZigBee、传感器等多项技术结合成一个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多元化交通信息分析,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径检测器是用来检测管道直径变化的智能检测系统.它利用特殊的机械结构将管道的直径变化量转变成位移变化量,通过位移传感器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入记录仪,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和存储.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除了凹陷和椭圆变形,通过分析软件也能直接查看管道的环焊缝、壁厚变化、管道附件(如阀门、三通)等.  相似文献   

9.
实现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使司机了解到附近的停车场位置和车位信息,提高路外停车设施泊位利用率、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减少路边停车和等候入库车辆排队,减少市区为停车而附加的交通量,减少驾驶员寻找车位的时间消耗,以及降低车辆行驶所引起的尾气排放、噪声等污染,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目的。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与其它ITS(智能交通系统)的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可实现  相似文献   

10.
车路协同作为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正成为当前各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点。从国外ITS系统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尽管各国对车路协同称谓不一,内容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道路和车辆为基础、以传感技术、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为核心、以出行安全和行车效率为目的,并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及其与车载终端一体化系统的协调合作作为研发方向和突破重点,车路、车车协同系统已经成为现阶段各国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子系统的构成和关键技术,指出了当前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发展的紧迫需求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2.
《西部交通科技》2011,(8):I0006-I0006
日前,意大利科学家开发出的一套系统,能够实现车辆间相互“交流”。这套由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科学家开发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使一个路段上所有车辆间随时保持联系,一旦发生事故或影响交通的状况即可提前预警。研究人员称,该系统有望将车辆碰撞事故减少40%。  相似文献   

13.
研究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路径,该平台的应用基础是交通监控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监控交通状况,提供智能交通指挥场景服务。首先,概述智能交通监控平台设计思想,明确系统设计框架与主要模块;其次,对监控平台设计方案进行介绍,通过做好数据结构、平台架构设计与信息管理平台接口的优化,确保监控信息管理平台功能得到实现;最后,讨论信息管理平台技术实现的具体路径,通过车牌识别、图像处理与OpenCV视觉库等多种措施,为智能交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国内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发展,提升齿轨旅游交通系统生命力,助力交旅融合大发展。基于对国内山地旅游交通工程地形特征、环境特点、客流等级、投资模式等工程特点的分析,提出满足国内齿轨旅游交通小运量、高环保、低造价需求的车辆小型化目标,并对车辆小型化总体方案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类比研究、数值计算等手段,对齿轨车辆轨距、车体尺寸、轴重、编组等关键指标展开研究,提出两种小型化车型及相关指标的取值建议,可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了机遇,为实现“科技奥运”理念提供了保障和基础。作为“科技奥运”在交通方面的体现,智能交通系统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为做好奥运交通服务提供软件和硬件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转型中存在的多运输方式协同效率较低、交通系统运行智能化水平较低、协同决策支持平台尚不完善等问题,对河北省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平台总体架构进行研究。该平台基于“统一的数据、统一的模型、统一的软件、共享的平台”理念,以基础设施数据库、交通分析模型库、平台软件模块库和备选预案策略库为框架结构,能够实现跨部门协同与系统优化,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及协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朱广宇 《综合运输》2006,(11):50-54
本文根据北京城市交通和交通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重点任务,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智能化为核心,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综合信息平台的智能交通系统、电子政务等几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是城市客运主要交通形式之一,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充分考虑了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的统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在分析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从调度、监控、综合服务、运营及其它外部相关信息等五个方面对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西安市公交运营状况,探讨了西安市智能公交系统的建设方案,为西安市城市APTS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管道内检测技术开发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管道内检测器开发测试平台,提高了管道智能检测技术相关的元件开发测试的效率。按照实验思路设计不同的检测单元,可以实现多种管道智能检测技术相关元器件的测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实验表明,该平台能较好地完成MBN检测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交通拥堵不仅影响着市民的日常出行,也对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为解决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拥堵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对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和缓解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数据分析算法以及实时信息传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对交通流的精准监测与调控,从而为交通拥堵的预测与缓解提供有力支持,为构建更为智能高效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