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娜  张正军 《隧道建设》2022,42(12):1985-1995
通过全面梳理深圳市地下交通规划编制的发展与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系统总结深圳市地下交通设施的发展现状与成就,并从理念导向、规划体系、政策制度、智慧建设和评估机制5个方面评估深圳市地下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支撑和引导地下交通发展,在规划层级与内容方面,应开展支撑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地下交通设施发展策略专项研究,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分级研究地下交通规划的编制与传导。在规划协调与实施方面,应以交通等地下公共设施空间统筹协调为重点,设立地下空间综合管理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同时完善地下交通设施专项法规,强化信息化建设,并对已建地下交通项目建立评价与反馈制度,迭代式优化地下交通规划,为地下空间发展规模化、深地化积累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古代和近代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历程,尤其是现代在道路工程、地下管线和建筑工程等方面利用地下空间的情况。对今后开发深度的地下空间从其优越性、完善的立法、施工机械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这项工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读者们参考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雷升祥  黄明利  谭忠盛 《隧道建设》2022,42(10):1663-1676
为探究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风险规律和演变条件,采用工程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城市地下大空间建设风险特征与分类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对城市地下大空间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城市地下大空间的定义,将其分为新建明挖单体地下大空间、新建暗挖地下大空间及网络化拓建地下大空间; 将城市地下大空间风险源分为地质、环境、勘察设计、施工及管理因素等,并建立了基于数据库的施工风险源识别方法; 揭示了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独有的特征: 动态演变性、耦合放大性和高风险性;按照风险的表现形式对城市地下大空间风险进行系统分类。最后,基于指标体系法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地下大空间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下连续墙在桥梁基础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在桥梁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一般构造、设计和施工,并列举了若干大型桥梁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孙立  赵光  黄俊  李奥  杨奎  董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7):274-278,297
随着城市的规模化发展,多种地下空间的开发、改建方兴未艾。当前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同时必须解决协同建设中的安全及效率问题。基于隧道与地下空间开发过程的多种问题,揭示了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模式,分别为共建式协同、预留式协同、保护性协同,揭示了各种协同模式的过程及协同目标,开展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技术研究,为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开发集约化利用和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醋经纬  曹东  李通  杨博 《公路》2022,(5):292-297
中央商务区的特点决定其交通矛盾突出,采用地下空间交通一体化设计,是改善中央商务区交通的优先途径。以地下道路交通为骨架、公共交通为主导,因地制宜地将地下开发系统和地下道路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集约化城市公共资源的整合共享、复合型城市功能的配置组合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能源的集约化。以某新区起步区二期路网一期工程的地下空间交通一体化设计案例为基础,从交通模型预测、功能定位、技术标准、总体方案布局、出入口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地下环隧设计,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盖挖逆作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及各围护结构之间差异沉降过大,均会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围护结构之间差异沉降的控制难题,探索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规律,以某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大型地铁换乘车站为研究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盖挖逆作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及变形规律,计算分析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地下连续墙与相邻立柱桩的差异沉降、AM桩轴力分布情况,探讨运用AM桩对控制结构隆起和差异沉降的优势。结果表明: 1)楼板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有效限制了地下连续墙的变形; 2)差异沉降随施工进行逐渐增大,在开挖底层土体时达到最大值,此为最不利工况,应及时进行封底; 3)在桩长和桩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与等直径桩相比,采用AM桩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隆起以及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8.
