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克莱蒙特号轮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其为一艘明轮船。船舶上使用蒸汽机,出现蒸汽机轮船是船舶动力发展史上的革命性演变。明轮船是用明轮推进器推进的船舶,是早期的一种机械动力船(明轮推进器即明轮,是船舶的一种推进工具,利用明轮转动,叶片拨水来推进船舶),是在中国古代车轮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近代以后,蒸汽机应用到船舶成为船舶动力,与蒸汽机配合使用的推进工具是明轮。它是在转轮的外周装上叶片,成为能旋转的桨轮,装在船舶两舷或船尾。蒸汽机带动明轮,使桨轮转动,  相似文献   

2.
<正>"惠吉"号,原名"恬吉"号,是中国自造的第一艘大型机器轮船,也是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建造的第一艘兵船。其设计制造者为近代爱国科学家徐寿及其儿子徐建寅等。1865年,正在镇压捻军(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的李鸿章收到丁日昌的一封信,得知上海虹口有一个洋人办的铁厂——美商旗记铁厂(既能造枪炮,也能制造轮船)愿意出售,但是要价不低。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运输的历史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世界交通运输由以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要牵引力的古代方式,转变为以机械动力为主要牵引力的现代方式,标志着近代交通运输业的诞生。近代蒸汽机船,特别是火车运输与  相似文献   

4.
5月18日,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公司")投资建造的长江新一代高端游轮"长江叁号"下水.该游轮预计2021年11月底交付使用,届时将推动长江旅游产品迭代升级. "长江叁号"于去年7月开工建设,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开工建造的首艘内河游轮.该轮入级中国船级社,将运营于长江流域重庆至上海全域休闲度假旅游航线."长江叁号"总长近150米,型宽23米,型深4.7米,设计吃水3米,设计航速25公里/小时,最大载客600人.  相似文献   

5.
<正>(一)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1807年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诞生起,现代交通运输业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但是,在旧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出现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近一个世纪。1872年,招商局购买了第一艘蒸汽船从事水上运输,1901年,我国进口第一辆汽车,1906年,我国修建了第一条公路,只有几十公里……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不仅起步晚,而且  相似文献   

6.
<正>"普鲁士"(Preussen)号大型五桅全帆装(全帆装,意思是所有主桅上全是四角横帆)钢质帆船是德国Joh.C.Tecklenborg造船厂1902年为著名的汉堡雷伊茨(F.Laeisz)海运公司建造的一艘货船。她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一艘五桅全帆装帆船,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古典西洋帆船。19世纪,轮船向帆船的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19世纪上半叶纵横四海的帆船,在几十年里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7.
6月21日,由嘉兴市伟佳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两艘"飞鸟"水上巴士在杭申线航道上进行了试航,经过两个小时的供电模式切换,船舶回转试验,操舵试验,航速测试等试验项目,圆满成功. "飞鸟"的船头呈现鸟头状,整个船身酷似太空飞船形状,采用发电机组加锂电池混合动力推进方式,总长20.50米,船长19.6米,型宽4.30米,可载客36人,续航力8小时.是国内锂电池混合动力首次运用在水上巴士上,也是浙江省第一艘新能源动力客船.  相似文献   

8.
<正>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卡车集结暨物流管理创新大赛在丝路沿线举办地如火如茶,参赛的"中集联合"车队携获"2014中国绿色物流最佳技术装备奖"的K13N牵引车,以及联合卡车品系中的节油大赛冠军车型K12 420马力牵引车双双亮相。"中国商用车制造业正在逐步接近欧美水平,智能重卡技术的兴起可能提供超车机会。"创·造·新价值,中集集团将接受竞赛检验。7月底,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获得了印度尼西亚的一艘CNG运输船订单,这是全球首艘CNG运输船,由中集海工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目前已经开始建造。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1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油船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正式实施,标志着船级社诞生250年来该类船舶建造标准多种规范并存的局面终于结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共同结构规范的实施,使得中国造船业第一次与国外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是成就我国“造船强国”的绝好机遇,也为中国船级社(CCS)向国际一流船级社目标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时机。  相似文献   

