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4):138-138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的交叉融合,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智能交通理论与实践,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与交通计算机应用信息网联合发起,拟于2006年11月在广州召开“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2.
《交通与计算机》2011,(4):F0003-F0003
智能交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也是现代交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与学术交流,推动智能交通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的交叉融合、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智能交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2年1月8~9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第三届全国智能交通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刘清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6):F0003-F0003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群策专业委员会与交通计算机应用信息网主办的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智能交通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8日-10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将交通管理系统与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多智能体技术相结合,即通过多个智能体有机构成多智能体系统,利用各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辅助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由于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论述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原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智能载运工具、智能物流等交通运输领域多项重点位列其中。智能运载工具方面,《规划》明确,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  相似文献   

6.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历程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得到迅猛发展.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的成立,加强了我国与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交流,促进了国内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为我国智能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的定期举办,也为国内外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提了供良好的交流、学习与合作的机会.文中总结了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历年来的举办情况,分析了我国智能交通研究的热点,反映了我国智能交通走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由于静态交通分配模型无法描述城市交通网络的动态交通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的推进,使得动态交通分配理论日益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此问题的发展过程进行综述性研究,力图阐明其中的关键问题,并探讨动态交通分析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5):F0003-F0003
为促进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探讨未来智能运输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领域的合作方式,由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洚甲大学、淡江大学主办,《交通与计算机》杂志社等协力的2007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0日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9.
《公路与汽运》2005,(4):57-57
在2005年8月4日召开的“十一五交通重大科技专题项目研讨会”上,交通部科教司提出了《大桥千米级斜拉桥建设核心技术》、《海底隧道建设关键技术》、《深水离岸港建设关键技术》、《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现代交通综合枢纽关键技术》、《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水运智能交通系统》、《海上溢油应急系统》和《海上搜救应急系统》等9个“十一五”期间交通重大科技专题项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高校校园交通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高校校园智能交通规划的三个关键点。然后分析了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的结构,探讨了智能交通系统与校园交通组织的衔接,论述了智能交通系统与步行校园的构建。最后指出校园智能交通规划不仅要适应目前的校园形态及交通需求,更要是引导校园形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向多智能体的出行前信息下通勤者出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面向多智能体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提供的出行前信息下通勤者出行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贝叶斯理论,建立了在出行前信息与以往出行经验作用下,通勤者出行时间感知动态更新模型;进而以信念-愿望-意图(BDI)模型为基础,将每个通勤者一车辆单元刻画为一个具有双层结构的智能体,并采用面向多智能体语言AgentSpeak(L)刻画了智能体的出行行为决策机制;最后,采用面向多智能体编程平台Jason与微观交通仿真平台Paramic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贝叶斯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驾驶员(尤其是通勤者)出行行为动态特性,同时验证了多智能体技术与微观交通仿真技术的结合在驾驶员行为分析中应用的有效性,为驾驶员行为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ITS与自组织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组织理论是系统科学中新的理论分支。用自组织理论分析智能交通系统(ITS)有助于探讨ITS的某些理论问题和制定具体的ITS开发策略。本文在分析交通流自组织现象的基础上,讨论了ITS中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需求管理与自组织理论的关系,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自组织理论的ITS管理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
借鉴美国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技术框架,系统回顾了初级应用、通信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同因素驱动下智能公路的概念演化、技术发展和未来变革。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AHS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智能公路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系统的演化方向以及包含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感应控制层的智能公路体系架构。同时,瞄准当前主流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总结了泛在无线通信、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辆队列控制、无线充电、道路智能材料、道路主动安全控制、面向出行即服务的车路信息交互、基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决策规划等驱动智能公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并基于这8项关键技术的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建议措施;分析了车路协同一体化、智能平行系统、人工智能、交通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将对未来智能公路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系统性地预测了智能公路技术的商业化推广路线以及未来智能公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的技术设备成本,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和高效的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将对当前和未来智能公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交通信息分析与决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嘉孟  彭宏  周兵  杨东辉 《公路》2004,(4):154-158
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当今交通问题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交通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是其核心问题。首先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特征及其分析要求,剖析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与辅助决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针对智能交通行业的交通信息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模型。该模型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核心,全面运用了新一代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计算智能技术,最后阐述了模型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能够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最佳载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又驱动和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分析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文献,以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基于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出发,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网联汽车4大系统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用中央处理器(CPU),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用关键零部件发展路径,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交通事故、城市道路拥堵、化石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并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商用汽车》2021,(11):6-6
2021年11月5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出《关于组织开展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的通知》。《通知》说,为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推动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有关任务和《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相关部署,交通运输部决定组织开展自动驾驶、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产业联盟是解决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共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阐述产业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构建的动力机制,探讨了广东省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构建的步骤,并提出了政府在产业联盟构建与运行中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交通工程》(CN10-1468/U)(原《道路交通与安全》(CN11-3911/U)2000年创刊,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主办,刊载内容涵盖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与心理、交通运营管理、交通控制、文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智能交通、交通信息、交通政策、交通行为、节能环保等交通学科方向。《交通工程》的宗旨是以交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重点、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交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反映行业最新学术观点与成果,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与汽运》2006,(2):109-109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将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提到重要位置。因国家进一步重视交通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纷纷投入巨资抢占市场。但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不仅是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国家ITS中心主任王笑京指出,当前,企业忽略了交通行业信  相似文献   

20.
贾岩  朱茵 《公路》2010,(10)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是影响其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数据的分析,完成对交通事件发生成因和机理的研究。同时从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功能分析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建立城市交通事件智能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