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中铁道车辆通过水平曲线的校核问题,推导出车辆由定圆曲线向与之相切的直线运行时车钩最大偏移角计算方法。分析出当校核车辆车钩偏移角最大时计算车辆在S形曲线上的确切位置。  相似文献   

2.
在新车型设计开发时,计算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车钩转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端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车端试验的前提是生成驱动试验台运动的试验谱。依据连挂车辆的结构参数和轨道曲线方程建立了连挂车辆和轨道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坐标位姿变换理论的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车钩转角的计算方法;将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与现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5.9×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最后对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进行计算,并与solidworks三维空间作图法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1.2×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地铁列车的事故救援能力,实现救援连挂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建立覆盖多种工况的曲线模型,以及地铁车辆动态相对位置和姿态计算模型。采用一维黄金分割搜索算法,求解地铁车辆位置和姿态,以及车钩转角。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Unity平台上搭建地铁车辆救援连挂虚拟仿真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可以生成三维虚拟救援场景,实时观察车辆位置和姿态,以及车钩转角,根据用户需求,控制车辆速度和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反向曲线时,车钩偏移角的校核问题,计算推导出客车在TB/T 2218—2010《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验》规定的夹一段直线反向定圆平面曲线上运行时,车钩最大偏移角出现的位置区间和计算方法。以YW25G型客车为例,计算车钩最大偏移角,介绍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求解车钩最大偏移角的方法,计算结果与采用UGS NX三维设计软件草图模块求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反向曲线时,车钩偏移角的校核问题,计算推导出客车在TB/T 2218—2010《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验》规定的夹一段直线反向定圆平面曲线上运行时,车钩最大偏移角出现的位置区间和计算方法。以YW25G型客车为例计算车钩最大偏移角,介绍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求解车钩最大偏移角的方法,计算结果与采用UGS NX三维设计软件草图模块求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CATIA软件中DMU模块进行列车过小曲线时运动仿真校核的方法,主要校核车辆连挂通过曲线时车体端墙或司机室前罩之间的最小距离及车钩摆角。相对于传统的几何绘图方法,此方法更加方便、形象、准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自适应连挂的车钩缓冲装置的设计开发研究背景。根据短编组城际动车组车辆的配置和使用要求,设计开发了一种自适应连挂的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在与同类型的车钩连挂时,电气车钩能自动伸出,与不同类型的车钩进行连挂,电气车钩不伸出。通过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车钩多次连挂试验验证该车钩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最后通过动力学软件计算了两种类型连挂碰撞工况下,车钩的吸能性能,结果表明自适应连挂车钩能够满足连挂使用要求,不会破坏车辆。  相似文献   

9.
根据列车纵向动力学相关理论,利用ADAMS软件建立2车钩冲击连挂动力学模型,且模型经过台车冲击试验数据验证,最大冲击力和运动车钩缓冲器最大压缩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利用该模型分别研究不同冲击速度、不同惩罚参数和不同钩锁弹簧预载荷对密接式车钩连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冲击力和缓冲器最大压缩量均随冲击速度的上升而上升,但几乎不受惩罚参数和弹簧预载荷的影响;当冲击速度为36 km/h时,两车钩连挂失败,最大冲击力达到1 130.2kN,运动车钩和静止车钩缓冲器位移曲线分离,但最大压缩量都未超过缓冲器最大行程100 mm;当冲击速度上升或预载荷减小时,车钩连挂时间增加,且连挂时间随惩罚参数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其拐点在惩罚参数为1.0×10~5的位置;惩罚参数和钩锁弹簧预载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钩连挂过程,当惩罚参数超过1.0×10~7或预载荷小于2.0 kN时车钩连挂失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针对地铁调车机车上使用的密接式车钩连挂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密接式车钩在连挂时由于车钩向下倾斜,导致连挂不平稳、车钩高度调整困难以及在过65 m小曲线时密接式车钩装置与被连挂车辆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并进行了运动干涉分析、强度分析,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