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在传统有轨电车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的先进公共交通方式,其具有绿色环保、舒适、运能较高、投资较低等特点。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背景,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模式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可具备的拓展功能,及在实施中可关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现代有轨电车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轻轨、BRT等现代交通方式相比在技术经济方面的特点。针对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在设计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分析探讨了现代有轨电车在功能定位、线站位布置形式、供电方式和交叉口信号控制等四方面的技术措施,并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2号线工程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内低地板车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国内主机厂低地板有轨电车的技术平台,以及线路运行情况。介绍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技术特点,解释了低地板、轴桥、弹性车轮、磁轨制动等有轨电车特有的技术概念。分析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供电方式和成网布局,借助国办发[2018]52号文件精神,认为要科学合理地发展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4.
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及地区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经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与实践,总结现代有轨电车的三种应用模式.分析影响现代有轨电车作用发挥的城市内部及外部因素,提出现代有轨电车的四种发展地区.针对南京市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适当修建现代有轨电车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古老的有轨电车运输方式,仍然是现在世界许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这种运输方式曾经不被重视,但近些年来,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城市重新得到青睐。有的已经停运多年的有轨电车线路恢复运行,有的计划新建有轨电车线、扩大既有有轨电车运输网,采用新的有轨电车对旧型运营车辆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旅客的乘车舒适性,还有的城市将有轨电车运输线与市郊、干线铁路连接开行有轨电车-列车,为居民创造更加方便的出行条件。所有这些,对于世界有轨电车运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公共路面交通的特性和地铁ATP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了适用于有轨电车的ATP系统结构和功能,并对基于ATP的有轨电车的运行场景进行了三维模拟驾驶仿真。有轨电车模拟驾驶仿真系统基于C#编程语言和VS 2013开发平台开发。其中,三维视景仿真模块基于3ds Max三维建模工具和Unity3D游戏引擎进行设计开发。实现了有轨电车在ATP防护下模拟驾驶,并能很好地以三维视景的方式展示给使用者。  相似文献   

7.
双层有轨电车是路面轨道交通工具的重要型式之一.自有轨电车引入中国内地以来,近10年得到快速发展.但相比国外,双层有轨电车在中国内地的应用和适应性仍有较大发展和进步空间,有必要针对双层有轨电车开展进一步研究.介绍双层有轨电车国内外应用现状,详细叙述现代双层有轨电车技术平台、关键技术参数,分析适应性及应用前景.针对双层有轨...  相似文献   

8.
徐鼎  张静 《都市快轨交通》2013,(6):167--170
以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设为背景,结合国内外其他有轨电车的应用及实践,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模式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想;总结现代有轨电车行车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完整功能,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方案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秉承有轨电车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控制系统应体现综合性、小型化的特点,控制逻辑要完整、实用。以期能指导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建设标准,为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州海珠有轨电车车辆主要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轨电车可作为地铁的延伸和重要补充,解决地铁未能覆盖的城市重点区域的交通出行问题。广州将尝试发展有轨电车交通方式。主要介绍广州海珠环岛线试验段有轨电车采用的先进技术和配置。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有轨电车优先通行的关键在于对路口交通的处理,通过连续设置有轨电车检测器,实时获取有轨电车通行的位置信息,实现有轨电车信号控制器和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之间的信息实时交互。基于交互信息的类型,设计优先控制流程和控制方式,实现现代有轨电车的主动优先控制。应用结果表明,现代有轨电车路口不停车通过率达到86.02%,平均速度由原先的21.7 km/h提高至25.6 km/h,有效地提高了现代有轨电车路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综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的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对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进行初步分类,并详细介绍几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特点,提出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有轨电车及简单接触悬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以及有轨电车的主要技术优势,阐述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结构及牵引供电系统,重点介绍现代有轨电车接触网类型及采用的新技术,简单悬挂接触网在中低速为主的城轨交通中应用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总结笔者承担的现代有轨电车设计工作,建立对现代有轨电车四个方面的认识:现代有轨电车是填补介于地铁与公交之间的运输需求,是与道路一体化的地面公交系统,是地面公交的升级,在运能、用地、通行量和运营成本方面具有比普通有轨电车更大的优势。借鉴世界大城市的应用经验,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在我国应用面临的挑战。从功能定位、交通条件、建设时机三个方面论述现代有轨电车的适应性;并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应用须研究的路权、车道布设方式、站台型式、进、出道口设站、路口信号优先和路口交通组织等六大交通要素。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有轨电车无接触网牵引供电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轨电车牵引供电方式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地面牵引供电方案。从系统基本构成、储能介质选择、充电方式选择几方面对车载储能式牵引供电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无架空接触网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车载储能式牵引和地面牵引供电相结合是现代有轨电车无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的发展方向。应结合具体线路工程,经过技术经济等综合评估后确定有轨电车的牵引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有轨电车单层板轨道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与应用。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兴建过程中,需要对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参数对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单层板式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特点建立了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在不同道床板尺寸、扣件刚度、基础刚度情况下轨道结构的受力特性,为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结果分析表明:现代有轨电车单层板结构的道床板长度宜小于8 m,扣件刚度宜取60~100 k N/mm,基础面刚度宜取76~130 MPa/m。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特点,将箱式牵引变电所作为工程中的第一选择。结合既有工程的经验,从主接线方式、设备平面布置、工程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箱式牵引变电所的优化设计方案,为后续现代有轨电车工程中箱式牵引变电所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及技术关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研制背景和国内有轨电车的应用前景,介绍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运营调度、正线道岔控制、平交道口信号控制、车载4个子系统,并按路权分类,分别阐述A、B、C3种路权可采用的信号系统,结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重点说明基于LTE技术的超大带宽车地双向无线通信网络、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位及平交道口信号灯控制等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从车辆制造、供电方式、基建工程、运营维保等方面逐步实现技术迭代和经验积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掀起新一轮有轨电车建设和产业发展热潮。通过对我国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经验的分析,探讨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9日,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竣工下线,该车是继永磁现代有轨电车和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后,南车四方股份在有轨电车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的问世,填补了氢能源在全球有轨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绿色能源超级电容的现代有轨电车对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江苏省淮安市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设计研究,开创设计超级电容数字智能集成方案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新技术的设计理念和超级电容在现代有轨电车安全运营中应用的设计方案,并在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