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热衷于进入海洋平台的设计建造领域,但海洋平台高利润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的存在。在海洋平台建造领域,重量、重心超标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甚至导致项目失败。主要介绍了海洋平台设计建造中重量的主要构成,分析了重量、重心控制的重要性,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了重量、重心控制流程.最后提出了控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水面舰船都设计成具有使用期裕度以适应其在不超过原始重量和稳性极限情况下整个任务期间的重量增长。1986年起采用的现行衡准规定了不同船型的5 ̄10%满载起程重量储备和0.5 ̄2.5英尺满载起程KG储备。先前的衡准证明了下列是不足的:只有20%的水面舰队定为I级稳性状态(无排水量或稳性问题)。当在重心以上增加新的设备和系统时,舰船不可避免地变得更重和不太稳定。这种趋势由于擅自的重量增长消耗掉使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以车客渡船建造过程中重量和重心控制为研究对象,找出导致重量和重心变化的因素,提出并实践了渡船建造过程中重量和重心的控制措施,使实船的重量及重心的位置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满足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分析舰船重量重心设计中的流程和关键要素,以关系模型为基础,按照规范化理论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利用最新的信息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舰船重量重心设计中的信息集成和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5.
海洋结构物空船的重量、重心控制是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制造过程中对海洋结构物空船重量和重心位置进行精度控制,使其达到可变载荷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其确定的作业性能。介绍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提出了实现系统的结构设计等主要技术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健  彭飞  闵少松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3):79-81,89
针对潜艇改装过程中重量重心调整与控制难度大、自动化程度不高等现状,开展基于参数化的重量重心快速调整方法研究。以Matlab软件为基础,建立改装问题数学模型,针对改装过程中只增减压铁和增减压铁同时移动压铁2种重量重心调整方法,建立最优解算法,实现计算机自动快速调整压铁来控制重量重心。通过模拟实艇改装过程中的重量重心调整计算,可大大提高潜艇改装过程重量重心调整与控制的参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根据平面图计算船体结构重量重心不但繁杂、耗时,而且难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舰船设计,虽然具备计算功能,但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行二次开发。以CVMAC和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三维船体结构重量重心及材料统计计算系统,可以处理从CADDS5中获得的数据,自动完成区段和全船的重量重心及材料统计计算,提高设计效率和计算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出现的实船的重量和重心与设计目标不符的问题,需在设计和建造船舶过程中对全船的重量和重心进行有效控制。以"雪龙2"号极地自破冰科学考察船为对象,对设计和建造该船过程中的重量和重心控制进行介绍。通过提前梳理控制对象、采取控制措施、合理分配许用公差、慎重处理超差问题、严格执行控制制度和全过程动态执行计划等方法,确保实船的重量和重心逐渐向设计目标回归,最终归纳出一种较为完善且有效的极地自破冰科学考察船建造重量和重心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吕泓博  薛巍  张阳 《船电技术》2012,32(9):40-42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开展海洋工程设计中所遇到的自升式平台重量重心控制问题,分析了AM12(AVEVE Marine 12)软件自带的标准设备建模方法与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我院自主完成的基于独立外部数据库的电气标准设备建模及重量重心统计创新方法及其相应二次开发程序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晖荻 《船舶》2007,(6):30-33
舰船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劳动,诸如各种同型构件和开孔的绘制、重量重心统计和材料汇总、横剖面模数计算等等之类.作者结合其开发的一套程序,阐述了应用VBA对AutocAD进行船舶没汁软件的二次开发时,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浦江游览1”号轮的设计建造情况,并探讨了黄浦江观光游览船的设计特点,诸如该船的外观造型和室内装饰、船舶室内与室外的灯光照明、舒适度与观光效果、稳性与重量控制、振动和噪音控制、防污染措施、节能措施及娱乐设施等。同时还介绍了该船的主要参数、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机电设备的配置,以期为今后设计建造同类型船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郭显亭  徐立 《船舶工程》2020,42(7):124-129
以大型薄膜型LNG运输船为例,采用整船直接计算强度评估和疲劳谱分析,确定结构关键区域的分布,在新造船设计和建造阶段对高应力关键区域以及疲劳关键区域进行识别、优化和质量控制,并提出营运阶段的监控要求,以保证船体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在船舶制造中,技术成熟度的评估意识薄弱且缺少信息化手段。通过确定评估指标、设定权重,建立船舶制造技术成熟度评估系统,由系统计算成熟度的得分和等级,从总体设计、建造工艺、船厂建造资源能力、船舶研制定型后等方面进行评估。该系统可减少返工带来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提高船舶制造技术成熟度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灵活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船舶原理、船舶破损稳性规范标准、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理论及船模试验数据结果,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最小许用初稳性基础上求解船舶初稳性安全余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龚国庆 《水运工程》2020,(2):112-116
针对三峡升船机平衡重框架润滑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业时间长的问题,根据三峡升船机平衡重框架的结构形式、运行特点以及润滑点的分布,设计一种便携式单线递进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分析平衡重框架润滑点的摩擦类型、运行参数,确定合适的润滑剂,计算各润滑点的需油量、管路压力损失,确定管路的规格、路径、系统工作压力,以选择合适的分配器和润滑脂泵。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平衡重框架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操作简单、作业方便,同时降低了施工劳动强度和油脂损耗。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规范中护底抛石稳定重量与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关系的基础上,从波浪理论出发,探讨了不同波浪理论所确定的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的异同点,同时借助于稳定重量的波浪水槽试验结果来判断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护底抛石的稳定重量与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的3次方成正比,在确定流速的三种方法中,微幅波及斯托克斯二阶波所得到的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基本相同,且明显小于椭圆余弦波的结果。结合试验可知,椭圆余弦波理论用于指导抛石护底稳定重量的设计较为合理,而微幅波理论及斯托克斯二阶波理论的结果偏小,不利于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7.
王进  何涛 《船舶》2019,30(2):53-58
船舶照明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着船舶的正常运行和船员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文中对船舶建造过程中遇到的照明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对规范、规章中容易忽视的细节进行了剖析,以避免船舶建造过程中的重复施工,防止因照明设计失误而导致船舶运营中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8.
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影响水利枢纽的使用寿命。葛洲坝船闸运行38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部颁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其水工建筑物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维护管理体系,加强日常巡查、仪器监测、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管理,采取船闸监测设施自动化改造、结构缝渗漏处理等工程处理措施,创新船闸检修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构建船闸快速检修体系,组建专业船闸检修队伍,不断提升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菠萝庙船厂通过实施技能人才待遇,鼓励技术工人自觉学技术,改变厌学现象,有力推动了修船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熊学斌  吕永祥 《水运工程》2012,(11):161-164
提出兰家沱一大埠街河段智能航道示范工程建设总体框架,通过电子航道图生产应用、航道船舶感知和数据库集成等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现设计框架下智能航道五大服务功能,结合实施保障措施,完成智能航道实施方案的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