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阳  周伟  周欣 《公路交通科技》2010,(10):151-154
在分析连云港地区软土特性的基础上,对连云港地区静力触探试验参数以及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针对连云港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结合某高速公路试验段场地的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钻孔取样室内试验的结果,对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静力触探测试参数预测该地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可靠性好,经验公式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得到某黄土场地Q3黄土的湿陷系数及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黄土湿陷系数与其主要物理力学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针对室内试验数据具有离散性较强的特点,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带约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黄土的湿陷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湿陷系数与含水率、天然密度、饱和度成负相关,与压缩系数和孔隙比成正相关;带约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定量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其预测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遥感影像分析、现场地质调查、室内外试验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貌单元黄土的颗粒组成、含盐量、湿陷性等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青海黄土总面积约10 000km2,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的湟水河流域;与中国其他地区黄土相比,青海黄土颗粒较粗、含盐量较高;青海黄土按地貌类型可分为河流阶地区和低山丘陵区两种;与低山丘陵区黄土相比,阶地黄土天然重度、干重度、天然含水率、饱和度均较大,孔隙比相对较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基本相当;低阶地区黄土场地湿陷等级较低,低山区黄土场地湿陷等级变化较大,且与黄土厚度关系较为密切。最后,针对不同地貌单元类型黄土的工程性质,提出了相应的公路修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彤  石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154-157,390
湿陷性黄土场地作为特殊不良土层,对排水工程有着重要影响。充分了解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及湿陷性黄土场地的不同处理方法,有助于排水工程的优化设计,对工程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以大同市部分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工程案例对排水工程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量试验、勘察数据资料,分析地基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土进行处理。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比较了处理前、后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湿陷性等特性,证明了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黄土地区深路堑边坡合理断面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花丽 《路基工程》2008,(2):143-144
原状黄土的抗剪强度与黄土的干容重、含水量、粘粒含量等物理力学性质有关.通过对具体参数指标的分析,确定了不同区域内黄土的土性参数,进而提出了深路堑边坡的合理断面形式.  相似文献   

7.
乔明利  陆飞 《公路》2013,(1):200-202
对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践,通过测试强夯法处理前后过湿黄土路基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强夯法对过湿黄土路基的处理效果良好,有效处理深度约为3.5m;为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地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向池 《公路》1998,(3):24-29
昆明市南过境高架公路全长7060m。本文主要阐述了全线的岩土工程特性和各类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并进行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分段评价了工程地质条件,讨论了持力层的选择,并对单桩承载力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渭南至蒲城高速公路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依托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确定了水泥粉煤灰搅拌桩处理饱和黄土地基的合理配比。应用原位测试方法对这种地基处理方案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测,对饱和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案进一步优化,确定了最佳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将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铺设于黄土路堤中能够有效改善路堤的变形特性,提高路堤的稳定性。通过一系列土工试验,研究了山平高速公路黄土路堤填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黄土路堤在未加筋和加筋两种工况下的变形特性;研究了筋材布设方式对黄土加筋路堤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栅能够有效减小黄土路堤顶面沉降、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当格栅铺设层数相同时,等间距铺设的效果要好于非等间距铺设;荷载大小、填土参数、筋材参数对加筋路堤工作性状影响较大;筋土界面似摩擦系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认真分析某大断面黄土隧道塌方的原因及塌方过程,根据围岩黄土工程的性质和塌方情况,针对不同段落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控、安全顺利地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工期及施工质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综合管沟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修建综合管沟工程可以改善沿线现有环境状况,形成庆阳市南区重要的地下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带动新城区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韩波  尹志雨 《交通科技》2021,(2):138-141
为避免黄土地区大跨双连拱隧道因自身结构特殊,地质特性多变,力学效应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坍塌等安全事故,需在设计阶段结合水文地质、结构形式、荷载条件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文中以某座双连拱黄土隧道为工程实例,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全施工过程模拟及结构验算,分析隧道结构力学效应。且在施工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动态控制,保证了隧道工程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型工程的建设,基础越来越多地向地下深部地层延伸,在浙江地区深部地层经常会遇到一种类似Q4年代的黏性土,含有硅藻类化石,具有与常规软黏性土不一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外力作用下会出现强度突然下降和变形突然增大的现象,对工程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浙江地区某项目,对此类含硅藻类黏性土从微观结构、矿物组成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工程特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掺比、不同级配组合建筑垃圾掺入到膨胀土后进行室内试验,分析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力学特性和膨胀特性规律。结合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作用机理,对工程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比例掺量的建筑垃圾可以显著改善膨胀土的物理力学、膨胀性能;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的力学特性、胀缩性取决于建筑垃圾的掺比和土的初始含水量大小,此外级配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当建筑垃圾掺比为40.0 %左右,混合土含水率为12.4 %左右、采用19.5~31.5 mm粒级再生料时,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具有更好的工程特性,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变形的主要形式,提出碎石挤密桩法、垫层法、桩基础法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坡面防护与支挡防护两种路基防护措施,在工程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成贵客运专线镇雄车站高原斜坡软土工程地质特征课题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西南地区斜坡软土的灾害成因、分布特征、工程特性和可能引发的灾害,统计分析并给出了斜坡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一般范围值,以期对该类地区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地表纵向裂缝对黄土隧道工程的安全产生危害,依托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董志黄土塬地区浅埋铁路隧道工程,针对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地表纵向裂缝发展的时空规律开展研究。通过对现场地表纵向裂缝发育情况的调查,结合室内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并根据裂缝成因整理模型土体中纵向裂缝发展状态的确定方法。在对不同隧道埋深工况下地表纵向裂缝的发展状态和不同时间点中地表纵向裂缝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后,得出地表纵向裂缝发展的空间规律与时间规律,最后总结形成浅埋隧道施工地表纵向裂缝发展时空规律,并提出减少地表纵向裂缝的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论述了贝雷梁在施工便桥中的技术应用,探讨了排架式钢管柱在临时支墩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并结合具体工程,对施工便桥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力学特性进行了检算,其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施工的要求,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