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Si合金的氩弧表面铁、镍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氩弧将高熔点的铁,镍直接熔入Al-Si合金表面,经重熔后获得组织均匀的表面合金化层,合金化层的深度约5mm,经铁镍合金化后的表面硬度提高,铁,镍含量越高,焊后和T6处理后的表面硬度越高,两组试样镍铁比相同,铁镍含量相差2.7倍,焊态(快速冷却)组织均较为细小,T6处理后含铁,镍高的出现长度约50μm的条状组织;尽管两组试样焊缝微观形态不同,但相组成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B,Si,Cr提高激光熔敷层的硬度,采用稀土元素提高熔敷层的整体性能,对Fe-B-Si-Cr-Ni-RE系列铁基合金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熔敷层的硬度试验及组织分析,可以证明在铁基合金的激光熔敷中B和Si都有利于提高熔敷层的硬度;而B是最有利于提高熔敷层硬度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适量稀土元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熔敷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氩弧在铸造铝合金表面熔敷不同合金粉末的工艺,并对熔敷表面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维氏硬度测试和X光射线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用氩弧在铝合金表面熔敷合金粉末可使铝合金表面硬度提高到HV200以上,为发展铝合金表面强化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赝二元合金半金属磁体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定量地计算了态密度、离子的磁矩和能隙,定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还给出了赝二元合金Fe_xMn_(1-x)Si从半导体到金属磁体相变的理论解释。更为重要的是:从具体的数值计算发现Fe0..5Mn0.5Si具有半金属磁体特性。  相似文献   

5.
Fe—C—Si及Fe—C—Mn合金中的上贝氏体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0.38C—1.73Si和Fe—0.38C—3.11Mn合金在395°、450°、495°及560℃等温。用计点法测定了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含Si合金约在40s内,含Mn合金在500s内可完成贝氏体转变。含Si合金的TTT曲线上无明显弯折段而含Mn合金则有明显弯折段(bay)。此种结果与溶质类拖曳作用理论所作的估计相一致。在转变初期的含Si合金内难以发现Fe_3C,而在完成转变的样品内有不多于5%的残余γ。随保温时间的延长,γ的量减少而Fe_3C在α/γ界面上及α板条内析出。这种结果表明残余γ的存在与Si的影响使Fe_3C难以由γ中析出有关。Mn合金具有典型的上贝氏体转变特征。两类合金中的α/Fe_3C取向关系附合Basarvatski关系。在两类合金于转变伊始即淬于冰盐水内的样品中均可观察到原奥氏体晶界上有少量变异珠光体析出。  相似文献   

6.
借助SEM、EDS和XRD技术研究分析了Si及退火处理对Fe-Mo合金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i的加入可以细化晶粒,促进原子扩散和新化合物的生成;退火处理会引起晶粒粗大和强化相Laves相的析出。本文中的研究为寻找组织细小、热稳定性好的Fe基耐锌液腐蚀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技术和Zsimp Win软件拟合技术研究ε-马氏体含量对Fe - 30Mn -5Si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3.5% NaCl溶液中,实验合金的Niquist图均呈现一个容抗弧,随着合金中ε-马氏体含量的增加,容抗弧直径减小;Bode图表明,电极反应过程的等效电路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i74.7Au25.3铸态合金在1 mol/L HNO3中的电化学行为和去合金化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Ni74.7Au25.3铸态合金具有通过不连续析出获得的富Au和富Ni两相组织;在极化曲线中活化区,Ni74.7Au25.3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低于Ni的腐蚀电流密度.合金在1 mol/L HNO3中阳极极化和恒电位腐蚀后均可出现纳米孔隙组织,只是合金中两相组织仅富Ni相发生Ni的选择性溶解,形成纳米孔隙形貌;而富Au相没有变化.由此获得微米量级的复相组织,一相为致密的富Au相,另一相为具有纳米孔隙的纯Au相.  相似文献   

9.
对于J507GR焊条,研究了在保证其拥有优良焊拉工艺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冲击韧性的问题,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优选出焊条药皮的最佳配比,获取优良的焊接工艺性能,控制熔敷金属合金元素的匹配,加入适量的Ni和微量的Ti,成功地研制出具有高韧性的低氢钠型焊条J507GR。  相似文献   

10.
在800℃空气中对Fe30Mn9Al合金进行循环氧化160 h,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及稳态阳极极化和暂态交流阻抗测量技术,研究了高铝Fe-Mn基合金热氧化诱发贫Mn层的形成规律及其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30Mn9Al合金热氧化表层主要由Mn2 O3、Al2 O3和MnAl2 O4组成,无铁氧化物存在;在氧化层与基体之间获得了厚度约为9μm、Mn含量15%的贫Mn铁素体层.相比Fe30Mn9Al合金,热氧化诱发贫Mn层在1 mol/L Na2 SO4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Ecorr从-568 mV提高至39 mV,维钝电流密度ip从21μA/cm2左右下降至1.6μA/cm2,极化电阻R由3.8 kΩ·cm2增至24.8 kΩ·cm2,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