TK-150地下穿孔机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地下穿孔工具,主要用于穿越公路、铁路路基、飞机跑道,隧道等土建工程中铺设地下电缆,安装气、水管道时,在土层中进行穿孔作业。使用本机进行施工,不破坏地面设施,不影响交通,提高施工速度,改善劳动条件,是地下管线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具体工程对商业性道路下方修建地下停车库的若干问题,如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位置的选择、与道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衔接、与地下管线的标高处理、修建地下停车库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面临着新的机遇,现阶段的“平战结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面向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建设,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JP+1〗分析其演进历程与逻辑内涵,并构建涵盖政治经济条件、军事国防资源、地下轨道交通、地下人防工程利用等要素的融合发展潜力量化评估模型。根据公开获取的有关数据,对中国12座典型城市进行融合发展潜力评估与分类。该研究旨在推进新时代下融合发展型的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建设,文中构建的评估模型可有效辅助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决策,同时亦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发达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大型地下空间集管廊,商业,环路,匝道,快速路,地铁区间为一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以南京某新区地下空间为例,浅析大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方法,利用robot以及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分析了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以及用三维计算验算了二维robot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27-127
《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已由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按照这个规划。各类地下设施布置应首先按照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考虑平面协调。在平面上无法协调解决的,则在纵向上遵循地下空间使用的分层原则。  相似文献   

13.
陈希  陈正 《上海公路》2023,(3):1-5+216
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由于封交原因,难以及时维护,一旦发生道路塌陷事故,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提升道路地下空洞探测精度,评估道路存在地下空洞的风险,总结研究了近年来上海市城市道路塌陷的典型案例,并汇总分析了国内现行城市道路塌陷的相关规范与标准,探索出了一整套可落地实施的地下空洞预判流程。结论如下:地下空洞的成因可主要归纳为地下管线渗漏、环境因素作用、地下施工干扰三类;预判指标可选取施工干扰、道路现状、地面荷载、岩土体条件、水环境条件、地下管线管龄、地下管线材料、地下管线类型、管线埋设方式、管线管径等;预判步骤可分为评估段划分、因素指标获取、线性加权、地下空洞等级划分四步。指导了道路地下空洞预判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最终实现地下空洞探测工作的高效化、精确化。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下称“先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利用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智慧城市配送的创新思路,可提升城市物流的运行效率,形成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支撑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以先行区的地下物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地下物流规划建设可行性,得出先行区内的大桥组团适宜发展地下物流系统的结论;对大桥组团内地下物流的需求进行预测,据此设计了地下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物流节点、物流廊道、运输设备和技术参数等;对研究难点——地下物流廊道建设形式开展了详细设计,以此制定了地下物流近期建设方案,为先行区的智慧城市配送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镇江将在传统大市口黄金商圈地下打造出一个“地下大市口”。投资高达2.5亿元的镇江大市口中心区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主体施工近日全面启动。这是该市建国以来首个大型地下公共交通工程,预算总投资2.5亿元,总面积达3万m^2,分四期建设,2012年前可全部竣工,可改善大市口中心商圈交通状况,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商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计划开发2号线地下空间,目前考虑开发的是2号线的长江路地段,位于环城话路和环城东路之间,长约3km。合肥市希望将这块宝贵的地下长廊打造成高品质的地下街区,既方便市民通行,又提高商圈的品位,将老城区提升为立体的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7.
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其钢筋骨架主要有钢箱和钢筋笼。目前,超深地下连续墙带来的超长、超重钢箱/钢筋笼吊装问题已愈发突出。基于某钢箱/钢筋笼接头试验段工程,探讨了地下连续墙钢箱/钢筋笼吊装施工安全管理。分别对吊装前设备选型、吊点控制、吊装过程中安全控制三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相关项目施工经验,给出了部分适用于类似工程的施工建议,以期在地下空间建设的不断发展中,进一步推进钢箱/钢筋笼吊装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越来越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今天,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者们也无不在重点关注和积极开发研究适应城市地下建设安全,快速而科学施工的手段与方法,本文介绍日本一城市地表环境复杂条件下的浅埋双孔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下方带状地下空间是轨道交通、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及地下物流等市政设施的主要敷设载体。为了提高此类带状地下空间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以国内某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例,将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物流等设施进行集约化共建方案研究,并通过对共构体的横断面、平面接口、纵断面及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设计,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的共建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地下空间(包括公路长大隧道,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厦)无线通信“盲区”这一现象,提出引入中继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