10.
郑金岩 《综合运输》1997,(11):39-39
<正> 1996年是国际船舶市场在低位徘徊的1年,其间日本趁日元汇率下跌之际以低价大量接船,韩国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恢复其与日本抗衡的价格优势,这两个造船大国夺冠之战的不断升级导致了国际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造船卫冕国——日本,新造船接单量已连续3年超过1000万总吨。1996年日本新造船接单量,获得建造许可的为401艘、约1063万总吨。在集装箱船建造方面日本亦取得成功,1996年其建造的集装箱船已占世界新造集装箱船箱位的  相似文献   

11.
减少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符合全人类的利益,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契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意义深远,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氢能源电池在船舶产业上的应用,是航运业、造船业加速碳减排、实现低碳转型的路径之一。本文结合现场建造检验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简述氢燃料电池在船舶上的应用,并着重从氢燃料电池系统叙述建造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从1897年九河下梢的天津卫海河工程局挂匾算起,中国的疏浚业在两个甲子的悠长岁月中辗转成歌。如今,时光荏苒,暮去朝来,中国的疏浚船舶在经历从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的演进之后,芳华再绽——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天鲲号"绞吸挖泥船(以下简称:"天鲲号")正式下水。这意味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已经登上世界挖泥船设计制造业的塔尖。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3日上午,福州港江阴港区迎来G6联盟欧洲线集装箱船舶"美国总统勒哈佛"轮的首航,这是福州港吸引G6联盟在江阴港区开辟的第一条欧洲线,也是目前福州港直航欧洲的唯一航线。G6联盟包含东方海外(香港)、总统轮船(美国)、现代商船(韩国)、日本邮船(日本)、赫伯罗特(德国)、商船三井(日本)等船公司,在该航线上共投入11艘运力约11,000标箱的集装箱船舶,以福州为国内始发港往返于欧洲与中国华南各基本港之间,途经福州—高雄—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初,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第一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后,铁路以大运量、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迅速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中国第一条投入商用的铁路,是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铺设的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清政府为了便于统治,列强则为了更好的瓜分和攫取中国的利益,双方合力之下,在中华大地上迅速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新交通工具火车逐渐落地在民国,它的制度又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5日,拥有"四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先进的起重铺管船在武船青岛基地开建。这标志着"中国制造"开拓国际海洋工程市场又前进一大步。起重铺管船是海洋工程辅助船舶中建造难度较大的船舶之一,刚开工的这艘5000吨级DP3起重铺管船拥有四项世界之最。它的全回转起重能力是5000吨,是同类型船舶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近船身的人,无不为这艘钢铁‘巨舰’的雄伟而感到震撼!真不愧是国之重器!"11月3日,在响彻天际的汽笛声中,亚洲最大、中国首艘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缓缓驶出江苏启东船坞,迎来了下水的重要时刻。人们抬头仰望着这艘在滔滔长江上岿然屹立的"巨无霸",那高耸的船身与江天交相辉映,不禁发出一阵阵由衷的赞叹。自主研发首制船当人们翻开"天鲲号"的设计研发长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项惊人的对比数据:假如一个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近代百年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就要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解放了思想,开启了中国融入世界先进经济体的步伐。36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最终在2010年以397 983亿元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广西造船业的现状,分析了目前低端沙滩造船厂在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提升沙滩造船厂建造质量的相关措施,助力广西内河航运及造船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说得明白,"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1872年初,天津衙署的李鸿章总督,突然接到朝廷转来的一道奏折,清廷内部一场近代航运业的大讨论由此展开。原来,顽固派内阁大学士宋晋提  相似文献   

20.
据法新社引述英国克拉克森目前公布全球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字,中国造船业近年发展迅速,去年接获船舶订单达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已成功超越日本,晋身全球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