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用汽轮机汽封系统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蕾 《机电设备》2014,(4):81-83
针对船用汽轮机常用的汽封系统结构的缺点,设计并应用了汽封压力调整器,能将轴封、主汽门及调节汽阀的漏汽一体化集成处理,合理利用了高压漏汽源,并具有根据压力自动调节汽封补汽的优点,既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又减小了安装空间。经实船的运行检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汽封压力调节器汽封系统压力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影响汽封系统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发现汽封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喷油嘴尺寸调整不当或进汽窗口与排汽窗口型线不匹配,进而针对两种可能的原因,加工调节套筒及不同通径喷油嘴试验件并进行配机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影响汽封系统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喷油嘴通径调整不当,当改变喷油嘴通径为φ2.5mm时,可维持汽封系统压力与汽封抽汽系统压力在技术要求规定值之内,并可大幅减少汽封系统压力波动。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86-90
针对某汽轮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蒸汽参数大幅波动、蒸汽参数偏离设计工况等恶劣条件,开展汽轮发电机组边界条件试验研究,试验在汽轮发电机组专用试验台位进行。通过试验,得出了额定温度时,汽轮机具备带满载的最低蒸汽压力为3.0 MPa;提出了额定蒸汽压力时,具备带满载的最低蒸汽温度为300℃;得出了高参数蒸汽参数下,汽轮机具备超载的最低蒸汽参数为425℃;得出了高低参数条件下,蒸汽温度变化40℃稳态调速率变化≤0.3%、温度变化对机组动态特性影响较小,温度变化时,机组调速器瞬态调速率及稳定时间基本无变化;得出了抽气器最低工作蒸汽压力为1.3 MPa,当蒸汽压力低于1.0 MPa时,将无法满足机组汽封抽汽系统的使用需求,为实际汽轮发电机组的使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3,(8):81-85
为解决现有液压变压器输出压力不能根据负载自动调节的问题,在摆动油缸控制的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利用AMESim软件对其进行负载敏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液压变压器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适应调节输出压力,负载敏感的稳定性和精度良好,5 MPa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小于0.15 s。其±1 MPa正弦响应频率大于1 Hz。  相似文献   

5.
双列调节级在低负荷工况下的汽流弯应力是叶片强度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汽流弯应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配汽方式对汽流力的影响。为降低动叶的汽流力,提出对发电用汽轮机配汽方式的改造方案。在第4、第5组阀不变的情况下,对前3组调节汽阀进行了重新设计,得到了改造后的流量特性。为验证配汽方式的改造效果,对发电用汽轮机进行了不同负荷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汽阀流量特性、喷嘴前压力等参数的试验值与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计算方法是合理准确的。通过对汽轮机调速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改造前后调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配汽方式的改造不会对汽轮机调速控制系统带来明显影响,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1 概述 500 m3对开自航驳船是80年代初进口的施工船,该船采用的液压装置,由荷兰HYDRAVDYNE公司制造,香港太元船厂安装,整套液压装置由控制仪表屏、主油缸、锁油缸、液压动力台、液压泵、高压油管管路等组成,靠主油缸往复运动打开与收回两边驳船以达到合装开卸运载自卸泥土的作用。 该类型船共进口10艘,经过长期的使用,到90年代末,其中"南驳39号"船由于主油缸产生拉缸,60%的圆柱面形成长2 000 mm、深2~4 mm的直状与弧沟槽,致使设备严重漏油泄压不能使用,其它船也相继出现故障。由于是进口设备,而且又使用了18年之久,配件难以购买更换,严重影响国防的施工,为提高舰船的在航率,保证工程船的施工能力,我们立题进行修复。 2 具体做法 (1)*"查找图纸资料,搞清楚该液压系统的性能参数。该驳船的液压系统动力组成部分使用功率为14.7 kW(20马力),输入转速为1 450 r/min,主油缸的直径为450 mm,活塞的直径为220 mm,冲程为2 300 mm,每油缸在32 MPa(320 bar)时的拉力为375×104 N,每油缸在16 MPa (160 bar)时的推力为55×104 N。调整动作时,在负荷条件下打开时间约为10 s,在浮动下关闭时间约3 min 35 s,在负荷或浮力范围以外打开关闭的时间决定于泵的实际压力和泵能力,并按功率调整器特性而定,锁油缸部分的缸径为160 mm,活塞直径为90 mm,冲程为20 mm,每一缸在1.6 MPa(16 bar)时拉力约为20×104 N,每一缸在5 MPa(50 bar)时,推力约为90×104 N,锁钩打开时间是4 s,锁钩关闭时间约5 s。  相似文献   

7.
船用蒸汽蓄热器的充汽过程是复杂剧烈的汽液两相热质交换过程,具有瞬时充汽量极大、热负荷波动剧烈的特点,其充汽特性直接关系到舰船蒸汽动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根据船用蒸汽蓄热器的运行条件,采用考虑汽液两相蒸发与冷凝的两流体模型和热相变模型,进行不同初始水位和压力下船用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动态特性的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充汽流量一定的条件下,蒸汽蓄热器初始水位越高,导致蓄热器压力越小、蒸汽温度越低;蒸汽蓄热器初始压力越大,造成蓄热器压力越大、蒸汽温度越高;在充汽起始阶段,蒸汽蓄热器初始压力越大,蓄热器水位和压力波动越剧烈。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微过热系统性能参数,探析稳态、动态工况下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特性。本文以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为机理模型,采用 CFD模拟方法计算了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稳态分布规律,引入实际微过热蒸汽系统运行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开展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性能动态研究,得到过热蒸汽掺混流量、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微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提出微过热蒸汽掺混因子,定量表征微过热蒸汽系统掺混特性及其对蒸汽温度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在微过热蒸汽供汽过程中,饱和蒸汽系统管路压降大于过热蒸汽压降,微过热蒸汽压力不断降低,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增大,促使蒸汽掺混因子减小,导致微过热蒸汽温度略有降低。基于微过热供汽性能参数的分析,说明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方案满足用汽设备的要求,可用于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动力控制能力,进行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分析,结合力学控制方法进行两栖车辆的水动力建模和控制优化。提出基于运动力学和阻尼力反馈调节的海上滑行时两栖车辆水动力解算模型,构建两栖车辆在海上滑行时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根据滑行时的阻尼力和水动力进行平衡性控制,在考虑小扰动和稳态误差干扰下,根据两栖车辆的受力情况进行阻尼反馈调节,提高两栖车辆的滑行控制能力,并实现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优化解算。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两栖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提高两栖车辆的海上滑行稳定控制性能,输出动态平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微过热系统性能参数,探析稳态、动态工况下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特性。本文以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为机理模型,采用CFD模拟方法计算了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稳态分布规律,引入实际微过热蒸汽系统运行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开展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性能动态研究,得到过热蒸汽掺混流量、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微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提出微过热蒸汽掺混因子,定量表征微过热蒸汽系统掺混特性及其对蒸汽温度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在微过热蒸汽供汽过程中,饱和蒸汽系统管路压降大于过热蒸汽压降,微过热蒸汽压力不断降低,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增大,促使蒸汽掺混因子减小,导致微过热蒸汽温度略有降低。基于微过热供汽性能参数的分析,说明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方案满足用汽设备的要求,可用于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