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省道201云岩-延川二级公路施工实际,介绍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施工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ATB-25混合料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主骨架和亚骨架的分界线,提出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并用贝雷法对ATB-25混合料的级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ATB-25级配贝雷法参数范围;对大马歇尔击实法和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对ATB-25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推荐使用大马歇尔法进行ATB-25混合料的设计。同时对ATB-25和AC-25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振动成型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路用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主骨料空隙填充法(CAVF法)对ATB的级配进行设计,比较干涉系数和松装间隙率对ATB性能的影响,优选ATB级配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然后采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单轴压缩试验、贯入式重复加载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评价振动成型ATB的低温性能、强度、高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并与相同级配和沥青用量击实成型ATB的性能进行对比。最后研究级配最大粒径的变化对振动成型ATB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VF法设计的ATB结构密实,具备良好的性能;采用振动成型的ATB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且总体性能要优于采用击实成型的ATB;设计ATB级配时,为保证良好的路用性能,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 mm。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对沥青稳定碎石进行疲劳性能研究,分析不同设计方法下不同公称最大粒径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uperpave法设计的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好,但对应力的变化较敏感;依据公路规范推荐的级配中值设计的混合料的抗疲劳特性与采用贝雷法设计的混合料的抗疲劳特性相当,但采用贝雷法设计的混合料对荷载应力的敏感度最小;粒径较小、细集料含量较高、均匀密实的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较好;设计方法对n值和k值有显著影响,而公称最大粒径及其与设计方法的交互作用对n值和k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破坏是柔性路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控制指标因素,沥青稳定碎石在国内路面结构中得到逐步应用,然而对这种材料的疲劳性能的研究还较少。为了完善柔性路面结构设计体系,本文采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对比研究ATB25和AC25、AC20等3种不同级配的疲劳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和回归分析,得出3种混合料疲劳性能差别、温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ATB25的室内疲劳预估模型。结果表明ATB25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AC20疲劳性能最优,ATB25与AC25疲劳性能相近;相对于AC20,ATB25疲劳寿命受温度的影响更大。在柔性路面结构中,ATB类沥青混合料作为最下层沥青混合料具备较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中结合河南禹登(禹州-登封)高速公路工程,采用大粒径ATB-30和ATB-40两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通过车辙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比较不同沥青标号和级配类型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并分析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混合料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的影响,通过选取不同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级配,分别按照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油石比等混合料设计参数并成型相应试件。采用贝雷法对不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级配进行定量评价,采用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进行测试并对上述指标与级配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级配变化与其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贝雷法的3个指标CA比、FAc和FAf在级配设计阶段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8.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大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法、力学指标设计法对4种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30、SUP30、CAVF30、BLF30进行最佳油石比确定,并根据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对3种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进行了比较评价。在此基础上建议采用大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的力学指标设计方法来确定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并在初步确定最佳油石比后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情况适当增加0~0.2%作为最终的最佳油石比。  相似文献   

9.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提出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级配,评价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且,采用了大马歇尔法、旋转压实体积法、GTM法3种方法研究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左劼 《华东公路》2009,(4):74-76
对两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ATB-25和ATB-30进行了室内配合比试验和路用性能研究。研究表明,ATB-25较ATB-30具备更好的高温稳定性;适当增加中间粒径集料含量可以提高ATB-25和ATB-30的高温和低温性能;两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级配下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的分析,最终得出针对不同性能要求的较优级配,研究结果对沥青稳定碎石的推广应用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辉 《公路》2006,(8):34-40
运用级配设计理论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产生裂缝这一缺陷,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多种典型集料级配设计方案,通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试验,优选了抗裂性能良好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并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合理级配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级组成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密实骨架结构的新型级配,与《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所推荐的级配做对比,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并在206国道铺筑试验,室内试验结果和试验路观测结果均表明,这结构在强度,抗裂性能,抗冻性等都到了有效改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模拟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实际受力情况,开发了简单易行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抗反射裂缝能力试验方法;对6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抗反射裂缝试验研究,提出采用终裂寿命作为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抗反射裂缝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油石比越大或温度变形越小,则抗反射裂缝能力越好;6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能力从优到劣依次为ATB30、BLF30、SUP30、CAVF30、SACPB30、ATPB30;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能力与其抗弯拉强度和空隙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沥青稳定碎石易离析、难压实的问题,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度的选取入手,探讨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过程控制。实践表明,如果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很好地防止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相似文献   

16.
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誉  岳学军  汪世川 《公路》2007,(1):165-167
本研究的目的是选定合理的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级配,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和疲劳规律。首先,通过与国外沥青稳定基层常用级配及国内相关级配的比较,以及大量的马歇尔试验和强度试验,初选出沥青稳定碎石1号(公称粒径26.5 mm)和沥青稳定碎石2号(公称粒径31.5 mm)两种级配类型;然后,在M 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研究其抗疲劳性能。试验表明,这两种级配的沥青稳定基层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优良,能够用于修筑高等级公路的沥青稳定基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的抗剪强度与抗裂性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铺筑试验路,得出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油石比为3.4%~3.6%时,动稳定度达到3000次·mm^-1以上,沥青路面路表的回弹弯沉远小于设计弯沉。试验路通车3年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半刚性底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和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8.
张立华  李杨 《路基工程》2018,(1):97-100
基于沥青稳定碎石层位的受力形式,采用弯曲破坏力学模式对其进行加载破坏试验,分析胶粉改性沥青稳定碎石的极限弯曲破坏应变和极限弯曲破坏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胶粉颗粒与沥青界面协同受力角度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普通沥青稳定碎石相比,温度在-5℃~-20℃区间,胶粉颗粒材料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沥青稳定碎石材料的极限弯曲破坏应变,其极限弯曲破坏强度在不同的温度节点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温度低于-20℃,胶粉颗粒与沥青界面协同作用效果增强,胶粉改性沥青稳定碎石的极限弯曲破坏强度和极限弯曲破坏应变的温变曲线均出现二次峰值点,二次峰值点的出现导致胶粉改性沥青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出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石石接触度概念,评价大碎石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是否形成紧密骨架或松排骨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大碎石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型设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